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揭示神经元极性发育分子与细胞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蒲慕明研究组研究了神经元的形态建成机制,从而揭示了神经元极性发育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在哺乳动物海马齿状回结构中,颗粒细胞在持续不断地产生。这种成年新生的神经元,在记忆形成和情绪调控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颗粒细胞具有经典的双极性结构,这种极性形态对于神经元的信号传导和环路整合至关重要。然而,人们对于神经元(特别是成年新生神经元)树突和轴突极性发育的细胞分子机制还不甚了解。 此次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在体定点注射逆转录病毒操作,在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中特异性敲除蛋白激酶LKB1或者过表达激酶失活形式的LKB1,都能破坏成年新生颗粒细胞中树突数目的唯一性和树突朝向分子层生长的方向选择性,从而造成树突从颗粒细胞的胞体上多点起始,朝向四面八方发散生长。 与这种树突形态发育异常相伴随,原本聚集于唯一树突底部的高尔基体在细胞中不再呈现极性分布,而是弥散分布于细胞胞体......阅读全文

细脑功能修复新突破:在体转化胶质细胞为功能性神经元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生物学家陈功教授领导下已经开发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来再生功能性神经元用于脑损伤或脑疾病后的大脑修复。这项技术有望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治疗脑和脊髓损伤,中风,老年痴呆病,帕金森氏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陈功博士领导的团队利用应激性胶质细胞将其再生为健康和有功能的神经元,即此图像

Science: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大脑连接图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将近2000个成体小鼠视觉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和电生理特征,同时也描述了超过11000对细胞间连接。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大脑连接图谱,相关成果公布在11月26日的Science杂志上,从中科学家们了解了大量新型神经细胞类型,以及目前尚未弄轻蹙的本地连接模式。  “我十分想知道这些

黄海博士等报道非神经元细胞之间的类突触信号传导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是如何交流信息一直是科学家们关心的问题。虽然动物身体中几乎所有细胞都与周围细胞交流,但许多科学家认为只有构成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细胞才能通过突触连接完成直接长距离传输和接收信号的任务,而非神经元细胞主要是将信号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空间中,通过扩散到达靶细胞。  神经

《Nature》复杂大脑中的简单数学

  大脑具有数十亿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成复杂的回路使我们得以感知世界、控制我们的活动并作出决定。破译大脑回路对于了解大脑工作机制以及神经学疾病致病机理非常重要。   日前,麻省理工大学MIT的神经学家向这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他们在8月9日发表于Nature杂志上的文章中,描述了两种主要大脑细胞以特

台研发出“免疫细胞新疗法”治脑瘤

来自中新网的消息,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以树突细胞造成自体树突细胞治疗法,21位患者中存活率达到85.8%。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如以一般传统疗法,一年半的存活率只有20%。“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神经外科部主任周德阳解释说,由病人外围血液分离出树突免疫细胞与手术

神经所成年新生神经元的树突极性发育机制研究获进展

  2013年11月25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研究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题为《蛋白激酶LKB1调控成年海马新生神经元的极性树突形成》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在体定点注射逆转录病毒操作,荧光标记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域的新生颗粒细胞,以及双向改变标记神经元中蛋白激酶LKB1

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与成年新生神经元树突发育关系揭示

  6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研究组在国际期刊《神经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utocrine action of BDNF on dendrite development of adult-born hippocampal neurons 的论文,揭示了脑源性生长

华人教授陈功Cell子刊发表新成果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系教授陈功,致力于“突触发生与可塑性”和“神经干细胞”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对神经发育、学习记忆、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直接的关系,这些研究的突破对于目前没有很好治疗办法的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带领的研究小组先后在Cell、PNAS、Neuron、

过敏反应领域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过敏反应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 Med:肠道微生物能够预防食物过敏  DOI: 10.1038/s41591-018-0324-z  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有助于防止牛奶过敏的发展。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健康的人类婴儿供体的肠道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交谈在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对话和沟通。这种对话和沟通在有机体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小编针对近期这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一番盘点,以飨读者。  1.Nature: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交谈导致过敏性哮喘  doi:10.1038/nature2402

HIV感染可导致很多并发症(第1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

诱导多能干细胞毒性实验(二)

Figure 3. 化合物IC50值由曲线拟合给出采用SoftMax Pro软件的曲线拟合功能,确定四种不同的化合物的IC50值。神经元神经元的毒性体现在数量减少或神经突触的长度减少上(甚至存在于不影响细胞的数量或存活力的情况下)。通过成像实验不仅可以检测神经元细胞的主体,同时还可以检测神经元细胞的

脑功能关键蛋白被鉴定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出了一个对正常大脑功能至关重要的交流网络形成非常关键的蛋白质家族。这项研究的结果分两部分刊登在11月11的《神经元》(Neuron)杂志和11月18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的网络版上。 这个由Frank Gertl

Nature新研究解析百年谜题

  大脑是了解最少的人体器官,它包含一个庞大的电兴奋神经元网络,所有神经元通过它们树突上的受体来彼此沟通信息。这些细胞以某种方式协同作用实现人类学习和记忆等壮举。然而其机制是怎样的呢?   研究人员知道树突棘(dendritic spine)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微小的膜性结构从树突分支中伸出,遍

