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改修完工

我国首艘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历时13个月在广州完成主体改修工程,5月5日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 承担改修任务的中船澄西(广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改修于去年3月启动,主要目的是将原名“海洋石油299”的海洋工程船扩展为“探索一号”深海科考船。改修项目由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担任设计单位,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监造。 据介绍,施工过程涉及多专业交叉作业,新旧分段和设备的软硬件融合等诸多技术和管理难题。改修后的船舶性能全部通过了中国船级社(CCS)的现场测试和检验,各项技术参数和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原设计要求。 目前“探索一号”船舶满载排水量为6250吨,船长94.45米,型宽17.9米,无限航区,二级动力定位,续航能力大于10000海里,自持力大于60天。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工程技术部主任阳宁介绍,根据国家863计划的任务,......阅读全文

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改修完工

  我国首艘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历时13个月在广州完成主体改修工程,5月5日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   承担改修任务的中船澄西(广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改修于去年3月启动,主要目的是将原名“海洋石油299”的海洋工程船扩展为“探索一号”深海科考船。改修项

“探索一号”完成船载深拖设备海上试验顺利返航

1月26日下午,中科院深海所“探索一号”科考船完成船载深拖设备的海上试验应用,顺利返回三亚。    1月22日—1月26日,中科院深海所联合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完成深拖设备在“探索一号”上的集成和试验应用,为扩展载人潜水器母船科考能力奠定了基础。中科院深海所高级工程师 孙科林:南海冬季海况较差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钛合金载人舱通过验收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负责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钛合金载人舱于10月21日在无锡通过验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舱”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金属所专项任务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验收会。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十三五”部署的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潜水器建成后将在覆盖世界最大深度

探索二号科考船及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获多项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90.shtm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27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在该院所属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最新航次任务中

中国载人深潜:向海底一万米进发

  3月10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靠港三亚,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覆盖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TS10深潜科考航次。本航次中,“深海勇士”号在高海况、海底地质环境复杂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热液区,创造了一系列中国载人深潜作业的新纪录。  深海潜水器被认为是发展深海技术的引擎和集

我国载人深潜器首次完成覆盖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科考

3月10日,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在三亚港靠岸。 这是“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3月10日摄)。 3月10日,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在三亚港靠岸。   历时121天,航行17000余海里,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

“深海勇士”返航三亚-创中国载人深潜多项纪录

  3月10日上午,“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靠港三亚,完成历时121天、航行17000余海里的西南印度洋热液科学考察航次(下称“TS10航次”)科考之行。本航次中,“深海勇士”号在高海况、海底地质环境复杂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热液区,创造了一系列中国载人深潜作业的新纪录。  在

我国正研制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

  “下船后我们将先对‘蛟龙’进行全面检修维护,然后全力投入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研制。”9月16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副总指挥、潜水器本体部门负责人胡震在“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据了解,我国第二部载人潜水器选择4500米的设计深度,可以满足大部分深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验收交付启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今天(13号)结束了结构探伤检测,结果显示潜水器状态正常,目前潜水器验收和交付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当中。  中船重工702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 李艳青:(结构探伤)主要是检测载人球上的焊缝,包括赤道缝,

“探索二号”顺利完成任务,返航!

9月25日,“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返航,顺利完成深海地质原位观测及国产化装备海试任务。 该航次利用“深海勇士”号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水下系泊系统、水下生产系统、典型陆坡区深水井场、“海马”冷泉区等区域的原位观测,取得了重要的工程勘测数据

未来太空探索,载人还是无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迈出了征服外太空的第一步:12月5日,其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完成首次试飞,升上距离地球3000英里的高空后顺利返回,落入太平洋预定海域,其成功发射被视作“美国航天的新起点”。NASA放言,“猎户座”注定将一马当先,有朝一日将人类送往月球、火星以及更遥远的宇宙

沈阳自动化所助力“奋斗者”号完成首次常规科考应用

近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抵达三亚锚地,完成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首次常规科考应用,并开展深海仪器装备的万米海试。  在为期59天的科考航次中,“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7700-10900米深度共下潜28次,其中7次超过万米,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最深区域进行科考作业

我国在南海启动大深度潜水器联合科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日晚通报:“海洋六号”科考船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一号”科考船于4月28日—30日展开联合科学考察活动,其间两船分别搭载的4500米级深海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遥控潜水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马冷泉”区进行联合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明年探7000米深海

