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一种猿类特异性遗传成分,插入一个尾巴发育相关的基因,就会导致一种新的蛋白质异构体的产生。这在胚胎发育模型中会影响尾部伸长,意味着这种成分会促进人与猿类尾巴的缩短或退化。此外,科学家认为,失去尾巴的演化过程或导致人与猿类更容易出现神经管畸形。与其它灵长类物种不同,人科猿类——包括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和长臂猿都没有尾巴。尾巴的消失,是人类和其它猿类演化中最显著的身体变化之一。不过,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机制一直有待阐明。此次,包括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科学家在内的研究团队,筛查了与脊椎动物尾巴发育相关的140个基因,寻找可能导致猿类失去尾巴的变化。他们认为,Alu元件插入猿类祖先的Tbxt基因(与有尾动物的......阅读全文

科学家分离出区别人类和猿类的单个基因

  现在,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已经发现了人类和其它灵长类之间的根本性差异,而且他们认为这种差异都来自于单个基因。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把人类从灵长类分离出来的原因归咎为基因miR-941。他们称这种基因在人类发展中扮演了一个完整的角色而且促成了人类使用工具和学习语言的能力。   大多数时间,当一个

人类HLA基因图及其遗传特征

  在人类MHC称为HLA(human leucocyte antigen),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人类最复杂的基因族。除成熟的红细胞外,HLA抗原几科分布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以及血小板。由于此组抗原首先在人外周血白细胞上发现,同时表达抗原水平较高,目前多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来检测这类抗原的型别,故称为

昆明动物所发布中国恒河猴基因组并解析猿类结构变异

  恒河猴(Macaca mulatta)是生物科学研究和新药研发广泛应用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恒河猴基因组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当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是印度恒河猴的参考基因组,但这个主要基于二代测序的恒河猴参考基因组组装质量较差,序列碎片化和缺失严重,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特别是

俄编辑人类基因用于治疗遗传病

  俄罗斯“医学遗传研究中心”科学机构突变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医学副博士斯维特兰娜·斯米尔尼辛娜日前表示,俄罗斯将在技术安全性得到证实后,开始编辑用于治疗遗传疾病的人类基因,第一批成果将在三到四年之内获得。   斯米尔尼辛娜表示:“技术上可以实现对成人和胚胎的基因进行编辑,但该技术将首先在安全性得到

遗传学新动向:人类基因敲除研究

  数十年来,生物学家们一直在小鼠或其他动物模型中,通过失活目的基因来进行功能研究。现在这种基因敲除(knockout)研究有了更理想的模型,那就是人类。  当然,这并不是说像处理小鼠那样,对人类进行遗传学改造。事实上,研究者们是通过分析成百上千的人类基因组,在其中寻找失活某个基因的天然突变。他们希

跳跃基因:物种跨越,人类进化的新型遗传方式?

  Sourc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跳跃基因  跳跃基因(或转座子)是指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并能在生物染色体间移动的基因物质。它们具有扰乱被介入基因组成结构的潜力,并被认为是导致生物基因发生渐变(有时候是突变),并最终促使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转座因子约占人类基因组的

哈佛遗传学大神George-Church谈基因技术:人类增强还是人类异化?

  George Church:分子技术专家,DNA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哈佛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他于1985年参与到人类基因组计划,也是这个计划的负责人。他发明的新方法开创了个人基因组研究的时代。基于他发明的直接基因组测序的方法,自动测序软件被成功开发,并在1994年第一次

科学家发现蜥蜴尾巴再生“基因配方”

  一支跨学科科学家小组利用下一代分子和计算机分析工具检测了蜥蜴尾巴再生时启动的基因。科学家们研究了绿色变色龙蜥蜴(Anolis carolinensis)再生的尾巴,这只蜥蜴被捕食者抓住后失去了自己的尾巴然后又重新长出来了。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本质上来说,蜥蜴和人

通过poly(A)尾巴重塑母源mRNA调控人类卵子向胚胎转变

  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最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在该过程中,人类胚胎8-细胞时期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前,卵子和胚胎中DNA是不转录的。因此,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主要受卵子中储存的母源mRNA调控。1月17日,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发表了题为R

