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08种樟目植物基因组及序列构建九分支系统进化树

樟科(Lauraceae)是被子植物木兰亚纲(Magnoliidae)的重要类群,约有60属3500种,占木兰类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一。当前,樟科分类系统问题尚未解决,先前基于部分形态学特征建立的无根藤亚科和樟亚科,以及樟亚科中的厚壳桂族、鳄梨族和月桂族备受争议。 为了确定樟科植物的族(tribe)界定、厘清族之间的关系,版纳植物园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利用131种植物的质体基因组和序列,成功构建了樟科六族九分支的系统结构,进一步形态学特征的统计检验也支持上述系统关系。基于高支持的质体基因组系统发育树,樟目和樟科的单系属性再次得到确认。樟目内部由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和玉盘桂科(Monimiaceae)共同组成樟科的姐妹群,香皮檫科(Atherospermataceae)和奎乐果科(Gomortegaceae)互为姐妹群组成第三分支,蜡梅科(Calycanthaceae)形成位于基部的第四分支。坛罐......阅读全文

世界著名樟科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专家访问版纳植物园

  受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系统发育与保护生物学研究课题组邀请,在中科院高访学者计划项目的资助下,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世界著名樟科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专家Jens Gunter Rohwer于9月来到版纳植物园,在此开展了为期20余天的访问合作研究。  在20多天的访问合作研究中

樟科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樟科植物作为常见的重要经济林木,在林业、轻工、医药等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多数种类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然而对其物种的把握与识别却始终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阻碍了对其实施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物种的准确鉴定是一切生产、应用与研究至关重要的第一步,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使得前述难

基于108种樟目植物基因组及序列构建九分支系统进化树

  樟科(Lauraceae)是被子植物木兰亚纲(Magnoliidae)的重要类群,约有60属3500种,占木兰类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一。当前,樟科分类系统问题尚未解决,先前基于部分形态学特征建立的无根藤亚科和樟亚科,以及樟亚科中的厚壳桂族、鳄梨族和月桂族备受争议。  为了确定樟科植物的族(tribe

稀有植物樟科土楠现新种——大果土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75.shtm樟科土楠属植物是典型的热带分布类群,约100种,其多样性中心位于马来群岛的东南部和澳大利亚。该属植物在我国非常稀有,目前报道仅三种,其中两种为我国特有,它们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和

我国学者利用32种樟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确定山胡椒属

  樟科山胡椒属树种经济用途广泛。山胡椒属多数种类的种子富含脂肪,可供制皂及工业油用,如油料植物山胡椒(Lindera glauca);不少种类富含芳香油,可制香料及药用,如中草药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一些种类的木材有香气,可供家具及文体用品等用,如缅甸著名木材黄金樟的树

广西大瑶山发现樟科新物种群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54.shtm 5月30日,在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圣堂山五指山片区附近的庙山冲,发现了以樟科新物种——大瑶山琼楠为优势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该群落的第一棵大瑶山琼楠于5月16日在金秀瑶族自

版纳植物园叶绿体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取得进展

  樟科油丹属树种木材质优,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名为“medang”,和楠木树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以往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油丹属为复系类群,但与润楠属、鳄梨属和楠属等的系统关系尚不明晰。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多样性研究组以分布于印度南部的油丹模式种Alseodaphne semecar

版纳植物园新樟属系统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樟科(Lauraceae)是被子植物基部较大的木本植物类群,其植物种类在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巨大的价值,但至今对樟科植物系统演化关系的认识却碍于樟科植物的花小而树体高大和研究相对薄弱等原因,仍十分模糊不清。   新樟属(Neocinnamomum H. Liu)是分布于亚洲东南部

山苍子基因组图谱揭秘精油合成分子机制

  山苍子,是我国南方家喻户晓的一种香树,其果实有香气,无毒,可治疗急性肺炎,有抗病毒抗菌消炎作用。山苍子精油还是高级化妆品紫罗兰酮的原料。山苍子花 陈炳华摄  4月3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亚林所)研究员汪阳东团队的重要成果。该团队成功组装全球首个染色

非洲药用植物十数樟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获进展

十数樟是一种原产于非洲南部和东部的传统药用植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真菌感染和疟疾等疾病。 除上述活性外,十数樟还被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但其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一项科研进展初步揭示了十数樟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分子基础,为推进研发十数樟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提供支持

破解了香气之谜-蜡梅的染色体水平精细基因组图谱公布

  “一花香十里,更值满枝开。”凌寒怒放的蜡梅,是万花凋零的寒冬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其香味浓郁而独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挥笔高歌的对象。蜡梅为何冬季开花?其独特香味由何而来?蜡梅 华中农大供图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刘秀群、赵凯歌研究组和金双侠研究组联合西南林业大学陈龙清研究组,在《基因组生物学》在线发表

昆明植物所等发表“中国和越南苦苣苔科分类”专辑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组织,海南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安徽大学、深圳仙湖植物园、生态环境部南京生态环境研究所、越南植物保护中心(CPC)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完成的“中国和越南苦苣苔科分类”专辑在PhytoKeys发表。  该专辑共收录19篇文章,相关研究利用分子手段恢复了1

科学家揭示德保苏铁叶绿体基因组特征

  广西大学植物生理生态与进化课题组在苏铁植物的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用苏铁的叶绿体全基因组重建了苏铁植物的系统进化树,揭示托叶铁科为非单系起源,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据介绍,研究人员通过对德保苏铁展开二代测序,获得了德保苏铁基因组几百万条的短片段,用先进的算法进行组装,

