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白血病的难点与对策

慢粒白血病的难点与对策: 慢粒白血病是恶性之一,国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部分病人难以避免复发、急变而造成多脏器衰竭、感染、出血死亡。然而在如何延长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及预防慢性白血病的急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点。 在目前慢粒病人难以治愈的情况下,慢性期的长期,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期,慢性期越长,其生存期就越长。慢性白血病约经过3-5年不等的时间,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避免的要发生急性变,一旦急变,治疗难度加大,其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不良。如何预防其急变、延长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是临床上棘手之处。如采取以下措施对延长该疾病的生存期有一定的效果。 1、强调早期发现、及时确诊,尽快得到治疗是CML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基础。通过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凡疑有CML迹象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周围血象检查作为一......阅读全文

慢粒白血病的概述

  小儿时期的慢性白血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轻,有贫血、低热、盗汗、消瘦等。明显的脾肿大为本病的特征。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程度为各种白血病之首,多为中幼粒细胞以下之细胞,血小板早期不减少甚至增多。骨髓增生活跃,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比例增高,巨核细胞少见,可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

关于慢粒白血病的简介

  慢粒白血病:又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一种由多能干细胞转化而来,以骨髓粒细胞系统无限制性增生及部分分化为特征的白血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  小儿时期的慢性白血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轻,有贫血、低热、盗汗、消瘦等。明显的脾肿大为本病的特征。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程度为各种

关于慢粒白血病的概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白血病)是粒细胞系的白血病性恶性增生性疾病 [1],白血病细胞尚保持分化能力,故骨髓和血液中各期粒细胞都明显增多,尤以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为著。广义上本病也包括嗜酸和嗜碱粒细胞白血病,但此二者甚少见,因此一般所谓慢粒仅指以中性粒细胞增生为主者。本病发生率根据

慢粒白血病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仍未明确,但认为费城染色体与该病密切相关,大约有90至95%的病人出现费城染色体。  1、细胞动力学:  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原因来自不同的因素,慢粒时全身粒细胞总量有明显增加,而这种数量的增加并非由于白血病细胞的迅速分裂和增殖,亦不是因成熟障碍所致,是白血病细

慢粒白血病的难点与对策

慢粒白血病是恶性之一,国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部分病人难以避免复发、急变而造成多脏器衰竭、感染、出血死亡。然而在如何延长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及预防慢性白血病的急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点。  在目前慢粒病人难以治愈的情况下,慢性期的长期,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期,慢性期越长,其生存

慢粒白血病的难点与对策

慢粒白血病的难点与对策:      慢粒白血病是恶性之一,国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部分病人难以避免复发、急变而造成多脏器衰竭、感染、出血死亡。然而在如何延长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及预防慢性白血病的急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点。      在目前慢粒病人难以治愈的情况下,慢性期的

慢粒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早期无症状,多因其他原因检查血象而被发现。出现的症状可分为细胞增生旺盛,代谢亢进的征象;白细胞显著增多,组织受浸润的征象;正常造血组织受影响的征象三类。乏力、消瘦、低热、盗汗等症状,在细胞增生经药物控制后,可消失。早期病例脾脏可不被摸及;但一般病人就诊时脾脏常已有各种程度肿大,甚至低达盆腔。患者

关于慢粒白血病的病程介绍

  慢粒病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慢性期和转化期。慢性期时经治疗可取得缓解;转化期时治疗效果很差,病情每况日下。75~85%慢粒在1~5年慢性期后转入转化期;少数病例在诊断后数月即发生转变,也有少数病例在十余年后才转变者。急变病例的症状和急性白血病相似,而治疗效果比急性白血病还差,无疗效的病例一般在6月内

关于慢粒白血病的治疗介绍

  慢粒的治疗现多采用化学治疗。对慢粒慢性期的治疗以白消安片为首选药物。此药应用方便,副作用少,疗效高。初治病例应用剂量以每日4~6mg为宜。当白细胞数降至1.5万/μl时停药。每周需检查血象,还需谨防骨髓受白消安片抑制而引起死亡。停药后白细胞数还会下降一段时间,故停药应及时。一般用药时间在1~3月

简述慢粒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早期无明显症状,多因其他原因检查血象而被发现。出现的症状可分为细胞增生旺盛,代谢亢进的征象;白细胞显著增多,组织受浸润的征象;正常造血组织受影响的征象三类。乏力、消瘦、低热、盗汗等症状,在细胞增生经药物控制后,可消失。早期病例脾脏可不被摸及;但一般病人就诊时脾脏常已有各种程度肿大,甚至低达盆腔。

慢粒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血象及骨髓象特点诊断不难作出。如嗜碱粒细胞相对或绝对增高,则慢粒诊断更有把握。近年来应用NAP染色和Ph1染色体检查使慢粒的诊断更易明确。如两者结果都不符合慢粒时,基本上可以排除。慢粒需与以下血液病鉴别:  粒细胞增多症:轻度粒细胞增多,尤其一时性增多,一般无需和慢粒作鉴别。

关于慢粒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分析

  发病原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仍未明确,但认为费城染色体与该病密切相关,大约有90至95%的病人出现费城染色体。  1、细胞动力学:  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原因来自不同的因素,慢粒时全身粒细胞总量有明显增加,而这种数量的增加并非由于白血病细胞的迅速分裂和增殖,亦不是因成熟障碍所致,是白血病细

