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兰州化物所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一步构建六个手性中心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含有多个连续手性中心的结构单元常见于各种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的手性药物中,但由于异构体的数量随着手性中心的数目成指数上升,由此导致高选择性地合成单一异构体非常困难。这也是一直以来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计划的支持下,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汉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基础上,开展了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新反应研究工作,旨在发展和创制一些高选择性的不对称新反应,用于具有生理活性的手性分子的高效合成,目前已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结果。 最近,利用该研究小组设计合成的全新手性环状二胺配体(Org. Lett. 2009, 11, 4536),该研究小组实现了第一例铜催化的高选择性不对称串联反应,一步反应构建六个手性中心,在所有的26=64个异构体中能高选择性的得到......阅读全文

张国柱课题组:唑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烷基化

  导读  近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张国柱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 上发表论文,报道了通过直接C-H官能团化实现唑类化合物与1-芳基烷基溴化物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在蓝光激发下,铜(I)/咔唑基双恶唑啉(CbzBox)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高的立体选择性,从而可高效的构建

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介绍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现将2011年度入选项目名单予以介绍。 一、正调控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和产量的GS5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主持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主持人:何予卿   经过近10年的研究,由华中农业大学

侯雪龙等探索催化规律与本质 反应控制让化学合成更简单

  在化工、酿造、制药等行业生产中,高选择性催化剂等反应控制技术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言,人们对化学反应中选择性控制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还远远不够。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更多更好的高效、高选择性反应控制方法,并力图发现其中的规律,提高对化学反应控制的能力。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商丘师院合成磷中心手性膦化合物

  近日,商丘师范学院教授刘澜涛课题组利用催化不对称碳氢键活化的方法,合成高光学纯度的磷中心手性膦化合物,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的《有机化学通讯》上。  手性膦化合物是不对称催化中最为重要的配体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之一,以手性膦化合物为配体的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已经应用于多种手性药物生产。由于手性中心

上海有机所在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膦化合物方面取得进展

  手性膦化合物在不对称催化中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配体,在各类反应,如不对称氢化、烯丙基化、偶联等反应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膦配体通过与各种过渡金属配位来调控催化剂在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自身也可作为催化剂在各种反应中使用。目前,手性膦化合物的合成多是通过使用外消旋膦化合物与

上海有机所烯烃不对称催化氢化研究取得进展

  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为种类繁多的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便、廉价且环境友好的途径,目前已在一些手性药物和农药的工业生产中取得实际应用,占工业化不对称催化反应的70%以上。然而,许多底物的不对称氢化仍然存在催化活性不高、对映选择性不佳或催化剂的底物适用性不够广泛等困难。因此,开发高效、高选择性的

上海有机所在手性螺环骨架配体合成研究中获进展

  在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手性配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设计合成受到广泛关注。在过去几十年里,虽然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各类手性配体,但通用性好的手性配体和金属催化剂仍为数不多。其中,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开创性地发展了一系列以螺二氢茚骨架为基础的手性螺环配体,在多种金属催化不对称反应中取得了优异的立体诱

化学所在不对称仿生伯胺催化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支持下,化学研究所分子识别与功能院重点实验室有机催化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开发新型不对称仿生伯胺催化体系。最近,他们通过“伯胺-叔胺”双功能协同催化剂,成功克服了不对称烯胺质子化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取得了极好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

双金属协同催化合成手性氰醇衍生物研究获进展

双金属协同催化合成手性氰醇衍生物  光学活性氰醇被广泛用于合成α-羟基羧酸或酯、α-羟基醛、α-氨基酸、β-氨基醇等重要生理活性化合物,在化学制药和农药合成中均有广泛应用。通过氰基化合物对醛的催化不对称加成反应是合成光学活性氰醇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方法,常用的催化剂包括生物催化剂酶和人工

我国学者在仿生催化和有机小分子催化领域获重要突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1672148、21472125) 等资助下,上海师范大学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宝国课题组受L-苏氨酸醛缩酶(L-threonine aldolase)催化甘氨酸与醛之间的羟醛缩合(aldol reaction)的启发,提出和实现了以羰基化合物(醛或酮)

周其林院士就“手性分子合成”发表主旨演讲

周其林在作主旨演讲  揽镜自照,镜中人跟随我们的一颦一笑;双手相合,左右手彼此互为镜像。但看似相同的两个事物,却无论如何旋转都不会重叠。手性现象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大到宇宙星云,小到日常的螺壳。在微观世界里,有一大类分子存在手性异构体,它们互为映像,但不能重叠,这类分子被称为手性分子。  大多数药物的

周其林院士就“手性分子合成”发表主旨演讲

揽镜自照,镜中人跟随我们的一颦一笑;双手相合,左右手彼此互为镜像。但看似相同的两个事物,却无论如何旋转都不会重叠。手性现象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大到宇宙星云,小到日常的螺壳。在微观世界里,有一大类分子存在手性异构体,它们互为映像,但不能重叠,这类分子被称为手性分子。 大多数药物的活性成分是手性分子,

成都生物所发明N-亚磺酰基氨基酸酰胺化合物

  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催化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型不对称催化方法,由于其所用的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具有结构简单、合成容易、造价低廉、所需生产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对该领域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手性硫原子是一类非常有用的手性源,其已被广泛用于手性助剂和手性配体,显示出了非常优良的立体控制能力,

