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海洋微生物基因数据库有助于药物发现

迄今对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海洋微生物基因进行的最全面分析,可为研究人员发现抗生素、追踪气候变化影响和保护濒危物种奠定基础。1月16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前沿》。据《自然》报道,2021年,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目录,其中包含约3亿组陆地微生物和海洋微生物的基因。现在,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海洋生态学家Carlos Duarte和同事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其中包含了生活在北极、印度洋、南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的约3.15亿组微生物基因。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计算生物学家Luis Pedro Coelho表示,该数据库“代表了基因数量的大幅增加,以及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深度”。“我们的目录中包含了来自深海和海底的基因组数据。”Duarte说,他领导团队发现了一些来自海洋更深处的样本。“以前的目录主要侧重上层海洋,大部分数据来自海面下200米范围内。”研究人员应用超级计算机分析了基因数据,使用......阅读全文

蠕虫基因组研究发现潜在药物靶点

  研究人员在对一种特殊的寄生性蠕虫的基因组研究后发现决定其抗药性的基因。他们定位了捻转血矛线虫相关基因并确定了五种其生存必须的酶。其中有两种已经被用作药物靶点,另外三种有希望用于开发新的抗寄生虫药物。

Cancer-Cell:基因测序发现治疗儿童肿瘤的药物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是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少发生于成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多发于8岁前儿童(平均年龄为6岁),肺泡型横纹肌肉瘤见于青春期男性(平均年龄为12岁),多型性横纹肌瘤最常见于成人,也可见

基因发现有望增加主要抗疟药物的生产

黄花蒿   科学家发现了控制着植物的抗疟药青蒿素产量的基因。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当把它与其他抗疟药联合使用的时候,它被认为是疟疾的最有效疗法。   随着可负担抗疟药采购机制等新项目让患者可以更廉价地购买疟疾药物,对这种药物的需求很可能显著增加。   来自英国约克大学的新农

日本发现抑制乳腺癌基因:有望研制治疗药物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7月4日消息,乳腺癌是女性最易患的癌症之一。近日,日本研究机构发现了抑制乳腺癌扩散的基因。该研究成果将有助研制治疗乳腺癌药物。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消息,近日,日本大阪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抑制乳腺癌细胞向周围扩散转移的基因。大阪大学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共同研究发现,如果能开发出

上海药物所发现抗凝血候选药物

  长久以来,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而抗凝药物被广泛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传统抗凝药物如肝素(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等,在发挥其抗凝作用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难以满足临床的广泛需求。因

日发现促使肿瘤生长新基因-有助于癌症新药物开发

  肿瘤为了获得营养,会不断产生新血管,作为补充营养的通道。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能促使肿瘤产生新血管的基因。这一成果将有助今后开发出新的癌症治疗药物。  研究人员曾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与肿瘤新生血管有关,且已开发出数种阻碍这种基因发挥作用的药物,不过有时患者会产生抗药性,有时还会

AI语言模型“提速”药物发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62.shtm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基于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的人工智能算法,这种称为ConPLex的新模型可将目标蛋白与潜在的药物分子相匹配,而无需执行计算分子结

哪些筛选途径可以发现药物

一般是由天然药化或药物化学专业提取或合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送药理进行活性筛选,药理活性筛选一般由体外细胞实验开始,进行活性的初步筛选,一般过程是培养细胞-造成病理模型-给予化合物-检测指标。初步筛选的方法一般有MTT法,生化试剂盒。如果初步筛选有疗效,可以再进行一些其他的生化实验加以确证,如weste

上海药物所发现新型抗MRSA候选药物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作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和院内获得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感染者的死亡率比非耐药细菌感染者的死亡率高出64%,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分严重的耐药细菌,呼吁开发新型抗生素用于治疗MRSA感染。  螺嘧啶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全新结构、全新作用机理的新型抗菌化合物,对多

上海药物所发现新型抗MRSA候选药物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作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和院内获得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感染者的死亡率比非耐药细菌感染者的死亡率高出64%,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分严重的耐药细菌,呼吁开发新型抗生素用于治疗MRSA感染。  螺嘧啶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全新结构、全新作用机理的新型抗菌化合物,对多

上海药物所发现纳米药物载体递送力学机制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甘勇课题组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施兴华团队合作,深入解析了纳米药物载体的力学性能对于克服多重生理屏障的影响。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纳米药物载体在到达靶细胞之前,须克服生物体内的多重生理屏障。为实现疗效最大化,设计和制备能克服多重生理屏障并具备高效细胞摄取的递送载

上海药物所等发现表皮葡萄球菌感受氧化胁迫的功能基因

  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引起败血症、慢性前列腺炎的趋势与日俱增。表皮葡萄球菌因其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强了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体系的抵抗能力,使得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在感染的过程中,表皮葡萄球菌必须克服人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活性氧(ROS)的杀伤作用从而成功地定植、感染,而人们对表皮

研究发现脑修复的潜在药物

  苏黎世大学的Kasum Azim及其来自里昂大学和朴茨茅斯大学的同事发现了一种新药可以激活小鼠脑部干细胞发育成成熟脑细胞,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PLOS BIOLOGY 上。这项发现也许开启了治疗退行性脑疾病的新药研发新途径。  整个成年期,来自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都会发育成新神经和支持细胞——小

英国成立药物发现弹射创新中心

  英国在位于英格兰西北地区的阿尔德利园区新近成立了药物发现弹射创新中心,依托北方经济动力区良好的科学与创新基础,重点支持企业开发药物临床前评价新技术。药物发现弹射创新中心的目标是加强英国商业化的临床能力,以提高药品的开发和生产能力,使之成为推出新药品和新服务的世界领先之地。   新弹射中心将进一步

