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科院近物所:甜高粱背后的数百亿产业链

“通过甜高粱种植发展畜牧业和生物产业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开辟了新的农业模式,也开发了生物发酵工业的新思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肖国青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肖国青介绍说,在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作为近代物理所“一三五”战略规划及“创新2020”的任务之一,甜高粱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自2006年启动以来,利用重离子辐照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优良品种,引种和推广自主品种种植甜高粱10万亩、开发生物产品10余种。预计2~5年内将增加产值10亿~15亿元,农民增收超过1.2亿元。未来,将建成数百亿产值的产业链。 这一串沉甸甸的数字,是科研人员用滴滴汗水浇灌出来的。 “两年前,腾格里沙漠深处的邓马营还是满眼黄色的沙漠,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推动和支持下,甜高粱使这片沙漠披上了绿色,还在短时间建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近代物理所成果与产业化处处长蔡晓红对记者说。 重离子诱变 200......阅读全文

优质甜高粱在湖南城步春种开播

春意盎然之际,正是撒播希望的最好时节。近日,创新中国智库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带领团队在湖南城步县播撒下高产优质的甜高粱种子。 这是继去年9月谢旗作为创新中国智库专家参加城步县的精准扶贫调研并与该县签订扶贫协议后的首次实地回访。 城步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草山资源,

我国科学家破解甜高粱生长难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通过技术创新,长期致力于在我国西北地区推进甜高粱产业,在甜高粱培育、储存、发酵以及菌种和酵母系列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 甜高粱是非粮食作物,生长耗水量仅为玉米的1/3,亩产可高达5~10吨,其茎秆汁液是发酵制造酒精和培养酵母的理想生物质原料。甜高粱的叶子、榨汁

访中科院近物所:甜高粱背后的数百亿产业链

  “通过甜高粱种植发展畜牧业和生物产业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开辟了新的农业模式,也开发了生物发酵工业的新思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肖国青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肖国青介绍说,在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作为近代物理所“一三五”战略规划及“创新2020”的任务之一,甜

近物所在武威市举行项目合作签约

  4月20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甘肃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荣华集团等,在武威市举行项目合作签约暨甜高粱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启动仪式。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出席仪式,近物所所长肖国青和武威市市长李志勋分别致辞。中科院兰州分院、近物所有关负责人,甘肃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

甜高粱吸收重金属镉分子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镉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如何有效治理土壤镉污染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最具前景的生物质能源植物之一,甜高粱具有茎秆含糖量高、生长周期短、生物量大、抗逆性强、适种范围广等优势,利用其修复镉污染土壤,茎秆和籽粒生产燃料乙醇,酒糟用于燃烧发电,镉元素可从灰烬中加以回收。这样镉就从食物

日本尝试种植高粱让荒地变“植物油田”

  据日本茨城大学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在荒废的耕地上种植高粱,使之成为“植物油田”,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高粱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生物燃料作物。据日本媒体日前报道,高粱适宜在比较贫瘠或荒废的耕地上生长,不与多数粮食作物“争地”。它具有茎秆高大、生长迅速等特点,其茎秆适宜加工制取乙醇。此外,高粱

《BMC植物生物学》文章颠覆有关作物储糖经典机理

在6月的《英国医学委员会植物生物学》(BMC Plant Biology)杂志上。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农业实验站的植物生理学家Lee Tarpley博士与作物生理学教授Don Vietor博士经过研究发现,近亲关系的甜高粱和甘蔗,其运输储存糖类的方式是不同的。这项发现颠覆了之前认为两者储存运输糖类的作用

中国反驳“发展生物能源会加剧水危机”的说法

专家声称,中国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不会如研究所指会引发更剧烈的水危机。 10月11日,位于斯里兰卡的国际水管理研究所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声称,中国计划大力发展生物能源,这将会让该国水资源严重吃紧。国际水管理研究所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一部分。 报告作者们认为,目前,中国已经为水资源

近物所用重离子束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出药材和甜高粱新品种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组科研人员与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合作,对中药材党参和黄芪进行了诱变育种。经过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碳离子束对药材进行诱变处理,旱农中心科研人员筛选,得到了性状稳定、药用价值高的药材新品种“渭党3号”和“陇芪3号”,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近物所甜高粱重离子诱变及引种选育的3个品种通过鉴定

鉴定会现场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选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高粱品种3项成果,于11月26日通过了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中科院兰州分院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作的研究报告,审阅了科技查新报告、检验报告、抗病性报告以及课题组提供的用户报告等验收材料。经认真质询讨论,

