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召开

3月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详细介绍了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等八大行动,以及面向“双碳”战略重大科技需求具体实施的18项重点任务。 发布会上,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表示,中科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中科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多学科建制化优势,组织院士专家经过近半年的研讨和凝练,形成了“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是开放性的科技规划,坚持与时俱进,将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丁赤飚介绍了“行动计划”主要内容。“行动计划”以解决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为抓手,促进......阅读全文

减污降碳协同为“双碳”目标增效

  日前,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减污、降碳该如何协同?哪些因素影响着减污降碳实践效果?在空气质量达标、“双碳”目标实现等多重压力,了解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厘清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

双碳之路,还有多远要走?

气候变化研究涵盖的学科发生了变化,能源与燃料、绿色与可持续科技、环境工程和环境研究等新兴学科研究占比则持续上升。呈现出科技支撑全球通往碳中和之路的趋势。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已在中国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然而,我国是

数字化+双碳,施耐德如何实现“双转型”?

当下的产业界,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正成为主流企业的共识。两者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寻求融合。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实现碳排放的可信任、可追溯、可核查计量,而创新技术也在保证数据的采集、传输、留存和处理在各个环节的精准真实。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帮助企业平衡经济效率和能源节约之间的关系?

赋能“双碳”-生物合成技术助力绿色低碳

提到生物合成,你会想到什么?是生活在实验室中的微生物,还是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复制人”?其实,生物合成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遥远。生物合成能够合成淀粉、肉制品,具备服务于工业生产与农业转型的巨大潜力,甚至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也能发挥独特优势。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之下,低碳生物

培养“双碳”人才,他们这样做

每年暑假,200余支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南林大”)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田间地头和厂房车间,进行生态政策宣讲、生态科技服务等,为当地百姓传播生态知识,带来生态理念。这个名为“美丽中国行”的常规活动,8年来共有近5000名研究生的足迹踏上了全国20多个省市。 自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目

监测“城市呼吸”,助力“双碳”目标

“城市和人一样也会‘呼吸’,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往我们更多关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理所当然地认为氧气含量足够,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气已被过量消耗,这会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近日,

培养“双碳”人才,他们这样做

  每年暑假,200余支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南林大”)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田间地头和厂房车间,进行生态政策宣讲、生态科技服务等,为当地百姓传播生态知识,带来生态理念。这个名为“美丽中国行”的常规活动,8年来共有近5000名研究生的足迹踏上了全国20多个省市。  自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

“双碳”背景下-公园城市咋建?

 研讨会现场 近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暨公园城市碳中和实现路径研讨会于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与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承办。会议总结了2021年公园城市专委会的主要工作,深

实现“双碳”目标,高校这样贡献智慧

  学校要高举服务“双碳”目标大旗,聚焦新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与氢能、碳金融、碳管理等研究方向,深度服务“双碳”目标,全力打造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创新策源地,持续引领学科专业转型、人才培养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增效。  这是一项庄严的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

宁夏出台“双碳”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贺兰山保卫战打响之前,宁夏北部石炭井、汝箕沟等煤炭开采集中区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造成了贺兰山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  前不久,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煤迹地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研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用项目负责人刘秉儒的话说,他们实现了“绿水青山增碳汇,环境改善促发展”。 

“双控”之下,碳减排动力何来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排放权交易一年整。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对于这样的一份成绩单,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上表示,目前成交量还较小,企业主动性还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

“双碳”背景下-公园城市咋建?

    近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暨公园城市碳中和实现路径研讨会于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与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承办。会议总结了2021年公园城市专委会的主要工作,深入探讨了“双碳”背景下公园城市的建设路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城

“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低碳保供”研讨会举行

“十四五”是我国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实碳中和目标相关工作的关键期和攻坚期。11月24日,“新型电力系统底层逻辑思考——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低碳保供”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从低碳保供的角度,思考当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困境,并从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发展出发,探讨平衡低碳转型和电力供应安全、促进新型电力

促进生态碳汇倍增-筑牢“双碳”战略“压舱石

“双碳”战略已成为新时代标志性的国家战略目标。它不单单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更是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从全球范围看,“双碳”行动是中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而作出的郑重承诺。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

