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自动化所“胶囊机器人与肠道交互特征研究”获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李洪谊、副研究员张诚与副研究员刘浩合作共同开展的“胶囊机器人与肠道交互特征研究”取得新进展。 目前,胶囊内窥镜是仅有的适用于人体小肠无创检查的方法,具有自主运动能力的胶囊机器人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胶囊机器人与肠道之间交互模型的缺失已成为限制其控制策略研究的重要障碍,进而阻碍了胶囊机器人的临床化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沈阳自动化所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手段分析胶囊机器人在启停阶段和匀速运动阶段的受力情况。他们以猪小肠为对象开展离体实验,利用粘弹性和超弹性模型描述小肠材料属性,最终建立胶囊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模型。该研究首次定量描述了机器人启停阶段受力的松弛特征和匀速运动阶段的粘滑特征,为胶囊机器人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其他自然腔道介入器械与腔道交互特性的研究打下基础。 该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Tribology Letters 和Tribology Interna......阅读全文

沈阳自动化所“胶囊机器人与肠道交互特征研究”获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李洪谊、副研究员张诚与副研究员刘浩合作共同开展的“胶囊机器人与肠道交互特征研究”取得新进展。  目前,胶囊内窥镜是仅有的适用于人体小肠无创检查的方法,具有自主运动能力的胶囊机器人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胶囊机器人与肠道之间交互模型的缺失已成为限制其控制策略

张永顺小组研发出胶囊机器人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中科协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张永顺带领的团队正在研制胶囊医疗微型机器人,并实现了机器人在肠道内的垂直游动,此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发表在今年第七期的《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上。   目前,医院常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只能检查肠胃中相应的部分

机器人胶囊帮助诊断小肠疾病

  4月17日,医务人员在为吞服了机器人磁控胶囊内镜的患者做检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运用磁控机器人胶囊内镜技术开展了199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临床实践证明,采用这一高新技术可提高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的准确率,尤其是小肠疑难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小肠活动性出血诊断的准确率几乎达10

“胶囊”机器人让胃镜检查不再恐怖

   “通过一颗小小的胶囊,肠胃道的情况可尽在掌握,让胃镜检查不再令人望而生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日前在云南昆明表示,随着首例遥控胶囊胃镜检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医院)落地,患者不插管即可完成一次无痛、无创、无麻醉、无交叉感染的胃镜检查。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昆华医院,李兆申院士团队给患者

“胶囊结肠镜”,为结直肠癌的筛查带来福音

  毫无疑问,结直肠镜检查可以通过预防性检查来让人们保持健康,但仍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它,因为他们对测试本身有恐惧心理,并且感到不适。研究人员新开发的胶囊机器人,能够更容易地检查胃肠道,这对医生以及病人而言都比较好。  说到结肠镜检查,很多人会想到创伤性、不舒适感等等。不过,科研人员开发的一种新的“胶

中美科学家开发微米机器人精准治疗肠道癌症

  针对身体有病的部位进行治疗,是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  但问题在于病变部位通常是在身体内部,不太容易触及。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加州理工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系的两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治疗形式--微型机器人,它可以将药物输送到身体内部的特定部位,同时又能在

中美科学家开发微米机器人精准治疗肠道癌症

  针对身体有病的部位进行治疗,是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  但问题在于病变部位通常是在身体内部,不太容易触及。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加州理工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系的两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治疗形式--微型机器人,它可以将药物输送到身体内部的特定部位,同时又能在

未来“胶囊医生”有望代替肠镜检查

中新网天津9月28日电 (孙玲玲 焦德芳 李晴)日前,天津大学宋智斌团队提出胶囊机器人活检采样新策略。据悉,该团队研发的新型活检胶囊机器人能够高速切割结肠内可疑病变组织,避免现有活检方式存在的组织撕裂等问题。相关成果已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机器人和仿生系统》。 据了解,结肠镜