简述慢粒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血液中白细胞数增高,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在早期可增高或正常,后期减少。当慢粒初次就诊时白细胞数往往已在5万~10万/μl或更高。白细胞分类中,粒细胞系百分数高于正常,可见到各期粒细胞,以中幼粒及以下的各期中性粒细胞占大多数,原粒和早幼粒细胞一般不超过10%,早期时可不出现。嗜碱粒细胞增多为慢粒特征之

概述慢粒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血象及骨髓象特点诊断不难作出。如嗜碱粒细胞相对或绝对增高,则慢粒诊断更有把握。近年来应用NAP染色和Ph1染色体检查使慢粒的诊断更易明确。如两者结果都不符合慢粒时,基本上可以排除。慢粒需与以下血液病鉴别:  粒细胞增多症:轻度粒细胞增多,尤其一时性增多,一般无需和慢粒作鉴别。

骨髓纤维化与慢粒白血病的鉴别

骨髓纤维化与慢粒白血病的鉴别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与慢粒白血病的鉴别 骨髓纤维化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发病年龄 多见40岁以上 多见20~40岁 胸骨压痛 较少见 较多见

慢粒白血病的血细胞染色体检查

  应用外周血短期培养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备方法,可见到慢粒病例有特异的Ph1染色体存在。约85~95%慢粒病例为Ph1(+),少数病例和小儿幼年型慢粒为Ph1(--)。阴性病例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慢粒有所不同,疗效较差,病程较短,急变出现较早。应用染色体分带技术后,已知Ph1染色体系第22对中一个染

慢粒治疗后合并病态造血

    鄂尔多斯中心医院的李洪文老师2016年6月23日在全国形态学诊断学术交流群和大家分享了一个病例。讨论内容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现将此病例整理成贴供大家学习和收藏。    现病史:患者9年前明确诊断为CML,口服羟基脲、皮下注射干扰素治疗7年,后病情控制欠佳,改口服伊马替尼0.3qd口服

慢粒治疗:规范监测疗效很重要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一代靶向药物治疗一段时间以后,约20%的患者会出现耐药等情况。”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胡建达教授,战榕教授及医务部杨凤娥教授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均指出,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规范化的疗效监测,这样可以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体检中可发现慢

首个慢粒患者治疗路径图发布

  9月22日是国际慢粒日。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江滨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告诉记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约占白血病患者总数的15%,是慢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常伴有发热、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一系列症状。据统计,中国慢粒的发

药物取代干细胞移植成慢粒治疗首选

  慢性髓性白血病,也就是俗称的“慢粒”。以往造血干细胞移植曾是唯一有望治愈慢粒的方法,但也受限颇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军民教授介绍:“目前国际上公认使用分子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成为慢粒治疗的首选一线方案。”   慢性髓性白血病,根据统计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6/1

中国原创药1类新药成功克服“慢粒”耐药

上海11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医药企业原创1类新药耐立克®上市,将有望改变全球“慢粒”治疗格局。 据了解,耐立克®从临床开发到最终上市都由本土团队完成。上市来,耐立克®的临床数据不断得到验证,已成为广大血液科医生战胜“耐药“的武器。今年上半年,耐立克®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和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实验诊断的简介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的一个亚型(M4型)。骨髓和外周血中有粒系和单核两系异常增生。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实验诊断依赖于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为预后提供参考。

关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简介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临床上很少见的一种血液病,其临床表现、生存期、血常规检查具有多样性。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aemia,CMML)是一种慢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率

简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CMML曾作为MDS的分类之一,两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相似,但CMML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1×109/L。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CML也是骨髓增殖性疾病之一。具有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特点,骨髓增生程度多为活跃至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其他系均受抑制。

关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分类介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既往被认为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一个亚型,因其兼有骨髓发育异常和骨髓增殖的特点,2001年WHO造血和淋巴细胞肿瘤分类将CMML归属于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  上世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简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为慢性白血病中最常见一种类型。慢粒起病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脾肿大或白细胞异常而获得确诊。在我国,慢性白血病中以慢粒最为常见,患者年龄在30-40岁者居多,20岁以下罕见。慢粒在临床上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病人出现急性白

关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表现介绍

  WHO对CMML的诊断标准较FAB的未作大的变动。  (1)持续性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1×109/L;  (2)Ph(-),BCR/ABL(-);  (3)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

简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率约为1~2/100 000/年,男女发病比例约1.5~3:1,多数病人在50岁以上发病,60岁以上发病者约占75%。主要表现为两组症状,即与骨髓病态造血相关的症状及与骨髓增殖相关的症状。  病人因骨髓增生异常而发生血细胞减少可表现为乏力、心悸、苍白、低热、感染或出血等。表现在骨髓增殖性上的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实验诊断的实验检查介绍

  1.血象检查  (1)血红蛋白、红细胞呈中度-重度减低,多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偶可见幼红细胞。  (2)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低。血涂片可见原始单核、幼稚单核和原粒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多呈明显的病理畸形。  (3)血小板明显减少。  2.骨髓象检查  (1)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关于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介绍

  1.Ph(+)急性白血病 Ph染色体虽是慢粒白血病标记染色体,但在2%急粒白血病、20%成人急淋白血病中也可以出现,鉴别如下:①虽然极少数急粒白血病可伴Ph染色体,但巨脾、嗜碱细胞增多,Ph以外的附加染色体异常是CML急变的特点。Ph(+)ALL需与CML急淋变相区别:Ph(+)ALL易在完全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