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等模拟揭示黑洞与寄主星系共同演化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丝绸之路”项目组青年博士后李硕等人,利用国家天文台高性能GPU机群“老虎”系统,借助先进的GPU加速计算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万级粒子分辨率的星系中心反冲黑洞潮汐瓦解动力学数值模拟。在考虑潮汐瓦解作用的前提下,研究揭示了反冲黑洞与寄主星系共同演化的重要特征。反冲黑洞束缚的致密恒星团也得以首次分辨。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ApJ(ApJ, 748, 65L, 2012)。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数值分析工作,研究超大质量双黑洞的演化及相关观测特性。但双黑洞系统的物理尺度相对较小,在观测中很难分辨。特别是对于中心气体不够丰富的宁静星系尤为困难。最近,国家天文台博士后李硕等人与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巧妙地将双黑洞合并产生的反冲黑洞与黑洞潮汐瓦解恒星这一物理过程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了反冲黑洞与寄主星系中恒星的共同演化。在此基础上,反冲黑洞潮汐瓦解恒星的......阅读全文

国家天文台发布高可信度大质量无星团块样本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美观测站博士袁敬华带领的国际团队基于多波段巡天数据,证认出的463例高可信度大质量无星团块候选体日前正式发表于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Volume 231, Number 1)

国家天文台等发现动力学暗能量证据

  北京时间8月28日,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9月5日的《自然-天文》又在“新闻与观点”栏目发表国际知名学者撰写的解读文章。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带领的一支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最新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Nature Astr

国家天文台预期发现宇宙暗能量动力学演化

  近期,世界最大星系巡天eBOSS国际科技计划合作组织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期刊MNRAS上发布了一组科学目标综述论文。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倍受瞩目的研究报告,预期eBOSS巡天将有可能首次在3s置信度水平上(即99.7% CL)发现宇宙暗能量动力学演化。 

国家天文台旋涡星系初始质量函数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最近利用世界最大积分场巡天数据首次观测到旋涡星系中恒星初始质量函数的变化。恒星初始质量函数(IMF)是当前星系形成演化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星系中,不同质量的恒星往往是在一个分子云中批量形成的。而初始质量函数则描述了恒星形成时,不同质量的恒星所占的比例,即数密度随质量的变

国家天文台旋涡星系初始质量函数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最近利用世界最大积分场巡天数据首次观测到旋涡星系中恒星初始质量函数的变化。恒星初始质量函数(IMF)是当前星系形成演化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星系中,不同质量的恒星往往是在一个分子云中批量形成的。而初始质量函数则描述了恒星形成时,不同质量的恒星所占的比例,即数密度随质量的变

新疆天文台证认迄今最大样本的大质量坍缩候选体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博士研究生何玉新等人,利用澳大利亚22米毫米波望远镜的巡天(MALT90)数据,从不同演化阶段的405个大质量分子云团中证认了131个坍缩候选体(High-mass Infall Candidate),这是目前最大的一个大质量塌缩候选体样本,提供了研究大质量

国家天文台发现双星在形成之初就已经历过动力学“加工”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在英国《皇家天文学月刊》上发表了他的最新工作,指出人们今天看到的双星系统已经不是其原生状态,而在它们诞生之初就经历了高效的动力学加工(dynamical processing)。  一般而言,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场星中处于主序阶段的双星只有非常小的机会发生双星演化

云南天文台揭示大质量恒星死亡前剧烈物质抛射过程

  近日,《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张居甲团队和清华大学王晓锋团队在超新星闪现光谱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十年一遇的超新星爆发事件SN 2023ixf中还原了超新星前身星在死亡前猛烈抛出自身物质的过程,为构建大质量恒星完整演化图景提供了关键板块

国家天文台揭示恒星级黑洞到超大质量黑洞的普遍尺度关系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从恒星级黑洞到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普遍尺度关系。该工作即将发表在《天体物理期刊通讯》上(周新霖、袁为民等,ApJ Letter, 2015, 798, L5;arXiv:1411.7731)。  黑洞无毛定理认为,黑洞的性质

国家天文台与广西大学共建天文台研究中心

  11月4日下午,广西大学—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广西大学君武楼第二会议室举行,仪式由广西大学科技处简金宝处长主持。授牌仪式现场  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埮、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国家天文台书记刘晓群、广西大学党委书记梁颖、校长唐纪良、国家有关部门代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测量出银河系旋转速度与质量

   近日,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与星系演化研究团组博士后依明阿吉与该台研究员赵刚合作,首次利用我国LAMOST望远镜释放的第四次巡天数据与美国斯隆数字巡天项目(SDSS)释放的第八次巡天数据中的天琴座RR变星,测量出银河系旋转速度与银河系质量,该研究结果已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报》上发表。  这项研究

国家天文台等发现隐藏在最近的类星体中的超大质量双黑洞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陆由俊、闫昌硕和合作者发现在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的超大质量双黑洞。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上(Yan, Lu, Dai, & Yu 2015, ApJ, 809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最新Nature

  北京时间8月18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邓李才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科学进展。在青海省地方政府支持下,研究团队自2018年1月启动青海冷湖地区的天文选址工作。研究团队克服野外高海拔等重重困难,建成所有关键台址参数的测量平台,经过3年连续监测数据显示,冷湖台址的光学观测条件比