  记者从12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获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将在2012年组织实施。   据介绍,2012年,在我国海洋科技发展方面,将切实提高极地和大洋科学考察能力和水平,组织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和第五次北极考察。积极开展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加大在多金属硫化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

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海科考及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记者日前从“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上获悉,“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2022年分别完成了100潜次、75潜次作业,这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

  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海科考及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记者日前从“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上获悉,“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2022年分别完成了100潜次、75潜次作业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5000米海深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5000米海深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   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北京时间26日3时38分“

“奋斗者”号已完成21次万米深潜

  新华社三亚12月5日电(记者赵颖全、陈凯姿)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获悉,“探索一号”科考船5日顺利结束第21个科考航次第二航段。截至目前,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共计搭载我国27名科研人员进行了21次万米深潜。  “探索一号”科考船完成航段科考任务后从马里亚纳海沟返航,于12月

“蛟龙号”首潜大西洋--创造九天九潜新纪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172.shtm记者近日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获悉,中国大洋83航次科考队员正随“深海一号”船在大西洋进行科考作业。中国大洋83航次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与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中国奔向“全海深”科考时代

  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这是中国深海战略的目标指向。在任何海域深度科考畅行无阻,业内人士称之为“全海深”科考。要实现“全海深”科考目标,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必须突破1.1万米深潜技术,进入世界大洋最深处即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深约1.1万米处的地方,叫挑战者深渊。  近日

震撼!中国科学院科考团队发现南海大型古代沉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90.shtm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海南三亚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我国首次在深海发现大型古代沉船文物遗址,文物数量巨大,保存相对完好,年代为明代弘治—正德年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因天气原因推迟下潜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昨天(6月11日)抵达预定深潜海域——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受热带气旋影响,原定今天进行第一次下潜将推迟到14号左右。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现在海况怎么样啊?   现场总指挥刘峰:低压中心将会在今天晚上到明天严重影响这个

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潜至5188米

  7月28日12时许,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完成历时9小时14分的5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后重新出现东北太平洋海面。“蛟龙”号深入5000米海底,说明其已经具备在全球70%海域下潜的能力。  “蛟龙”号在本次下潜中进行了坐底、海底照相和声学地形测量及取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启航-冲击5000米深度

此举是中国载人深潜从未触及的全新纪录,此次试验任务为期47天。图为“向阳红09”试验母船上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继去年创下3759米的下潜深度记录后,今年将冲击下潜5000米深度的目标,这是中国载人深潜从未触及的全新纪录,下潜能力达到5000米深度后,可使

一套5枚!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成果登上邮票

  11月24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科技创新(三)》特种邮票,本套科技创新邮票一套5枚,分别是“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华龙一号”、“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其中四枚邮票内容选自中国科学院近年来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技成果。  该套邮票

“蛟龙”号新母船“深海一号”将于今年年底下水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6日表示,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新母船“深海一号”将于今年年底下水。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当日在2018东亚海洋高峰论坛上说,“蛟龙”号新母船“深海一号”将于今年底下水,经过试验后,预计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深海一号”将搭载“蛟龙”号于2020

以强大装备支撑深海科研(科技杂谈)

  只有加快发展深海装备,实现自主创新、集成发展,以强大的装备来支撑深海科研,才能早日取得突破性、引领性的海洋科考成果  前不久,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82岁的汪品先院士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这位耄耋老人对于海洋事业和科学探索的热爱,令人动容。  将汪院士顺利送抵海底的“

“奋斗者”号上的超级大脑和双手

“如果将‘奋斗者’号比作一个人,那么智能控制系统就相当于人的大脑,两套全海深机械手就相当于人的双手。”这个比喻来自“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潜水器控制系统负责人赵洋。 近日,《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参与“奋斗者”号研制和执行海试任务的团队代表,请他们来

过去10年的重大装备:拓展人类探索视界

十年来,科技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日渐增强,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墨子号”探路量子通信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

国产万米载人潜水器2020年将海试

  近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海底1万米潜水器载人球舱完成出入口、观察窗的开孔工作,载人球舱是潜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是潜航员的主要活动区,球舱主体为钛合金,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最先进的潜水器之一。  为载人球舱的出入口和观察窗开孔是载人球舱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对材料和技术要求极高。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