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科学新闻》盘点2012年25大科学故事

①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有助于对物质的理解 2012年过去了,但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的编辑们并没有忘记那些曾让他们夜不能寐的科学故事。 在这份年度最佳科学新闻榜单上,前两个故事曾让小编们通宵达旦地加过班:2012年7月4日凌晨,他们在网上收看视频直播,那一边在日内瓦,物理学家们正在举行发布会,宣布发现了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希格斯玻色子;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小编们又熬了个通宵,这次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号”探测器于8月6日一早(美国东部时间)登陆火星。 当然,也有一些夺走小编美梦的故事,则是因为它们的可怕影响。2012年6月,研究人员在两份争议性论文中描述道,禽流感病毒非常容易发生突变,以使其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如果全球流感大流行还不足以让小编们睁眼到天亮,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气候变暖了,气候变暖已从一个遥远未来的理论问题,变成明确和现实的危险。一些最新研究将今年创纪录的热浪和干旱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阅读全文

2012,黄石火山爆发“来了”又走?

黄石公园火山口  “这是美国的末日,这是人类的最后时刻!”面对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的爆发,一个叫查理的美国人在电影《2012》中疯狂喊道。   《2012》从美国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开始,演绎了一场毁灭全球的浩劫。最近,国内外媒体也紧随其后,导演了一场媒体界的“2012”。   英国《每

《科学新闻》:奥运一周年回望 当科研遇上奥运

  对于很多参与过北京奥运会相关研究项目的科学家而言,那场体育盛会决不仅仅意味着任务或经费,更是科学研究与政治决策的碰撞   北京奥运会早已曲终人散,其空气污染研究团队却忙碌依旧。   这个团队的主要成员,正应邀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研究的咨询工作。他们甚

一篇坏论文,骗了百万人——巧克力能减肥?

  一位科学记者,组织了一项临床试验,证明了“巧克力能减肥”,这个结果经欧美诸多大媒体报道后,影响了上百万读者。随后,这位调皮的记者站出来宣布,他跟媒体开了个玩笑,用真实的研究、真实的数据、真实的论文,得出了不靠谱的结论。一时间,舆论大哗,有批评媒体偷懒、无知的,也有批评这位记者“钓鱼执法”、违反伦

《科学》杂志中医药增刊引发争议 是论文还是广告?

   2014年12月,一条题为《2014年中医最后一件大事》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发酵。消息称,美国《科学》杂志于12月19日出版增刊,编发了中医药的多篇文章。  然而,细心的读者发现,《科学》杂志在专刊每一页上都注明了该专刊为定制出版办公室(Custom Publishing Office)受赞助发

科学家设计出具有三维结构叉指纳米电极的电介质电容器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孟国文研究小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宋礼及美国达拉华大学教授魏秉庆合作,设计出一种具有三维结构叉指纳米电极的电介质电容器,相关研究结果以Dielectric capacitors with three-dimensional nanoscale i

大连漏油“后遗症”

  尽管海上清污告一段落,但从应对原油泄漏到评估生态环境影响直到生态恢复,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尽管中石油在大连的输油管道发生爆炸泄漏事故已经过去10多天,前期的清污已经告一段落,但这一事故造成的影响远未结束,从应对原油泄漏到评估生态环境影响直到生态恢复,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更有专家表示,从漏油事件

《柳叶刀》主编:开放获取,中国期刊应因刊制宜

         1823年10月25日,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行创刊号,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悠久,也是最受重视的世界医学权威期刊。  Thomas Wakley在创立《柳叶刀》时,以外科手术用刀来为期刊命名;同时也取

《科学新闻》:“天山”上的科研

  科研人员对于科学的执著和热情,使得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阻碍都可以克服,他们坚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进行与地域特色契合的研究。   中石化集团公司西北石油分公司部署在塔里木盆地沙漠的重点探井   张利莉教授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可谓是小有收获:她所承担的“973”预研项目——“新疆连作棉田土壤

《科学新闻》:“985”“211”停招之后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中国高教界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中国政府先后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斥巨资支持一批高校向一流大学的目标冲击,其中大部分高校都属于研究型大学。   如今,在“211工程”实施16年,“985工程”实施13年之后,两个工程都停止接纳新进。这是今年3月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李大光:体制性因素正在妨碍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提高

  李大光,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7%,这显示中国人整体科学素养偏低,在与2001年的欧盟15国、美日等国比较时发现,中国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排

陈竺:白血病治疗是中药现代化契机

  继去年的系列研究后,卫生部部长陈竺和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等于2009年2月10日与2009年2月18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连续在线发表了两篇关于白血病的研究论文。两项研究分别是“硫化砷和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协同作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1] 和“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

中国科大的一流密码(下)

  在刚刚公布的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人名单中,毕业或任教于中国科大的“80后”占比很高。据统计,中国科大目前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 422人,占教师总数的1/3;“青年千人”“国家优青”“青年拔尖”“青年长江”这“四青”人才不重复统计217人,在高层次人才中占比超过半数,引进入选数名

中国科学报社与细胞杂志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报社与细胞杂志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座谈会今天在京举行。中国科学报社社长、总编辑陈鹏与美国细胞出版社总裁、《细胞》杂志主编Emilie Marcus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陈鹏首先向Marcus介绍了中国科学报社的情况,并对Marcus一行的到访表

