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念志:海底封存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巨大

鉴于未来可能形成的全球性低碳产业,发展CCUS技术将是提升我国低碳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在可预见的未来,矿物能源仍将主导中国的能源供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长期处于高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发展和储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为我国低碳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鉴于未来可能形成的全球性低碳产业,发展CCUS技术将是提升我国低碳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封存是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中,海底封存二氧化碳是控制化石燃料燃烧导致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具有诸多优点,尤其对海洋领域节能减排具有巨大的潜在贡献。在地球上三个主要的天然碳储层(海洋、陆地、大气)中,海洋碳储层的储量到目前为止最大,高出陆地储碳层数倍。相对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海底封存因为远离蓄水层,除岩石盖层外,表层更有海水的压力和阻隔,风险大大降低。 我国对于CCUS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各技术环节......阅读全文

阻止全球变暖:日本试验海底封存二氧化碳

  《日本经济新闻》8月3日称,工程负责人在工地上指着太平洋方向说:“要对那边的海底加压,灌入二氧化碳。”碳捕捉与封存是一项颇受关注的防止地球变暖的重要手段  碳捕捉与封存是一项颇受关注的防止地球变暖的重要手段。苫小牧的试验由日本碳捕捉与封存调查公司实施,该公司获得了电力、石油等领域35家公司的出资

日本计划进行海底填埋二氧化碳实验

媒体8月20日报道,日本政府将联合电力及石油企业进行一次大规模实验,旨在将火力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并最终填埋地下,也就是实现碳捕捉和碳填埋。 目前已经有29家电力和石油企业决定出资,并计划在2011年度进行实际操作,将从煤炭火力发电厂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填埋进福岛县附近海域的天然气田。这将是日本首

焦念志:海底封存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巨大

  鉴于未来可能形成的全球性低碳产业,发展CCUS技术将是提升我国低碳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在可预见的未来,矿物能源仍将主导中国的能源供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长期处于高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发展和储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为我国低

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海底沉积物“不是梦”

   将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海底沉积物?科学家最近一项基于物理模型的数值研究,为推动这一梦想从理论变成现实迈出了坚实一步。  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课题组4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二氧化碳地质埋存方面的最新成果。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是通过技术手段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阻

海底蛋白爱“吃光”

  组寻找“吃光”蛋白质的科学家,在加利利海海底偶然发现了50年来的第一个新品种。这种蛋白质可帮助植物和微生物从太阳中获取光的细胞成分。这一意想不到的发现可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微生物是如何感知光线的,并促进新型光学研究以及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   许多生物利用光敏蛋白质收集太阳的能量,并帮助其

海底蛋白爱“吃光”

图片来源:ALINA PUSHKAREV 一组寻找“吃光”蛋白质的科学家,在加利利海海底偶然发现了50年来的第一个新品种。这种蛋白质可帮助植物和微生物从太阳中获取光的细胞成分。这一意想不到的发现可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微生物是如何感知光线的,并促进新型光学研究以及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 许多生

《自然》:研究发现海底“异型”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当一条鱼被海鳝的主颌骨咬住后,其咽部的颌骨将向前滑动并咬住猎物,直至将其拉入喉咙。研究人员认为,这第二套系统将帮助海鳝弥补没有呼吸器官的缺陷,后者使得能够呼吸空气的生物可以啜食它们的猎物。研究人员在9月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公布了相关的X射线图像。 这是一个“

气候变暖让海底生物迷路

海洋变暖导致洋流方向改变,蓝贻贝幼虫的散布方式也受到影响,该物种的生存范围已大大缩小。(图片来源:SCIENCE SOURCE) 全球变暖让许多生物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但对海蜗牛、海肠和贝类等底栖生物而言,找到新家并非易事。 9月7日,《自然-气候变化》上线的一篇文章指出,大西洋西北

这场海底“大战”,背后大有深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91.shtm8月10日-13日,辽宁大连,金石滩黄金海岸,一场机器人海底“大比拼”引起围观。从43支国内外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的21支决赛队伍,操作着各自的水下机器人,在6至10米的海底一决高下。他

大洋海底首次发现古DNA

海底世界中,不仅有化石,还有微小生物的古DNA。图片来源: F. Lejzerowicz等,《生物学快报》   在广阔的南大西洋中,有一片海域几乎没有生命迹象:没有鸟类,极少的鱼类,甚至浮游生物也不多见。但是研究人员日前报道,他们发现了埋藏在海底的珍宝:海床之下淤泥中的古DNA。   古DNA来

海底捞也现食品安全问题?顾客曝在海底捞吃河豚中毒

  近日,四川成都一网友发文称在海底捞吃河豚中毒。  该网友称,4个人去海底捞新品品鉴吃河豚后出现神经中毒症状,感知觉异常,手脚麻木,头晕目眩。对此事件,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共富财经称,“食药所已经处理了,听说那些都是有资质的,是没有问题的。后期如果没有协商一致只能报警,我们该协商的

海底光纤:检测地震新方法

 美国Science杂志2018年6月15日 海底光纤:检测地震新方法 研究人员说,监测地震诱发的海底光纤电缆的变化代表了一种发现地震的新手段。他们的方法使在不安装新的海底设备的情况下感测地震成为可能,这种方法可在用其它方法难以监测地震的地区(包括俯冲带或缺乏地震仪的遥远海洋区域)发现

借水传信-海底捞针

编者按: 10909米!“奋斗者”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实际上,“奋斗者”号这个国之重器全身上下都是打破纪录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些技术背后有着怎样的科研故事?本报今起开设“万米载人深潜的背后”专栏,走进“奋斗者”号研制团队,讲述他们矢志创新的故