昆明植物所等在唇形科分类学研究中获进展

  唇形科(Lamiaceae)为被子植物第六大科,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中国是其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该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烹饪、药用、园艺、建材等方面应用广泛,与人类健康生活息息相关。   自20世纪90年代唇形科与马鞭草科(Verbenaceae)进行系统重排以后,唇形科的范畴及分类系统发

“植物引种及人才培养”项目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8月4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对该园园林园艺部承担的院省合作重大专项“热带植物专类园区景观优化”子课题之一的“植物引种及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了验收,以植物园主任陈进为组长的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并审阅相关材料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自2006年8月启动,至20

巨型病毒点燃进化树之争

  进化生物学家从来都不知道是什么制造了病毒,对它们的起源争论了十几年。但一组叫作Klosneuviruses的巨型病毒的新发现可能是“缺失的环节”,有助于解决争论——或者引发更多的争论。  2003年,研究人员报道发现了巨型病毒,并将其命名为Mimiviruses。其携带的基因表明,它们的原型可以

Science:鸟类进化树被改写

目前的鸟类进化树正在被美国最大的鸟类遗传学研究所改写。这项研究挑战了目前的分类,改变了我们对鸟类进化的认识,并提供了进行鸟类系统发育和比较研究的珍贵资源。 鸟类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动物之一,我们关于生物学的很多知识,从自然史到生态学、物种形成、繁殖等等,都来源于鸟类。尽管如此,鸟类的进化树还是备受争

研究揭示禾本科黍亚科植物小穗植硅体形态分类及应用

  2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团队葛勇等撰写的学术论文“Phytoliths in Inflorescence Bracts: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

植物激素的分类

即生长素(auxin)、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乙烯(ethylene,ETH)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例如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

植物激素的分类

即生长素(auxin)、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乙烯(ethylene,ETH)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例如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

植物抗逆性的分类

植物的抗逆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避逆性(stress avoidance)和耐逆性(stress tolerance)。避逆性指在环境胁迫和它们所要作用的活体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设置某种障碍从而完全或部分避开不良环境胁迫的作用;例如夏季生长的植物不会遇到结冰的天气,沙漠中的植物只在雨季生长等。耐逆性指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樟科鳄梨族演化历史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分子生态学研究团队对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樟科鳄梨族演化历史研究获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BMC植物生物学》。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的资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优势类群主要是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和山茶科。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北

裸子植物鉴定实验_柏科鉴定

实验材料苏铁带球果新鲜材料、苏铁大抱了叶新鲜叶片(或腊叶标本)、银杏腊叶标木(或新鲜叶片)银杏种子纵切片油松新鲜材料(或腊叶标本)油松叶横切片、侧柏新鲜材料(或腊叶标本)试剂、试剂盒乙酸洋红仪器、耗材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吸水纸实验步骤柏科Cupressaeeae侧柏,如图取侧柏新鲜

裸子植物鉴定实验_苏铁科鉴定

实验材料苏铁带球果新鲜材料、苏铁大抱了叶新鲜叶片(或腊叶标本)、银杏腊叶标木(或新鲜叶片)银杏种子纵切片油松新鲜材料(或腊叶标本)油松叶横切片、侧柏新鲜材料(或腊叶标本)试剂、试剂盒乙酸洋红仪器、耗材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吸水纸实验步骤苏铁科cycadaceae苏铁为常绿乔木,茎短不

裸子植物鉴定实验_银杏科鉴定

实验材料苏铁带球果新鲜材料、苏铁大抱了叶新鲜叶片(或腊叶标本)、银杏腊叶标木(或新鲜叶片)银杏种子纵切片油松新鲜材料(或腊叶标本)油松叶横切片、侧柏新鲜材料(或腊叶标本)试剂、试剂盒乙酸洋红仪器、耗材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吸水纸实验步骤(二)银杏科 Ginkgoaceae银杏 ( 图

武汉植物园壳斗科锥属分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学科组科研人员陈丽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查阅壳斗科锥属植物标本时,发现几份奇特的标本,由于标本不完整,无法鉴定到种,陈丽等人特地到这几份标本的采集地云南省麻栗坡县下金厂乡云岭和金平县马鞍底镇五台山进行实地考察。在当地林业部门的帮助下,研究人员顺

PNAS:科学家构建肿瘤“进化树”

  一个肿瘤内的个体细胞并不全是相同的。这可能听起来像是一个现代医学真理,但很久以前并不是这样,当时医生认为,从患者肿瘤采集的单一活检标本,能准确地反映整个肿瘤的生理和遗传构成。  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癌症这种疾病是由相同的“适者生存”力量所驱动的,达尔文提出,适者生存推动了地球上生命的进化。然而,

NEJM:利用基因测序谱写“肿瘤进化树”

  近几年来,肿瘤产生耐药突变以逃逸靶向治疗的假说已被业内科学家所默认。最近一段时间,几项重要的研究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充分的证实,肿瘤学家Charles Swanton领导的肺癌癌症进化阻断计划(TRACERx)让耐药逃逸的假说逐渐为更多人所认可。  为了使TRACERx计划能够充分证实部分肿瘤细胞耐

肉桂的介绍

  肉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别名:玉桂),樟目樟科樟属植物。该类植物原产于中国,印度、老挝、越南至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栽培。[1]  肉桂为中等大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革质,边缘软骨质,内卷,绿色,有光泽,无毛,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

肉桂的简介

  肉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别名:玉桂),樟目樟科樟属植物。该类植物原产于中国,印度、老挝、越南至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栽培。[1]  肉桂为中等大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革质,边缘软骨质,内卷,绿色,有光泽,无毛,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