“双碳”目标下-专家共探如何加速迈向零碳中国

  2022零碳中国杭州峰会11月19日-20日在浙江杭州举行。院士专家、企业等齐聚,共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创新发展路径,共探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助推加速迈向“零碳中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认为,直接利用太阳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为未来提供足够、清洁、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准确理解双碳目标的深刻影响和内涵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作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推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我国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标准发布

  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上首个碳资信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正式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林文杰,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上海联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上海联交所党委副书记、总裁余旭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监事会主席倪耀明,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

运营商竞逐“双碳”算力网络

  从中国电信贵州数据中心到北京CBD,路程大约2200公里,动车跑完全程也需要10个小时左右。而得益于算力的“高速路网”,算力传输只要不到10毫秒的时间。每秒310亿亿次浮点运算,意味着每一秒都有海量的算力正在调度。算力与网络的充分融合,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从看不见的地方延伸到看得见的远方,服务着

“双碳”来了,高等教育如何发力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未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给出了清晰思路。《意见》明确要求,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双碳”人才体系如何构建?相关学科专业又该如何建设、发展?对

我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发布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协办的“城市碳达峰碳中和高端战略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会上发布了我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该模拟器将为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数值模拟技术平台,为政府碳排放动态调控和产业优化升级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会上首发了“济南‘双碳’模拟器”(1.

着力实现“双碳”目标-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节能降碳,你我同行”——7月10日,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在广州启动。围绕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等多个活动,今年的节能宣传周旨在倡导全社会为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各地各行业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

统筹推进气候立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庄严承诺,认为“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制度保障。当前,已有十余个国家制定了碳中和法案。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统筹推进

聚焦新型配电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以“新型配电系统助力碳中和”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国际供电会议(CICED2022)于9月7-8日以线下加线上形式在长沙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外电网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的院士专家作主旨报告,并围绕建设新型配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研讨会及论文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在会议开幕

“双碳”目标在即-企业如何贡献自身力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电力领域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担负重要责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

聚焦“双碳”目标- 构建新时代林业体系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被公认为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成本最低、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式,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多种效益等特点。 研究表明,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存储了约1.15万亿吨碳,其年固碳量约占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77%;就当前估计,能抵消人为碳排放的7.7%~30.8%,

践行“双碳”目标,畜牧生态科汇馆开馆

  8月10日,国内首家畜牧生态领域共享科技展馆——畜牧生态科汇馆正式启动开馆发布仪式。该馆坐落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图书馆1层,由国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龙头企业“河北诚铸机械集团”与农业资源环境一体化解决方案专家“中农创达”牵头打造,以科技、生态、共享赋能畜牧行业。  未来如何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检测分析

摘 要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检测系统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被测物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针对红外碳硫分析仪的 结构特点,结合其工作原理 ,从工作电源、红外光源、斩波马达、红外线检测器、前置放大器、A/D转换板等几部分对不 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 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提高仪器的维护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

浙江建德:全国首个“双碳工业科技基地”揭牌

  近日在建德市举行的“2022科创中国·智汇新安”活动上,全国首个“双碳工业科技基地”揭牌,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5家单位联合授予。  全年水温约17℃的新安江穿城而过,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过350天……山清水秀、生态宜人的建德市,同时以化工、建材为支柱产业,

实现“双碳”目标,亟须多种技术“抱团”发力

  “现在城市的交通拥堵还很普遍,带来的交通污染怎么解决?其中一个办法是把货运转到地下去,建设城市的地下智慧物流运输系统。这个系统如果建成,人们购买任何商品都只需要点一下鼠标,所购商品就像自来水一样通过地下管道很快‘流入’居住小区的自动提货柜……”  近日,在江苏省科协主办的2021年江苏科技论坛的

专家齐集广州--共话“控制腐蚀”助力“双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86.shtm4月24日,第二届中国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世界腐蚀日(中国区)活动(以下简称论坛暨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参会院士、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控制腐蚀,助力双碳”主题,共话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