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主要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我国为SLE的高发区域,其患病率为70/10万人。SLE患者的LN发病率,从病理学角度看几乎达100%,从临床角度看,伴发蛋白尿和尿沉渣异常者约75%.因此,LN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LN的治疗原则 SLE目前仍是一种原因未明性疾病,因此LN的治疗尚无病因性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LN的活动,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组织纤维化的进程。为此,准确地了解、把握LN的活动状态和肾组织已存在的纤维化状况甚为重要。肾脏病理检查对指导LN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肾脏病理上LN活动性指标(AI)有:(1)肾小球细胞增殖性改变;(2)纤维素性坏死和细胞核溶解;(3)细胞性新月体;(4)白金耳现象和玻璃样血栓;(5)肾小球中性粒细胞浸润;(6)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慢性化指标(CI)包括:(1)肾小球硬......阅读全文

怎样检查狼疮性肾炎?

  1.尿常规检查  可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镜下血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尿。  2.溶血性贫血  白细胞计数

如何诊断狼疮性肾炎?

  对于SLE诊断明确的患者,如果存在上述肾脏受累表现,即可诊断狼疮性肾炎。  1.病理学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狼疮性肾炎病理学分类共6型,从I型至VI型,预后依次由好到差。I型:正常或微小病变型;II型:系膜增殖性狼疮性肾炎;III型:局灶增殖性狼疮性肾炎;IV型: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V型:膜性狼

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生理

  肾小球病变: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着,固有细胞(系膜、内皮及上皮细胞)肿胀、增生,多核及单核细胞浸润,以及节段性毛细血管拌坏死。重要的是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着是本病的基本病变,可沉积于上皮下、内皮下、基底膜内及系膜区,免疫病理IgG呈强染色,常伴IgM及IgA,补体C3、Clq及C4也多强阳性,25%

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

  本病是机体对内源性(自身)抗原所发生的免疫复合物性疾病。SLE患者B细胞高度增殖活跃,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单链、双链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等。以上均属抗细胞核物质(抗原)的抗体。其他尚有抗细胞浆抗原抗体,如抗核糖体抗体,抗血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如抗淋巴细胞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鉴别

  实验室检查  ①一般检查:大部分患者(80%)有中等度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偶呈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1/4患者全血细胞减少,90%血沉加快。患者球蛋白明显增高。  ②免疫学检查  (1)抗核抗体:抗核抗体检查敏感度达90%以上,但特异性较低,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凡青、中年女性患者有肾脏疾病的表现,伴有多系统病变,特别是发烧、关节炎、皮疹、血沉显著增快、贫血、血小板减少及球蛋白(主要为γ球蛋白)明显增高者,均应怀疑本病。  本病的诊断标准大多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提出的分类标准,11项标准中符合4项或以上即可诊断本病。本标准易漏诊一些早期、轻型、不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主要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我国为SLE的高发区域,其患病率为70/10万人。SLE患者的LN发病率,从病理学角度看几乎达100%,从临床角度看,伴发蛋白尿和尿沉渣异常者约75%.因

关于狼疮性肾炎的病因分析

  SLE是一种多因素包括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等参与的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上述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后者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并伴有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这是SLE多组织、器官损伤的共同机制。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狼疮肾炎的全身性表现以发热、关节炎及皮肤粘膜损害最为常见。伴随受累的系统有肝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器官,1/3以上病人有多发性浆膜炎(胸膜及心包膜)等。肺出血也可能是本病主要的表现之一,应与Goodpasture’s病及小血管炎相鉴别,雷诺征见于40%病人。  肾脏表现  ①亚

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

  ①正常或轻微病变型(Ⅰ型);②系膜病变型(Ⅱ型);③局灶增殖型(Ⅲ型);④弥漫增殖型(Ⅳ型);⑤膜性病变型(Ⅴ型);⑥肾小球硬化型(Ⅵ型)。  活动性与慢性病变的判断  活动性病变已公认是指导积极强化治疗的指标,如:①肾小球节段性坏死;②肾小球细胞明显增生,②基底膜铁丝图样改变;④电镜发现内皮下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进展(二)

2 药物治疗LN的机理2.1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浆中的糖皮质激素结合进入细胞核后:(1)结合于DNA启动子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调控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2)与激活蛋白-1(AP-1)结合并抑制其活性;(3)与核因子κB(NFκB)结合而阻碍其功能,并促进核因子抑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进展(一)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主要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我国为SLE的高发区域,其患病率为70/10万人。SLE患者的LN发病率,从病理学角度看几乎达100%,从临床角度看,伴发蛋白尿和尿沉渣异常者约75%。因此,LN的治疗具有重要

简述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间断发热,颧部红斑(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神经系统异常(抽搐或精神病)。  2.肾脏表现  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血尿、蛋白尿伴水肿、腰酸或高血压,即肾炎样表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即肾病综合征样表现;血尿、蛋白尿伴肾功能急剧减退,呈急进

狼疮性肾炎的基本信息介绍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有关。除SLE全身表现外,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学分型对于判断病情活动度及预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