日本发现土豆毒素基因

   吃土豆时不能吃嫩芽,这是由于土豆嫩芽中含有天然毒素,会引起食物中毒。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发现,土豆内一种基因在土豆嫩芽和受光线照射后变绿的表皮内参与合成天然毒素。如果能使这种基因不再发挥作用,就有望开发出有毒成分很少的土豆新品种。   土豆中的毒素属于类固醇糖苷生物碱,包括α-龙葵素和α-卡茄碱等

美专家发现“苗条”基因

来自美国北加利福尼亚的吉妮·格雷茨是那种让很多人艳羡的女人。当别人“喝水都会发胖”时,她却在担心自己如果吃得太少会太过“ 骨感”不漂亮。格雷茨说:“我的儿子和女儿们跟我一样。我一直说这是遗传。”而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格雷茨也许说得没错。    基因最早在果蝇身上发现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

发现新小麦抗旱基因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何挖掘小麦抗旱基因、揭示小麦抗旱性特异调控的分子机理及遗传网络,对于小麦抗旱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小麦分子遗传育种学科的一个研究难题。据小麦遗传育种学相关专家介绍,已有研究文献表明在众多的小麦基因里,基因TaNAC071-A具有抗旱功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因发现改善肺癌治疗

近年来,这种疾病的治疗已经有所改善,伊迪丝科文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如何使其更有效。免疫疗法已经成为对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武器,这种癌症占所有肺癌诊断的80% - 85%。不幸的是,免疫疗法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至少有74%会出现与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高达21%的人会产生3级或

DNA发现之前的基因

  三一学院地处都柏林的中心,它那灰色的三层新古典主义建筑环绕在草坪和运动场周围。校园的最东头是另一栋灰色建筑,落成于1905年,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那是菲尔兹杰拉德大楼,或者依据其门楣上刻的字叫物理实验楼。这栋楼的最顶层是一个演讲厅,1943年2月第一个周五的傍晚,约有400余人聚集在这里,

南京专家发现神奇基因

摘要: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吃个药品,就可以增加、减少人体某个基因!”昨天,南京医科大学周建伟教授笑着告诉记者,一个基因有望能成治病“开关”,通过调控这个基因的多少,有可能让人们戒掉毒瘾,甚至有可能让人类酒量似海,比如多点基因酒量似海,少点基因清除毒瘾等。而这个基因,就是“建伟”基因。 “也许

结核病开源药物开发项目发现首个候选药物分子

该项目使用网络工具测绘了结核分枝杆菌的4000个基因。  目标是开发结核病新疗法的科学家把散落的结核分枝杆菌的遗传信息集合在一起的一种独特的努力已经发现了首个候选药物分子。  当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的主任Samir Brahmachari于2007年提出开源药物开发(

上海药物所等发现对环孢菌素敏感的基因多态性位点

  甲酰肽受体1(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 FPR1)属于A族G蛋白偶联受体,可被菌源性甲酰化肽及部分病毒来源的蛋白所激活,引起嗜中性粒细胞趋化、脱颗粒和超氧离子释放。活化FPR1有助于清除病原菌和损伤组织,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

先进院发现GPCR药物全新结合模式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心袁曙光课题组带领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合作,通过计算药学与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GPCR)全新药物分子结合模式与激活机制。相关工作近期发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

先进院发现GPCR药物全新结合模式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心袁曙光课题组带领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合作,通过计算药学与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GPCR)全新药物分子结合模式与激活机制。相关工作近期发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  GPCR参与着人类体内包括细

糖尿病药物研发发现新线索

  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促进胰岛素分泌便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攻方向之一。我国科学家领衔联合国际团队,首次解析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即GLP-1R)七次跨膜区的晶体结构并揭示了相关的别构调节机理,将掀起新一轮抗糖尿病药物设计和新药开发的热潮。这项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顶级学术

Nature发现万能抗癌药物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和剑桥大学Babraham 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一项新研究中证实,一种当前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可以转化成对抗各种癌症的“万能武器”。研究人员发现其具有一种意料之外的效应,能够增强对许多不同肿瘤的免疫反应。  这种叫做p110δ抑制剂的药物在近期的一些临床试验中对某些白血病显示出显著

Nature新发现为药物研发提速

  英国生物科学理事会( BBSRC )旗下的John Innes 研究所(John Innes Centre)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自然界存在的重要酶,这一发现打开了高效廉价生成药物化合物之门。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2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成千上万的化合物都来源于这种我们

我国海洋药物研发现状堪忧

   “这么大一个国家,重磅海洋药物一个也没有,如何说得过去?”  在国内进行了大量调研之后,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史大永感到既失望又无奈。4月19日,在山东省科协承办的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研修班暨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峰会上,他向现场数百名科技系统的专家、官员分享了一组数据,作为问题的注脚:  “国际上有13

乙肝治愈性药物,发现之路还有多长?

  中国拥有世界20%的人口,却同时也有全球一半的肝癌患者!肝癌,已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癌种之一,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即为乙肝病毒(HBV)感染!与此同时,因HBV感染而导致的肝硬化,同样也是因HBV感染而死亡的主要疾病!基于此,HBV治疗药物亟待开发!但现实中凉凉的却是,国外那些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并不

简述基因工程药物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欧美诸国目前已经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近100种,还有约300种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处于研究和开发中的品种约2000个。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基因药物上市的周期明显缩短。与一般药物研究开发相比,基因工程药物研究投入大。在美国,这种药物的研究经费是工业研究平均投入的近10倍,且呈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