猿类被“偷拍”-反应各不同

  大猩猩在镜头前是什么样的?近日,一项新研究显示,不同种类的猿反应不同,甚至同一种猿的个体之间反应也有差别。但有一点自始至终不变:猿类肯定注意到了这些摄像机,它们会戳一戳摄像机,盯着看一看,偶尔还想咬一咬。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研究人员在非洲各地猿类聚居的森林中布置了远程摄像机设备

揭示通过poly(A)尾巴重塑母源mRNA调控人类卵子向胚胎转变

  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最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在该过程中,人类胚胎8-细胞时期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前,卵子和胚胎中DNA是不转录的。因此,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主要受卵子中储存的母源mRNA调控。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发表了题为Remodel

利用Axiom基因分型方案开展人类遗传学研究

  Affymetrix的Axiom® 基因分型方案是一个创新的基因分型技术平台,它通过灵活的芯片选择、可靠的分析和GeneTitan® 多通道仪器上无需动手的自动化芯片处理实现了优化的人类遗传学流程。   如今,科学家常常通过新一代测序来发现基因组中的新颖变异

美人类遗传协会给儿童基因检测8大建议

  美国人类遗传协会7月2日发表报告声明,儿童和青少年的基因检测会引发道德问题,同时检测的临床试验研究会引发其他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协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基因检测提出了几点建议。   该报告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报告主要对1995年《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和《美国大学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关于

Nature关注遗传学新动向:人类基因敲除研究

  数十年来,生物学家们一直在小鼠或其他动物模型中,通过失活目的基因来进行功能研究。现在这种基因敲除(knockout)研究有了更理想的模型,那就是人类。  当然,这并不是说像处理小鼠那样,对人类进行遗传学改造。事实上,研究者们是通过分析成百上千的人类基因组,在其中寻找失活某个基因的天然突变。他们希

人类基因遗传变异整合图谱完成华大基因承担1/4工作

  11月1日,由中、美、英等多个国家共同发起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千人基因组计划”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科技期刊《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该协作组公布了高分辨率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变异整合图谱,将为基因组学在人类疾病与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个体化医疗时代的到来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华大基因作为该计划的发起者

科学家阐释疟疾如何“走出非洲”

  间日疟原虫并不像它的致命近亲恶性疟原虫那样为人所知,后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在非洲很少见的“其他疟疾”每年却在亚洲和美洲导致约7500万人患病。如今,新的遗传学证据揭示了这种寄生虫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即它们在非洲感染了类人猿和人类,随后搭着早期人类迁移的便车离开了这块大

科学家阐释疟疾如何“走出非洲”

  由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感染了亚洲人和美洲人。图片来源:Xinhua/eyevine/Redux   本报讯 间日疟原虫并不像它的致命近亲恶性疟原虫那样为人所知,后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在非洲很少见的“其他疟疾”每年却在亚洲和美洲导致约7500万人患病。如今,新的遗传学证

猿类可能也会揣测他人心思

  美国《科学》杂志10月6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猿类可能也能揣测他人心思,这意味着猿类可能比我们此前认为的更像人类。  为了解猿类是否也有类似心智,美国、日本和德国研究人员制作了两个简短视频,让黑猩猩、倭黑猩猩和猩猩三种猿类观看,并用眼红外跟踪器对它们的注视焦点进行追踪。  在第一个视频中,人类

Cell: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人类遗传多样性

  遗传的历史就书写在现代非洲人的DNA中,但还需要一些调查工作来对其进行注释。在即将出现在8月3号《细胞》(Cell)杂志封面上的一篇报道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遗传学家们和他们的同事对分属三个不同狩猎者(hunter-gatherer)群体的15个非洲人的完全测序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并破解了一些必定涉

Cell:构建人类免疫细胞图谱,确定遗传变异对基因影响

  比较任何两个人的DNA,你会发现他们的遗传密码中的数百万个位点存在着不同。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员分享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破译这种自然遗传变异如何影响免疫系统保护我们健康的能力至关重要。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1月15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