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相关介绍

  红斑狼疮(SCE) 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全身免疫性疾病, 常累及肾脏,称狼疮性肾炎,又称红斑狼疮性肾炎。表现发热、蝶形红斑、关节痛, 如心脏、胸膜及造血系统损害,有少量蛋白尿、血尿, 抗体阳性。

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不同方法介绍

  1.治疗原则  SLE目前仍是一种原因未明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LN的活动,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组织纤维化的进程。  2.轻型SLE及狼疮性肾炎  靶器官功能正常或稳定者,酌情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抗疟药,可短期使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20~40mg/d),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 

关于红斑狼疮性肾炎的护理介绍

  (1)饮食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根本原因为患者长时间尿蛋白指数偏高,蛋白质通过尿液流失,故饮食上应指导患者适当补充蛋白,及适当摄取维生素 B 与维生素 C。   (2)舒适环境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抵抗力不佳,治疗期间若未进行良好控制,易出现感染。故患

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相关介绍

  (1)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治疗  环磷酰胺是最早用于狼疮肾炎治疗中的一种药物,属于细胞周 期非特异性烷化剂,可抑制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淋巴母细胞对抗原的刺激反应,降低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减轻对肾脏的损伤。  霉酚酸酯是常用于狼疮肾炎中的免疫抑制剂,其可选择性地对肾 系膜细胞和淋巴细胞进

简述红斑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临床表现,临床常表现出蛋 白尿、血尿和肾衰竭等。狼疮肾炎对患者影响非常大。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LN) 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单独临床表现,也可是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狼疮性肾炎约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60%~80%,其导致肾小管功能减退,肾小球

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病因及相关疾病

  狼疮性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到如今尚未完全阐明。现如今的研究认为免疫学机制在狼疮性肾炎发病和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狼疮性肾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循环中 dsDNA等抗原先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或循环中抗 dsDNA 等抗体与相关抗原结合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T 细胞在系

怎样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预防红斑狼疮性肾炎复发预防复发的主要措施:  1.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正确治疗,长期定期随访,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剂量。  2.避免诱发因素  (1)日光曝晒、紫外线照射。  (2)寒冷刺激可导致本病复发避免寒冷刺激以防受凉。  (3)有的药物与发病明显有关如青霉素、磺胺类、保泰松、肼屈嗪(肼苯

好消息!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费用将大幅降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脏器多系统受累为主要特点。其中,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占其50%~7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好消息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选择性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被列入3月1日起执行的2020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简介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systemic lupus erythenlatosus nephritis,SLEN)是指有肾病临床表现和肾功能异常,或仅在肾活检时发现有肾小球肾炎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公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大多累及数个系统或器官。儿童LN病变往往严重,难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病因分析

  SLE病因尚未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是有一定遗传特征的个体。在多种触发因素(如感染理化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免疫紊乱所致的自身免疫性损伤,LN具有明显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特征。  1.内分泌因素 SLE患者多数为女性,且不论男女患者雌激素水平均增高雄激素水平降低。推测高水平雌激素可直接作用B细胞,使其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相关介绍

  特别强调治疗的个体化。特别是要注意心、肾、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及时干预治疗,充分考虑药物治疗的利弊、得失后确定近期远期的治疗方案并认真评价治疗风险与效益,让病儿监护人充分知晓。  1.一般治疗 急性期活动期,重症均强调休息、加强营养避免日晒静止期逐步恢复活动上学服免疫抑制剂期间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减少

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

  有关SLE发病机制尚无一致结论,多数学者认为发病环节可能是多元性的。较为一致的结论是具有一定遗传趋向的个体,在某些触发因素作用下,发生以自身组织为靶目标的异常免疫反应。其最终免疫损伤的机制是T细胞功能紊乱,B细胞多克隆活化,自身抗体与自身组织抗原结合后发生免疫复合物性疾病,LN更具有免疫复合物性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预后介绍

  早年LN患儿多死于尿毒症,病死率达60%~80%因正确诊断,分型及诊疗手段改变其病死率已下降至18.9%~25.4%。下列因素可能影响预后:  1.临床表现 持续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贫血血肌酐水平已升高者预后不良反复感染也影响预后。  2.病理类型 Ⅰ、Ⅱ型一般不发展为终末期肾预后不良者多死

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病理改变

  狼疮肾炎病变既可累及肾小球,也可累及肾小管以及肾血管及间质。其病变程度、范围、类型因人而异,至今尚缺乏一种完善的病理分类形式。儿童狼疮肾炎多使用WHO分类法及国际小儿肾脏病科研协作组(ISKDC)分类法并用Pirani积分法作为补充,且Pirani积分法较病理分型更能反映肾病变的严重性和活动性也

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1、全身性表现  多种多样,80%以上有发热,热型多样高热、低热间歇或持续发热。均有不同程度食欲不振、乏力和体重下降。  2、皮肤黏膜症状  70%~80%狼疮患儿有皮肤黏膜损害,典型的蝶形红斑仅见于50%病例,皮疹位于两颊和鼻梁为鲜红色边缘清晰,呈轻度水肿性红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炎症重时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肾脏症状的介绍

  狼疮肾炎在SLE中很常见,且是危及远期生命质量的关键因素。狼疮肾炎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轻型:无症状蛋白尿或(及)血尿,约30%~50%LN患儿表现此型,无水肿、无高血压仅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