机器人胶囊可将药物送入消化道

  在发表于最近的《科学机器人》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药物胶囊,有朝一日或能取代注射给药的方式。该胶囊的“机器人帽”到达小肠时,会旋转并穿过粘液屏障,使胶囊携带的药物能够进入肠道内的细胞。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置换粘液,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在局

“胶囊医生”有望代替肠镜检查

日前,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宋智斌团队提出胶囊机器人活检采样新策略。他们研发的新型活检胶囊机器人能够高速切割结肠内可疑病变组织,避免现有活检方式存在的组织撕裂等问题。相关成果已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机器人和仿生系统》。 在人体消化道疾病中,结直肠癌是一个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

新希望!微型机器人或将奋战抗肿瘤前线

   近来,合成微纳米材料已经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现有的微纳米平台在深部组织成像和体内运动控制方面仍然不够优秀。近日,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关于光声计算机断层扫描(photoacoustic computed tomography,PACT)引导的体内肠道微型机器人的研究

全球首台“胶囊内镜机器人”投入临床使用

  今天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获悉,由该院联合上海理工大学、武汉安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胶囊内镜机器人”,已获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并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据查证,这是全球首台可定位可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患者只要吞下一颗普通胶囊药物大小的胶囊内镜,医生就能把隐藏在患者胃里的病灶看得清清楚楚。

开启胃健康管理新时代

  面对近14亿人口基数和每5万人一个消化内镜医师的比数,大力发展对人力和设备资源依赖较小的国产胶囊机器人胃镜,是增加消化道筛查和普查、控制我国消化道疾病高发的有效手段。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翰Navicam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是专门针对胃肠道疾病筛查的利器,实现了无痛、无伤、无交叉感染的舒服洁

新型气敏胶囊有助于诊断肠道疾病

  新华社悉尼1月16日电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研发了一种可食用的气敏胶囊,有望改变肠道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方式。   气敏胶囊的大小和普通药丸类似,可以实时测量人体肠道内气体中氢、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并将数据发送到手机上,吞下的胶囊会在一定时段后自动排出体外。   共有7位

澳洲科学家发明电子胶囊,即时监测肠道状况

肠内气体与肠道健康息息相关,近日一群澳洲科学家研发出一款可吞服的小型电子胶囊,内建多种监测器。只需将它配合接收器,即可以智能手机即时监测肠道情况,包括每个部分产生什么气体,以及气体流向等,研究食物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影响、了解病人肠道情况颇有帮助。 电子胶囊长度仅 26 毫米,直径 9.8 毫米,体积

上海运用机器人磁控胶囊精确诊断小肠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运用磁控机器人胶囊内镜技术开展了199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临床实践证明,采用这一高新技术可以提高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的准确率,尤其是小肠疑难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小肠活动性出血准确率几乎达100%,也可用于对微小小肠肿瘤的早期诊断。  患者只需随水吞服下普通胶囊

加州理工微机器人体内实时成像调控并治疗疾病

  今年,加州理工学院高伟(Wei Gao)教授研究团队和汪立宏(Lihong V. Wang)教授研究团队设计的可在肠道内实时定位并控制的微米机器人系统,正在向这些科幻作品中的情节一步步靠近……  这项合作完成的突破今天以An ingestible microrobtic system using

电子肠道检查胶囊已首次在人类身上进行测试

  几年前,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RMIT) 和莫纳什大学宣布正在研发一种可吞咽的电子胶囊,能够检测肠道气体浓度,并将相关数据发送到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上。此后,这种电子胶囊在动物实验当中取得成功。然而, RMIT 现在宣布该装置已首次在人类身上进行测试。电子胶囊  这种一次性医疗设备包含气体

“电疗胶囊”

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了一种可摄入“电疗胶囊”FLASH,可调控肠脑轴、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信号通路。这种非侵入性的、精确的方法,可用于调节饥饿水平并治疗代谢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上。FLASH系统利用其表面的电极向胃黏膜组

