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Med:人体的共生菌最早是怎么定植的?

最近一项研究挑战了我们对人体共生菌来源的常规认知表明: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体内的微生物数量并不会明显低于产道出生的婴儿。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婴儿的生产方式对于其体内多种多样的共生细菌与真菌的定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最近的这一发现使的相关的争论又变得激烈起来。 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希望了解是否此前对婴儿体内的微生物的检测涵盖了包括剖腹产在内的多种不同生育方式。 我们的体内含有10万亿左右的微生物细胞,种类达到10000种,其中大多数对于我们的存活具有关键的意义。虽然我们每个个体内含有的微生物种群类型都不尽相同,但其都具备相似的功能。它们参与调节我们的免疫系统,保护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制造维生素,以及影响我们的发育以及代谢过程。 随着我们对体内微生物种群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希望了解我们的胚胎细胞在受精后发育过程中的哪一阶段发生了最初的微生物定植? 根据此前的研究,我们一般认为子宫是无菌的环境,而只有当婴儿食用......阅读全文

Nat Med:人体的共生菌最早是怎么定植的?

  最近一项研究挑战了我们对人体共生菌来源的常规认知表明: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体内的微生物数量并不会明显低于产道出生的婴儿。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婴儿的生产方式对于其体内多种多样的共生细菌与真菌的定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最近的这一发现使的相关的争论又变得激烈起来。  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希望了解

金峰博士:共生微生物与认知:菌-肠-脑轴研究

  3月24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东京大学理学部人类学系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研究员,天津、内蒙古、西北等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代文明中心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学院客座教授,日本JBC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金锋研究员为

蚜虫内共生菌菌胞的提取方法

实验概要Percoll溶液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蚜虫的内共生菌菌胞。实验原理Percoll是一种包有乙烯吡咯烷酮的硅胶颗粒。渗透压很低(

共生固氮菌的相关介绍

  在与植物共生的情况下才能固氮或才能有效地固氮,固氮产物氨可直接为共生体提供氮源。主要有根瘤菌属(Rhizobium)的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的根瘤共生体,弗氏菌属(Frankia,一种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的根瘤共生体;某些蓝细菌与植物共生形成的共生体,如念珠藻或鱼腥藻与裸子植物苏铁共生形

概述根瘤菌的共生过程

  当豆科植物在幼苗期,土壤中的根瘤菌便被其根毛分泌的有机物吸引而聚集在根毛的周围,并大量繁殖。同时产生一定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刺激根毛,使其先端卷曲和膨胀,同时,在根菌瘤分泌的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根毛细胞壁发生内陷溶解,随即根瘤菌由此侵入根毛。 在根毛内,根瘤菌分裂滋生,聚集成带,外面被一层粘液所包

深海偏顶蛤与甲烷氧化共生菌共生互作研究获进展

 实验室常压培养深海偏顶蛤共生体基因表达变化   课题组供图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课题组在深海偏顶蛤与甲烷氧化内共生菌共生互作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期刊《分子生态学》上。据介绍,与化能合成细菌建立共生互作关系是深海无脊椎生物适应深海寡营养生存环境的关键和基础。

人体内的微生物菌群与出生方式有关?

  近年来,人体内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及它们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体内生存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及其他单细胞微生物,例如古生菌和原生生物,其中大多数位于肠道内。据估计,它们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人体自身细胞的数量。   众所周知,人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对我们的健康有深远的影响。   人体微生

动物所发表虫菌共生入侵学说综述文章

  随着全球贸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种入侵带来的环境、经济、生物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生物入侵已被公认为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主要原因之一。入侵种的入侵机制是入侵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已有假说主要从天敌、资源和生态位几方面阐述了入侵种的入侵性。现有的入侵理论主要关注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而关于入侵昆虫的入

昆虫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概要本试验利用新近引入的国外冷冻切片机和显微摄像系统,开展对昆虫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学研究,以明确该类共生菌的个体形态特征以及在寄主虫体内的存在状态。主要试剂1. 样品包埋剂选用Leica CM1900 冷冻切片机配套包埋剂(OCT-compound)2. 结晶紫,组织染色选用常规染色剂3.

肠道共生菌群副产物可帮助抵御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感染常常会引起感染者腹泻,发烧和腹部绞痛,大多数病例是由受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沙门氏菌每年导致大约120万例疾病,其中23,000例住院,450例死亡。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一种由肠道共生菌群分泌的副产物,可以帮助抵御沙门氏菌。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