超分辨率显微镜实现自由运动神经环路高分辨成像

  提到在体小动物神经成像,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钙离子荧光探针局部注射或遗传钙指示剂(如Gcamp家族)结合双/三光子显微镜的经典在体成像组合。  随着基因改造技术的突飞猛进,通过病毒转染和转基因技术,在神经元内源性表达“基因编码类钙指示剂(genetically encoded calcium ind

瘦素在海人酸诱导小鼠颞叶癫痫海马损伤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瘦素 (Leptin) 与颞叶癫痫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 外源 Leptin 注射 C57BL/6J 小鼠后,右侧海马微量 注射 200 ng 海人酸 (kainic acid,KA) 诱导颞叶癫痫,记录小鼠癫痫评分,1 周后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变化,包括 Western blo

瘦素在海人酸诱导小鼠颞叶癫痫海马损伤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瘦素 (Leptin) 与颞叶癫痫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   方法 外源 Leptin 注射 C57BL/6J 小鼠后,右侧海马微量 注射 200 ng 海人酸 (kainic acid,KA) 诱导颞叶癫痫,记录小鼠癫痫评分,1 周后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变化,包括 Wes

Nature颠覆传统认知:我们为何会记得某些事

  为什 么我们会记得某些事情,而忘记另一些事?在一项独特的成像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脑中的神经元是如何让某些经历被记住,而另一些被忘记的。结果表明,如果你想记住与环境相关的一些事情,最好是让你的树突参与其中。  利用独一无二的高分辨率显微镜,Daniel A. Dombe

11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转眼间11月份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个月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一下呢?小编根据本月新闻的类型、热度和研究领域筛选出了本月的重磅级研究Top10,与大家一起学习。  【1】Nat Metabol:重新定向心脏病药物来靶向清除癌细胞  doi:10.1038/s42255-019-0122-z

神经所揭示单基因遗传性智力障碍综合征的机制

  1月2日,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熊志奇研究组题为“Angelman综合征蛋白Ube3a调控锥体神经元树突的极性发育”的研究成果。该工作由博士生苗盛及合作者在熊志奇的指导下完成。   Angleman综合征是由UBE3A基因的表达缺失所导致

Cell子刊惊人发现:抄近道的细胞通讯

  来自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的科学家们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某些神经细胞采取抄近路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信号并未通过细胞的中心,而是绕过它在一条旁路上传导。由此,他们揭示了一种从前未知的神经细胞形状。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9月17日的《神经元》(Neuron)杂志上。  神经细胞利用电信号来进行通讯。通过

上海生科院揭示介导树突棘修剪的分子机制

  8月7日,《细胞》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翔研究组题为《树突棘的协同修剪与成熟由树突棘间对Cadherin/catenin复合物的竞争所介导》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相邻树突棘之间对cadherin/catenin复合物的竞争决定了它们在树突棘修剪过程中的不同命运

GCH1基因、BH4对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疼痛是一种由组织损伤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药物治疗疼痛,存在长期服药、疗效有限及副作用大等问题。研究表明,疼痛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疼痛反应具有遗传学特征和复杂性。  疼痛敏感性增加和慢性疼痛患病率下降由部分基因调控。其中,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

JBC:科学家阐明大脑产生记忆力的分子机制

  当我们制造记忆时,大脑中的神经元就会伸出“细丝”同附近的神经元形成电化学连接;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揭示了记忆形成过程中神经元间的连接。  研究者表达,我们通过进行一系

著名华人院士伉俪Cell子刊发表重要新成果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华盛顿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在果蝇感觉神经元中表皮来源的Semaphorin通过调节树突—基质粘附促进了树突的自我回避。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2月4日的《神经元》(Neuron)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人科学家詹裕农(Yuh-Nung Jan),他的妻子叶公杼(Li

遗传发育所等发现树突棘形态发生及稳定的分子调控机制

  神经元群通过细胞之间大量的突触(synapse)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整合,形成神经网络,实现中枢神经系统感觉、思维、意识活动等高级功能,诸多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发生均伴随着突触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树突棘是神经元树突质膜上形成的微小膜状突起,是兴奋性突触信号的主要接收位点。树突棘的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是学习和

新发现:触觉促进奖励学习的证据

  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发现一个简单的大脑区域,本来以处理基本感觉信息闻名,如今看来,它也可以指导复杂精神活动,例如记忆和学习。  位于躯体感觉皮层的细胞在奖励学习中起关键作用。奖励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方式,它让大脑将一个动作与一个愉快的结果联系起来,例如成年人将办公室与薪水挂钩,学生将A+成绩

Science期刊精华,我国科学家同期发表一篇Science论文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1月31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  1.Science:在神经元突起中,单核糖体偏好性地翻译突触mRNA  doi:10.1126/science.aay4991  RNA测序和原位杂交揭示了神经元树

青年女科学家于翔Cell发表新文章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树突棘间竞争Cadherin/Catenin复合物介导了协调的树突棘修剪和成熟。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于翔(Xiang Yu)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于翔博士主

上海生科院揭示轴突富集的miRNA调控轴突发育的分子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于12月17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鲍岚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展:FMRP-Mediated Axonal Delivery of miR-181d Regulates Axon Elongation by Lo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