白春礼入选《科学》本周新闻人物 接受采访谈创新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当选《科学》杂志本周(3月26日—4月1日)新闻人物。《科学》杂志就创新的有关问题对白春礼进行了采访:   《科学》:您认为是什么阻碍着中国的创新发展?   白春礼:中国曾希望以市场份额为交换,就可以获取国外公司的先进技术并增强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但我们已经意识到无论是用这种

雾霾论文被误读:如何科学地传播科学

  煽动和刺激受众心理的新闻生产方式是饮鸩止渴  11月23日某研究机构在其微信认证账号上发表文章《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被热转。11月24日,上海某网络媒体刊发新闻《北京雾霾中发现有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束手无策》,25日被大量媒体转载、评论。  记者发现,在媒体互相转载转

TWAS科普奖得主迪奥卡里斯:科学其实不冷

卡斯特·迪奥卡里斯  卡斯特·迪奥卡里斯(Custer C. Deocaris)博士在菲律宾黎萨尔技术大学(RTU)任教,从事神经科学与空间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他同时担任菲律宾飞鹰广播网旗下科学类脱口秀栏目 Pinoy电台的主持人兼制片人。此外,他还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11

韩春雨论文事件:撤稿验证科学界“自净”机制

  备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论文争议事件近日有了结果,韩春雨团队在英国著名学术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发表撤稿声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撤稿展现并证明了科研群体对于维护科学发现过程基本规律的承诺。”  确实,这次撤稿首先证明了科学界的“自净”

韩春雨论文事件:撤稿验证科学界“自净”机制

  备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论文争议事件近日有了结果,韩春雨团队在英国著名学术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发表撤稿声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撤稿展现并证明了科研群体对于维护科学发现过程基本规律的承诺。 确实,这次撤稿首

不知道吃什么?听听科学家有什么建议?

  你觉得营养学家总是改变主意吗?你想要基于科学的饮食信息,但又不知道该相信谁或什么?  如果你点头表示同意,别担心你并不孤单:超过80%的美国人都感到困惑。  然而,如果你是一名营养学家,这是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叹。如此之多,以至于P. K. Newby重新将他的职业生涯聚焦于今天的关键食物话题,

亿剂疫苗剿杀麻疹

  中国即将启动有史以来世界规模最大的一次麻疹疫苗免疫接种活动,但要实现到2012年消灭麻疹这一短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赶  再过两个多月,中国公共卫生部门将启动有史以来世界规模最大的一次麻疹疫苗免疫接种活动。  据卫生部门权威专家透露,自9月起在几周时间内,政府将为所有的适龄儿童接种麻疹

公共信息官:有一种职业让科学更流行

  当地时间2月16日,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接近尾声。有一群人始终穿梭在各大会场,参加各场新闻发布会,连媒体招待会也从不缺席。他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记者、公众,他们是PIO,即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r(公共信息官)。   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

古脊椎所研究成果被评为顶尖科学发现之一

  图1:中华龙鸟科学复原图  12月16日在线出版的美国《发现》杂志2011年1-2月特刊登载了全球2010年100项顶尖科学成果新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成果《黑色素体化石及白垩纪恐龙与鸟类的颜色》被评为2010年全球100项顶尖科学发现新闻中的第64项。  该

中科院科学节“科学小记者”活动侧记

  10月27日一大早,在中国科学报社大厅里便挤满了一群活泼可爱的“蓝精灵”。他们身着统一的蓝色坎肩,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讨论或观察,仿佛已提前进入到即将开始的角色体验中。  作为中科院首届科学节的特色活动之一, 模仿科学记者报道新闻,像大人一样“跑会”,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件颇具吸引力的事情

Elsevier:品牌源于品质

根植于学术共同体 一份期刊如何才能取得成功?唐柯说:“期刊取得成功不依赖于高新技术、巨额投资或大力的宣传……期刊根植于所服务的学术共同体,它们就像由编辑、作者和审稿人构成的有机体。学术共同体从期刊中获益的时间有多长,期刊服务学术共同体的时间就有多长。另一方面,学术共同体通过从期刊中获益

美国人的科学素养啥水平?科学知识水平与教育密切相关

  目前,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的理解方面,美国人仍有很大的差异。  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美国人的科学知识水平因教育、种族和性别而异。  许多美国人能回答一些有关科学概念的问题——例如,大多数人都能正确回答有关抗生素滥用或“潜伏期”定义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能认识到科学假设该如何陈述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

 一、前言   David Swinbanks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中国研究人员的数量一直在增加。1999年,《Nature》杂志发表了11篇来自中国的论文,其领域包括神经生物学、化学和古生物学等。这一数字几乎是我们1997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论文数量的

雾霾论文被误读:如何科学地传播科学

煽动和刺激受众心理的新闻生产方式是饮鸩止渴11月23日某研究机构在其微信认证账号上发表文章《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被热转。11月24日,上海某网络媒体刊发新闻《北京雾霾中发现有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束手无策》,25日被大量媒体转载、评论。记者发现,在媒体互相转载转引过程中,出现了

Science杂志最受关注的文章(1月)

  美国的《Science》杂志由爱迪生投资创办,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与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自然科学顶级杂志。Science杂志主要发表原始性科学成果、新闻和评论,许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学报道都是首先出现在Science杂志上的,比如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