想高效分析人类基因功能?试试“反向遗传学”

  一项最新遗传学研究使用了反向遗传学方法来探索基因功能,让研究人员得以评估人类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的表型。研究发表在12日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该成果标志着我们开始向大规模研究人类基因功能这一目标出发,并已为其奠定了基础。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通过敲除模型动物的关键基因,再去研究敲除之后发生的变化,

人类血浆蛋白质组遗传图谱公开-有助鉴定新的治疗靶点

  英国《自然》杂志6月6日发表了一项遗传学最新成果:剑桥大学研究团队量化了人体血浆中的3000多种蛋白质,成功绘制出人类血浆蛋白质组遗传图谱,其中89%前所未知。该研究发现的遗传变异与个体蛋白水平之间的联系,或意味着可以借此鉴定出新的治疗靶点,并将现有药物用于治疗新的疾病。  血浆蛋白是指血浆中的

关于血型的进化的内容介绍

  猿类红细胞有ABO抗原,血清中有相应的抗体,唾液中有A、B、H物质。狒狒和大多数猴类的红细胞没有ABO抗原,但唾液中有A、B、H物质。猿、狒狒和猴的唾液中有 Lewis物质。这些事实说明在进化过程中唾液中的ABO抗原出现在先,红细胞上的ABO抗原出现在后。  猿类红细胞有MN血型。豚鼠抗恒河猴红

NSR:人脑关键基因,转移给猴子变聪明猴?

  人类智慧的出现是进化过程的一个重大节点,是人类数百万年前开始冲刺的结果,因此我们开始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创造文明。但人类的近亲——灵长类还停留在树上。  基因编辑  为了探寻其中的差异,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和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合作,首次

武汉大学:建立体外高效CRISPR/Cas9靶向DNA编辑系统

  在我们的DNA深处潜伏着许多“寄生虫”,那就是被称为跳跃基因的转座子。这些尾巴很长的家伙如果插入健康的基因,就可能会引发疾病。不过迄今为止,人们还不清楚这种尾巴对于转座子的跳跃有何作用。  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十一月十二日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没有尾巴的转座子

Cell子刊解决跳跃基因之谜

  在我们的DNA深处潜伏着许多“寄生虫”,那就是被称为跳跃基因的转座子。这些尾巴很长的家伙如果插入健康的基因,就可能会引发疾病。不过迄今为止,人们还不清楚这种尾巴对于转座子的跳跃有何作用。  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十一月十二日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没有尾巴的转座子

蛋白质、基因组与人类疾病有了关联图

  据《科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研究人员将人体血液中的数千种蛋白质数据与遗传数据相结合,绘出了蛋白质、基因组与人类疾病的网络关系图,显示了影响这些蛋白质的遗传差异如何将多种多样的相关疾病联系在一起。通过创建基因组蛋白质组图,科学家们发现了不同人类疾病之间的数百种新联系。   蛋白质故障会导

蛋白质、基因组与人类疾病有了关联图

  据《科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研究人员将人体血液中的数千种蛋白质数据与遗传数据相结合,绘出了蛋白质、基因组与人类疾病的网络关系图,显示了影响这些蛋白质的遗传差异如何将多种多样的相关疾病联系在一起。  通过创建基因组蛋白质组图,科学家们发现了不同人类疾病之间的数百种新联系。  蛋白质故障会

编辑长寿基因,获世界上首例遗传增强的人类血管细胞

  科学家们通过靶向编辑单个长寿基因产生了世界上首例遗传增强的人类血管细胞。  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获得的多种类型细胞移植入病灶部位后,可达到促进病损组织再生、恢复组织器官稳态和功能的目的。然而,干细胞治疗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尚存局限,阻碍了该技术的普及。 

遗传发育所发现一个新的人类肥胖症基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3的美国人和10-25%的欧洲人患有肥胖症,其发生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超过10%。2013年美国医学会将肥胖症正式列为一种疾病,其所导致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肥胖症的发生一般认为是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引起,主要因饮食摄取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