短肽“盘”成催化剂,合成大环更容易

  大环化合物是指含有12个及以上原子的环状化合物,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效合成大环化合物极具挑战性,因为与关环相关的熵效应会导致分子间的副反应,从而降低目标产物的产率。线性前体通过与金属阳离子、阴离子或中性分子的多点配位预组织,可以促进特定大环类化合物的合成(图1A),但这种策略取决于

镍催化二级膦氧化物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

  过渡金属催化的1,4-加成、[2+2+2]、关环复分解、C-H键活化、N-杂环卡宾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和酰化反应,可广泛合成P-手性化合物(图1a)。二级膦与各种亲电试剂的直接偶联是一种更为直接的获得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手性膦化合物的方法,如过渡金属催化烷基化、芳基化、1,4-和1,6-加成反应等(图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10篇CNS,全球学术排名表现出色

Scienc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力学再取新突破  实现对量子系统的调控是人类认识并利用微观世界规律的必然诉求,也是诸多前沿科学领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子调控研究体系,在世界各国的量子计划中均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单自旋量子调控研究有助于人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量子物理的基础科学问题,

从概念到产业:绿色化学的征程和未来

  日前,首届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绿色化学的先驱者Paul Anastas博士和领军人物如佟振合院士、Klaus Kümmerer、李朝军、Shu Kobayashi、张锁江、赵宇亮、韩布兴、James Clark等绿色化学领域的“big names”齐聚一堂,共同讨论绿色化学和

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吲哚类物质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示意图  芳香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不仅要破坏芳香性,而且需要一次氢化多个不同类型的双键,是氢化领域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永贵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一直致力于发展用于芳香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的新策略,并成功发展了两类用于含氮芳香化合物的

哈佛大学91岁诺奖得主、Corey教授最新JACS合成手性α-氨基酮

  说起有机合成化学家E. J. Corey(Elias James Corey),你也许最先想到的是“逆合成分析”(retrosynthetic analysis)。E. J. Corey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因此获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种逆向思维合成方法从剖析目标分

11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细菌细胞通过牺牲个性来演化  多细胞生物是从单细胞祖先演变来的,这是一个一定涉及很大合作程度的过程,也要求在不可避免会从合作群体内部出现的破坏性欺骗型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因此,多细胞生命的演化涉及选择水平从个体到集体的一个变化。Paul Rainey繁殖了名为“荧光假单胞菌”的

成都生物所β-氨基硝基烯烃的不对称还原研究取得突破

     反应过程图   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烃是一类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它不仅是手性1, 2-二胺的直接前体,同时还可以转化为手性α-胺基羰基化合物。理论上讲,对β-胺基硝基烯烃进行不对称催化还原是合成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烃化合物最简便直接的一种方法。然而,由于硝基官能团的存在,致使该

2018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袁隆平和林本坚成最大亮点

9月8日下午,2018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在京揭晓,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获得生命科学奖,马大为、周其林、冯小明共同获得物质科学奖,林本坚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除了袁隆平先生,其他获奖人公众相对都不太熟悉,尤其是来自台湾的林本坚教授,他在电话连线时获得掌声的热烈程度仅次于袁隆平先生。这不仅仅因为他是

大连化物所多相手性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院士李灿、研究员刘等在多相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首例高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碱催化的硫醇对o-QMs的加成反应;实现了同时对烷基取代和芳基取代o-QMs的广谱的底物范围;为合成手性a-苄基硫醇提供了新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制备进展迅速

  杭州师范大学章鹏飞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团队就喹诺酮类药物的制备及产业化中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在近期出版的Chem(IF 14.104)上发表论文。论文系统介绍了金属催化、不对称催化和生物催化等方面构建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催化机理和催化构建的新策略。  在国

河南大学发现手性含氮芳香杂环化合物合成新方法

   日前,河南大学教授江智勇在可见光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发展光敏剂与手性膦酸协同催化体系,为手性含氮芳香杂环化合物提供新的合成方法,该成果已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 可见光不对称催化是一种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合成手段。它通过可见光驱动光敏催化剂至激发态后与底

上海有机所手性烯烃配体研究取得新进展

    手性双烯配体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中  手性烯烃配体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手性配体。与传统的杂原子手性配体不同,手性烯烃配体通过烯烃的双键与过渡金属络合,并通过烯烃配体的手性来诱导反应产物的手性。在某些不对称反应中,手性烯烃配体表现出了比传统配体更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水裂解生物催化剂

  光合作用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将水裂解,释放出氧气,获得电子、质子的过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转换过程。科学家一直试图模拟这一过程以获得洁净的氢能,但如何制备高效的人工水裂解催化剂一直困扰着他们。  最近,中科院化学所张纯喜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合成与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类似的人工催化剂,这一工

中科院科研进展2017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非晶形成的机理以及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是材料科学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物理所汪卫华小组与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Wu Yue研究小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统研究了微量元

单位点Cr-N4/C用作酸性介质中高效稳定氧还原催化剂研究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是解决燃料电池成本和贵金属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由之路,目前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热点聚焦于单原子Fe-Nx/C材料。然而,在酸性介质中,Fe与中间产物H2O2通过Fenton反应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ROS),氧化活性位点周围的碳,削弱活性位点催化O2还原能力,致使Fe基催化剂

祝介平教授Angew:轴手性3-芳基吡咯的催化不对称构建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祝介平教授报道了第一例轴手性3-芳基吡咯的催化不对称合成。相关工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10.1002/anie.201812654)上。  轴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存在于许多重要的天然产物和药物中,并且是许多配体和催化剂的核心骨架。虽然已经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