“蛟龙”号首潜海底热液区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3日在西南印度洋下潜,这是我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到海底热液区下潜作业。   海底热液区由海底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带喷出的高温液体形成,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其中的热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海底热液区是“蛟龙”号从未去过的特殊海底地形,生物环境和地形比之前考察的多

海底光纤:检测地震新方法

  研究人员说,监测地震诱发的海底光纤电缆的变化代表了一种发现地震的新手段。他们的方法使在不安装新的海底设备的情况下感测地震成为可能,这种方法可在用其它方法难以监测地震的地区(包括俯冲带或缺乏地震仪的遥远海洋区域)发现地震。  尽管地球表面有70%为海水覆盖,但几乎所有的地震观测站都在陆地上。其结果

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影响几何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近日发生火山喷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多名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30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底火山喷发,它引发的海啸规模巨大,火山灰将对周边的大气、洋流、淡水、农业以及民众健康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高温地球化学的

声学深拖:海底探测添“利器”

   近日,由中科院声学所承担的“6000米声学深拖系统适用性改造与维护”课题,通过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组织的验收。  这标志着我国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领域再添“利器”。  让海底探测不再“雾里看花”  在海洋中,光波和无线电波无法远程传播,声波便成为进行高效探测的主要手段。  多

地震可撕裂海底储层释放甲烷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8日报道,德国和瑞士一个科学家团队的研究揭示,地震可以撕裂海底沉积物使储藏的甲烷泄露,而由此造成的这种温室气体排放应该被添加到全球气候系统中碳排放列表之中。该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地球科学》上。   温室气体分自然和人为两种来源。能够确定的自然来源包括火山爆发喷出吸

82岁院士深潜南海海底

自己认为顺理成章的一件小事,却引起巨大社会反响。“82岁高龄深海下潜3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最近成了“网红”。近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其他院士们不仅为他点赞,还详细询问他的下潜感受。上世纪70年代末,海南岛西边的莺歌海打南海第一口探井时,汪品先在岸边为石油井做

把实验室搬到5200米海底

  北京时间9月7日6时30分,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队搭乘“向阳红03”船,在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合同区成功回收一套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统。   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董纯明介绍,回收的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统,主要是将陆地实验室中常用的海洋微生物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移植”到5200多米的深海海

大洋科考之旅:收获海底沉积物

  抓斗“吐”出样品。  海底沉积物。  经过近60个小时的持续作业,第四航段在南纬19度附近的南大西洋洋中脊完成了4条热液综合拖体测线。在海底摄像的帮助下,神秘的海底世界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揭开海底的神秘面纱,看只是第一步,科学家的好奇心不会就此得到满足。海底究竟有什么宝

马来西亚新发现海底油田

    吉隆坡10月30日专电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30日在马来西亚行政首都普特拉贾亚出席全国生物科技大会新闻发布会时透露,马来西亚新发现一处储量约为6400万桶的海底油田。     纳吉布表示,新发现的油田位于该国彭亨州海岸线外约160公里处,深度约为海底下76米。     他说,该油田是

深远海底观测技术大有可为

  近年来,在国家“863”计划资助下,我国先后研制了浅海海床基观测系统、4000米海底观测站、4000米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观测系统等实验样机,初步构建了海底多参数底基观测平台。   近日,记者就国际深远海资源勘探开发、科学研究前沿和趋势、我国应如何发展深远海移动式海底观测网技术、观测深远海海底成矿

11个钻探孔揭开海底煤田面纱

龙矿工作人员在介绍海域首采面的第一刀煤炭。  如今,在龙口附近的渤海湾,11个直通海底的钻探孔掩藏在深深的海面下。从1990年到2008年,它们依次扎进海底,将这片海域煤田的信息传递上来,见证着中国首个海域煤田的诞生和发展。  1983年12月,在一片荒芜人烟的盐碱地上建起了我国第一

我国海底油气管道存严重隐患

  青岛管道爆炸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对油气管道安全问题的质疑。陆上油气管道存在诸多安全问题,那么,管道铺设环境更加复杂的在役海底油气管道情况如何呢?   《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均表示,陆地管道检验体系已具雏形,相比之下,我国在役海底管道存在的问题却十分突出:无可执行的行业检验标准;无

中国确定以《诗经》命名大洋海底地名

  近日,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方案通过专家审议,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成为大洋海底地名命名体系,并以《风》、《雅》、《颂》为主线进行命名,国际海底的命名方式显现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对新发现海底地形、地名的命名,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塑造国家形象及

日本尝试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天然气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透露,该机构正在开发一项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的新技术,其关键是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底煤层中,然后以细菌为媒介将其转化成天然气。这一尝试尚属首次,该机构期望在未来3至5年内能够完成。   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被认为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据日本《读卖新闻》1月4日报道,日本海

英两科学家设计“管子疗法”应对气候变暖

英国两位科学家最近想出了一个“奇特”的方法来应付气候变化问题。他们的想法类似中医的方法,就是帮助身体“自疗”。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牛津大学格林学院的詹姆斯·洛夫洛克和伦敦科学博物馆馆长克里斯·拉普利在《自然》杂志撰文提出挽救地球的方法。 他们认为,若能把海底养料丰富的海水带到海面,就能为海面的绿藻

海底地层中发现“超节能”微生物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在青森县八户市近海海底距今约46万年前的地层中采集到大量活的“超节能”微生物。由于这些微生物消耗能量的速度极慢,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生物已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以上。   研究小组2006年利用“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对八户市约80公里外近海

给海底做CT,大洋科考设备又升级

   为圆满完成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务,“向阳红10”科考船在进入位于西南印度洋的作业区后,开始24小时昼夜作业模式。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邓显明介绍,该航段计划安排“潜龙二号”水下自主机器人下潜7次,布放海底电视摄像电动抓斗8次,计划安排海底摄像拖体完成长达180公里的测线作业。图为当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