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柱课题组:唑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烷基化

导读 近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张国柱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 上发表论文,报道了通过直接C-H官能团化实现唑类化合物与1-芳基烷基溴化物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在蓝光激发下,铜(I)/咔唑基双恶唑啉(CbzBox)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高的立体选择性,从而可高效的构建手性烷基唑化合物。 Photo-Promoted Copper-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Alkylation of Azoles Chen Li, Bin Chen, Xiaodong Ma, Xueling Mo, and Guozhu Zhang Angew. Chem. Int. Ed. ASAP DOI: 10.1002/anie.202009323 https://doi.org/10.1002/ange.202009323 正文 烷基化杂芳基化合物(alkylated heteroa......阅读全文

张国柱课题组:唑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烷基化

  导读  近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张国柱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 上发表论文,报道了通过直接C-H官能团化实现唑类化合物与1-芳基烷基溴化物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在蓝光激发下,铜(I)/咔唑基双恶唑啉(CbzBox)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高的立体选择性,从而可高效的构建

新成果助力手性胺类和醚类化合物高效合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69.shtm《中国科学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陈才友教授的研究成果“铜催化氧亲核试剂的立体汇聚烷基化”日前在《自然》在线发表。   ?Cu/噁唑啉催化的立体汇聚C-O

新成果助力手性胺类和醚类化合物高效合成

《中国科学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陈才友教授的研究成果“铜催化氧亲核试剂的立体汇聚烷基化”日前在《自然》在线发表。C-O键广泛地存在于包括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和材料分子等有机化合物中,因而C-O键的高效构建在有机合成中极为重要。在药物合成中,杂原子的烷/芳基化是使用率最高的反应,

催化烷基化所用试剂的介绍

  一、液相烷基化催化剂  主要用:  ①酸催化剂,常用的有硫酸和氢氟酸。异丁烷用丙烯、丁烯进行的烷基化,以应用氢氟酸为多。苯用高碳烯烃或用C10~C18的氯化烷进行的烷基化,以及酚类的烷基化,则以应用硫酸为多。  ②弗瑞德-克来福特催化剂,如氯化铝-氯化氢和氟化硼-氟化氢等,常用于苯与乙烯、丙烯以

大连化物所手性催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组李灿、刘龑团队在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高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底物控制的基于邻位亚甲基醌(o-QMs)中间体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和4+2环加成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大连化物所手性催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组李灿、刘龑团队在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高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底物控制的基于邻位亚甲基醌(o-QMs)中间体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和4+2环加成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手性有机酸催化炔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056104、21772161、21702182和21873081)的资助下,厦门大学叶龙武教授与浙江大学洪鑫研究员合作,在炔烃的手性有机酸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通过直接活化炔酰胺的手性布朗斯特酸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Asymmetric dea

廉价过渡金属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舒伟课题组围绕廉价金属催化的选择性合成等绿色精准催化主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ACS Catalysis等化学领域高水平期刊。  α-手性酰胺片段广泛存

厦门大学龚磊课题组可见光驱动铜催化不对称合成新进展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龚磊课题组在可见光驱动手性铜催化非环亚胺的不对称α-胺基烷基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结果“Photo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α-aminoalkylation of acyclic imine derivatives by a chiral cop

手性分子合成救星——不对称催化

202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德国有机化学家利斯特和美国有机化学家麦克米伦,以表彰他们在“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不对称有机催化深刻地影响了药物研究:它简化了药物合成中的环节、降低了能源消耗,使化学合成更简捷、环保、经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各种化学合成产品,催化剂是化学家用

新策略拓展手性膦催化反应范围

  近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赵刚课题组发展出双试剂手性离子对的催化策略。该策略基于廉价、易得的天然手性源,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手性有机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不对称催化类型的反应,取得优异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  生命过程中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具有条件温和、立体专一性、催

科学家开发金属催化新策略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国生团队通过发展金属催化的自由基接力新策略,成功地实现了铜催化苄位碳氢键的不对称氰化反应,以最短的路线合成了手性腈类化合物。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  刘国生团队一直致力于自由基化学的选择性控制研究。研究人员提出将反应中的碳自由基中间体转化为金属有机物种实现选择性

广州生物院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胡文辉研究组在手性磷酸催化的C3-位取代的吲哚与b,g-不饱和-a-酮亚胺酯的C2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在线发表在《有机化学通讯》(Organic Letters, DOI: 10.1021/ol5035222)。  含

大连化物所多相手性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院士李灿、研究员刘等在多相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首例高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碱催化的硫醇对o-QMs的加成反应;实现了同时对烷基取代和芳基取代o-QMs的广谱的底物范围;为合成手性a-苄基硫醇提供了新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