Nat-Electronics:新型气敏性胶囊-能帮助监测人类肠道健康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Electron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学院(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首个人类临床试验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的气敏性可食用胶囊,或有望彻底改变预防和诊断

吞下人工胶囊,治疗食欲不振

  目前,使用电刺激缓解胃肠道症状的干预措施需要侵入性手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Giovanni Traverso和同事设计了一种葡萄干大小的非侵入性胶囊,可以产生小的电刺激。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机器人》。  这种胶囊被用来电刺激猪的胃细胞,以提高胃饥饿素的水平。后者是一种调节饥饿和缓解恶心的激

一种脂肪酸可有效对付艰难梭菌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近日称,该校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可以有效对付艰难梭菌的脂肪酸,有望通过更为简洁的方式防治肠道疾病。  健康的肠道环境受到破坏是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艰难梭菌则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目前主要采用注射抗生素和人体粪便提取物的方法来治疗,尽管有效果,但越来越多的艰难梭菌已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肠道中

结直肠肿瘤中充斥着大量的白细胞,但这些细胞是有助于还是阻碍了癌症的发展,人们对此争论不休。虽然一些研究表明,白细胞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并对抗结直肠癌,但同样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白细胞是恶性肿瘤的同谋——增强肿瘤并帮助其扩散。现在,新的研究澄清了这些肠道白细胞,即

2014RoboGame机器人大赛-厨师机器人和助残机器人各显神通

  清炒虾仁、烤羊肉串、做汉堡包、导盲、帮助渐冻症患者吃饭……9月2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的2014RoboGame机器人大赛上,来自不同院系的36支队伍带着自己的机器人宝贝,逐一展示绝活。  本届大赛分为厨师机器人和助残机器人。厨师机器人比赛,要求参赛机器人能够真实地完成一项或多项厨师的工作

肠道细菌能逃离肠道,引发慢性炎症?

肠道微生物与良好的健康和促进疾病有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甚至神经精神疾病。对这些不良后果的一种流行解释是所谓的“leaky gut”假说——据说具有潜在破坏性的细菌会逃离肠道,引发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各种疾病。耶鲁大学免疫生物学助理教授诺亚·帕尔姆(Noah Palm)说:

Nature-|-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兴奋性维持肠道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调控机体内脏功能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肠道蠕动对消化系统生理功能和宿主防御是非常关键的。肠道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是调控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网络,它调节肠道的各方面生理功能,包括肠道蠕动【1】。调控肠道生理功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宿主特异性遗传因素、

自体肠道重建联合移植治疗慢性肠道衰竭

  第139届美国外科协会(ASA)年会于2019年4月11日至13日在美国达拉斯举行。ASA成立于1880年,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外科组织,其成员不仅包括来自美国的知名外科医生,还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外科医生。  协会还设立了年度科学奖以鼓励外科领域的优秀人才,从而提高外科临床的诊疗水

有益肠道菌群如何有效适应宿主肠道

  有益菌菌群的生理功能:   如果肠内有益菌菌群占优,肠内黏膜呈现粉红色,表示肠内环境相当良好。   1、吸收水分,粪便较软,较易排泄   在胃部分解消化的食物,经由小肠吸收营养后,成为粘稠状物体送至大肠。然后再经过18小时将水分及矿物质吸收,就变成容易排泄的粪便。肠道内环境良好时,粪便的软

从肠道菌群到肠道病毒群

  肠道菌群早以已经成为热点科技新闻概念,其核心要点是肠道内细菌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实肠道菌群自己身体内也有另外一种生命,就是细菌病毒,又称为噬菌体。最近有研究发现,肠道内细菌感染的噬菌体对人体健康也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病毒无法裸露生活,都必须隐藏在细菌体内寄生。这里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的肠

肠道杆菌介绍

肠道杆菌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是一大群寄居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内杆菌,常随人与动物粪便排出,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或腐物中。肠道杆菌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分类尚未完全统一,过去主要依据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进行分类。近十多年来,应用DNA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