-国家天文台等揭示月球内部仍温暖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参加的,以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日本国立天文台等科研机构的研究者为核心的一个国际合作研究小组,使用包括“嫦娥-1”号在内的探月数据对月球动力学形状的变化进行了精密测量,并借助对理论和实际估算,证认了在月球深处存在着超低粘性的半流体层,而

国家天文台中国SONG项目设备通过验收

  SONG(Stellar Observations Network Group)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自主布局的重点发展项目。通过研发高性能设备,国家天文台SONG项目和全国恒星物理研究团队将参与全球恒星时域研究网络的国际合作。12月14日,“中国SONG望远镜”和高分辨光谱仪研制项目验收会由中

宇宙有多老?新研究表明宇宙可能更年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574.shtm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郭琦带领科研团队围绕宇宙年龄之谜开展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宇宙可能比我们目前理解的更加年轻。1月22日,这项研究成果在《自然-天文》上发表。科研团队利用斯隆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的部署,提高质检系统推动全社会参与质量工作的能力和有效性,促进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加强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要达到5大目标:不断提升质检工作水平

宇宙的年龄可能比传统认知的更年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497.shtm宇宙的年龄或许比以往认为的要小。《自然·天文》22日在线发表了一项有关宇宙年龄的重要研究成果。基于斯隆数字巡天(SDSS)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在真实宇宙中,

刘延东考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阿里基地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和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的陪同下,来到海拔5100米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阿里基地,并实地考察了海拔5250米的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平台建设现场。随后,刘延东听取了相关创新成果汇报,并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及研究所负责人

野火蔓延至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

美国孔特雷拉斯(Contreras Fire)大火从6月11日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群山中肆虐。而在美国当地时间6月17日清晨, 大火已经蔓延到基特峰国家天文台(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缩写为KPNO),威胁着该观测站的部分望远镜。据最新消息, 其中一台12米射

国家天文台等发现锂丰度最高恒星

  宇宙大爆炸核合成产生了氢、氦、锂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的丰度是探知大爆炸之后几秒内宇宙物理状况的最可靠途径。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研究团队与日本天文学家合作,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及其后续观测,发现了一批锂元素含量异常高的贫金属星。该研究对经典小质量恒星演化模型提出了

国家天文台利用LAMOST数据发现6颗Oe星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广伟等人在LAMOST DR5数据中发现了6颗Oe星。为目前世界上仅发现的13颗Oe星样本扩充了50% 的成员。  光谱中具有电离氦吸收线的恒星称之为O型星,O型星是赫罗图2上位于主星序左上端的大质量主序星。它们是宇宙中温度最高、质量最大的主序星。而Oe星则是

伊朗国家天文台望远镜首获观测图像

天文学家近日在德黑兰宣布,耗资2500万美元伊朗国家天文台(INO)看到了“第一缕曙光”,其3.4米口径的世界级光学望远镜走出了去年的建设“阴霾”,正式投入运行,并获得了首张图像。这是伊朗科学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一刻,我们等了太久。”德黑兰基础科学研究所(IPM)天文学家Habib Kho

国家天文台精确计算LAMOST巡天巨星的表面重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等人使用LAMOST和Kepler共同观测的约1500颗有精确星震学(Asteroseismology)表面重力的红巨星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LAMOST DR2的40万颗红巨星的表面重力进行了重新估计。结果表明,新的表面重力的计算误差降到了0.1de

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实现与“墨子号”天地对接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1米望远镜(图1)作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重要通信地面站承担了多项测试实验和天地一体化实验任务。8月16日凌晨“墨子号”发射成功后,卫星进入了在轨测试阶段。对全国布站的5个量子通信地面光学站而言,

国家天文台提出利用尾波效应研究中微子性质

  暗物质晕附近的中微子由于钱德拉塞卡动力学粘滞效应会形成一个不对称的分布,这个现象称为中微子尾波。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朱弘明、研究员陈学雷等人发现,通过观测尾波,中微子的等级问题(hierarchy problem)以及手征性(chirality)问题可能得以解决。该工作发表在国际物理期

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揭牌

  8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揭牌仪式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西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李秀珍,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马胜杰,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党委书记刘晓群以及科技部各相关司领导和西藏自治区相关政府机构领导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国家

美籍华裔天文学家何子山受聘为国家天文台特聘研究员

  2013年1月16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京区各天文单位的中外学者聚集一趟,聆听新年以来的第三次学术报告会,来自美国著名机构卡内基天文台的访问学者何子山博士作了“黑洞与星系是否共同演化?”的精彩报告。报告会后,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赵刚代表台长严俊,向何子山授予国家天文台

国家天文台利用磁流体模拟预测超新星遗迹全貌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利用磁流体模拟,解释了超新星遗迹的射电演化,并预言其存在未被发现的壳层。   超新星遗迹是超新星爆发后与周围星际介质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演化过程不仅与前身星的性质密切相关,还受到周围星际气体和磁场分布的巨大影响。由于超新星爆发的前身星存在多样性,因此星际气体和磁场的

国家天文台研究结果-帮助探析银河系结构

  据国家天文台消息,银河系氢柱密度与光学消光的比率是研究银河系结构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的研究精确测量了这一数值,相关论文已被国际著名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在线发表。   宇宙空间中到处都充斥着星际介质。天体发射的光在到达地球前,会被星际介质吸收或者散射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