大连化物所乳液手性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灿院士、百人计划学者刘副研究员等人在“乳液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在以水作为溶剂的乳液体系中,首次实现了高活性和高对映选择性的α-酮酸对醛的串联反应。相关结果以研究通讯的形式近期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Angew. Ch

我所提出构建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新策略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208/t20220819_6502035.html   近日,我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构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基于仿生催化理念,通过廉价Ni金属催化剂,利用大位阻手

有机小分子催化构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胡文辉课题组在通过有机小分子催化构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中取得系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有机化学期刊《先进合成与催化》(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2015, 357, 2437-2441, Very Impo

手性催化剂自负载研究取得新进展

含双金属Fe(II)、Rh(I)的手性配位聚合物催化剂的合成  手性催化剂的负载化是不对称催化中的一个挑战性问题。针对手性催化剂传统负载化方法存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突破传统思路,基于分子组装原理,利用手性有机-金属组装体的手性环境、

提出构建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新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构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基于仿生催化理念,通过廉价Ni金属催化剂,利用大位阻手性氮杂环卡宾配体,高效合成了一系列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及其衍生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催化》。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并具有异戊二烯单元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刘国生团队在《科学》发文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国生团队通过发展金属催化的自由基接力新策略,成功地实现了铜催化苄位碳氢键的不对称氰化反应,以最短的路线合成了手性腈类化合物。今天,这一重大突破性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科学》。  腈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可以转化为相应的胺类、以及羧酸等化合物,

手性季碳氨基酸不对称合成获进展

  2月18日,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明华课题组传来消息,该课题组自主设计的新型开链结构的简单磷—烯为手性配体,用于铑催化的硼酸对4-芳基-3-羰基-1,2,5-噻二唑类底物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中,成功实现了含季碳手性的二芳基取代的系列1,2,5-噻二唑啉酮类化合物的高对映选择性合成,产物

铜催化不对称CN偶联反应构建全碳四级手性中心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蔡倩博士课题组在铜催化不对称C-N偶联反应构建全碳四级手性中心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已于2014年7月15日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在线发表(Angew. Chem. Int. Ed. 2014. DOI: 10.1002/ange.201405575)。  

手性季碳二芳基氨基酸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获进展

  手性非天然氨基酸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多功能材料中,作为重要合成砌块在有机合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手性季碳氨基酸因其在药物化学、蛋白结构组学等方面显示出的独特性质而备受化学家们的关注。然而,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一些高效合成手性非天然氨基酸的方法,如不对称氢化,无法用于构建手性季碳氨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手性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组(503组)李灿院士、刘龑研究员团队在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高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底物控制的基于邻位亚甲基醌(o-QMs)中间体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和4+2环加成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大连化物所研究发现碳纳米管内手性催化加速现象

  日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将手性修饰的Pt纳米催化剂粒子装入碳纳米管内,发现碳纳米管显著加速手性催化的现象。  手性催化(也称不对称催化)是当今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是合成手性药物中间体的重要技术。近年来,手性药物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更加受

兰州化物所N烷基化胺合成催化体系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N-烷基化胺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胺烷基化反应是N-烷基化胺制备的主要方法之一。发展N-烷基化胺清洁合成新方法、创制高效的N-烷基化胺清洁合成催化材料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自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绿色化学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石峰课题组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发

中国科大团队在手性胺合成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傅尧与特任副研究员陆熹在手性胺合成领域取得进展,开发镍氢催化烯酰胺不对称氢烷基化,实现温和条件手性脂肪胺模块化合成。2月26日,相关研究成果于以Catalytic asymmetric reductive hydroal

大连化物所构建出高温稳定的铜基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孙剑、副研究员俞佳枫团队,与日本富山大学教授Noritatsu Tsubaki、大连化物所电镜技术研究组副研究员刘岳峰等人合作,构建了800℃高温稳定的铜基多相催化剂。合作团队结合磁控溅射(Sputtering,SP)和

酚类化合物-新型催化剂可直接制备酚类化合物

  传统酚类化合物的工业生产往往高能耗、高污染,且生产中还存在过度氧化以及收率低、副产物多等问题。现在这些酚类化合物有望采用双氧水等清洁氧源,通过环境友好的苯羟基化反应一步制备,而不像传统方法需要繁琐的多个反应步骤,能耗大、高污染、收率低(传统方法收率只有5%)。这是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

广州生物院在铜催化不对称CO偶联反应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蔡倩课题组在铜催化不对称C-O偶联反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已于6月8日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5. DOI: 10.1002/anie.201503882)上在线发表。  苯并2,3-二氢呋喃等氧杂芳环是许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