西北高原生物所一项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通过论证

论证会会场  12月14日,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对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组织申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电工研究所和青海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共同参与的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青海农牧交错区生态农业试验与示范”进行了论证。西高所党委书记赵新全及项目组

植物所在甜高粱吸收重金属镉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镉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如何有效治理土壤镉污染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最具前景的生物质能源植物之一,甜高粱具有茎秆含糖量高、生长周期短、生物量大、抗逆性强、适种范围广等优势,利用其修复镉污染土壤,茎秆和籽粒生产燃料乙醇,酒糟用于燃烧发电,镉元素可从灰烬中加以回收。这样镉就从食物链

中科院植物所发现甜高粱吸收重金属镉分子机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银心研究组从生理、细胞和分子水平初步揭示了甜高粱吸收镉的机理,鉴定出多个影响镉吸收和转运的关键基因,为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甜高粱吸收镉的能力提供了新的靶标和思路。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近代物理所与甜高粱相关的3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8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担的与甜高粱循环经济产业链相关的3项科技成果,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专家们分别听取了“重离子改良面包酵母菌种及甜高粱汁液生产酵母葡聚糖的研究”、“重离子束辐照优良青贮微生物菌株选育及甜高粱青贮微生物菌剂中试应用技术研究”、“甜高粱品

李十中:根治雾霾重在发展生物燃料

李十中   面对严重的雾霾,环保部提出了2030年主要城市实现或者达到空气质量国家标准日程表。从源头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2013年新年伊始,北京等多个城市遭遇了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全国空气污染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污染已达到了灾难性程度。“北京咳”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媒体报道北京儿

科学家分析中国农牧业结构现状提出可持续农业模式建议

  中国从1990到2012年人均消耗谷物口粮下降了38%,但人均消费肉奶增加了226%。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让肉奶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我国每年生产约6亿吨粮食,其中50%被用于喂猪以生产占全球65%的猪肉。生产猪肉不仅消耗大量的粮食还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各种污染,而且猪只能消耗籽粒,由此每年产生多达12亿

植物所等在甜高粱基因组变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作为世界第5大作物的高粱是世界干旱及半干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重要的杂粮和酿酒、饲料、色素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甜高粱是高粱的一个自然变种,同普通籽实高粱相比有着诸多独特的生物学和农艺学性状,如高光合效率、大生物量和更强的耐逆性等。

能源植物研发中心在中科院植物所成立

为生物质能源原料供应提供新物质基础 甜高粱,这种生长期短、生物产量高、抗干旱盐碱的高能作物能否成为中国生物质能源的主力军?如何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对现有的甜高粱品种进行选种?12月10日,正式启动的中科院植物所能源植物研发中心暨IOB—TLL甜高粱联合研发实验室将完成这些任务。 当天,中科院植物研究

日本研究人员尝试种植高粱让荒地变“植物油田”

  日本茨城大学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在荒废的耕地上种植高粱,使之成为“植物油田”,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高粱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生物燃料作物。据日本媒体日前报道,高粱适宜在贫瘠或荒废的耕地上生长,不与多数粮食作物“争地”。它具有茎秆高大、生长迅速等特点,其茎秆适宜加工制取乙醇。此外,高粱米可作为粮

石元春院士:再不明确新能源战略-中国将成输家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国外纷纷将生物能源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大对纤维素乙醇等先进生物燃料的投入,技术进展迅速。而中国至今对生物能源的认识尚不清楚,重视不够。如此下去,在这场全球科技攻关中中国肯定是输家。因此,石春元呼吁:“应尽快明确生物能源在‘三

耐盐碱高粱大豆新品种及间作模式示范观摩会召开

  9月5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宁夏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高粱大豆新品种及间作模式示范观摩会。  在宁夏农业育种专项“宁夏适生优质饲草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项目支持下,经过多年选育,遗传发育所培育出优质耐逆的高粱和大豆新品种,研发出抗除草剂高粱和大豆间作种植模式。此次示范观摩会考察和研讨

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育成

  笔者从甘肃省平凉市农科院草畜研究所获悉,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组织实施,“饲用型小黑麦套作式种植模式研究”项目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16的鲜草产量最高(亩产3.01吨),粗蛋白含量10%,复种饲用甜高粱亩产鲜草达4.3吨,复种青贮玉米亩产鲜草达3.35吨,每亩生物产量

专家:合理发展生物燃料不会造成食物短缺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生物燃料,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人类对化石燃料依赖度,保护环境。  而公众更为关注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是否会加剧世界性饥荒。对此,生物燃料生产商通常的回答说,他们只使用了全球3%的粮食来生产生物燃料。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官员马丁・弗

重离子辐照预处理木质纤维素提高酶水解产率及其机理

  生物质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木质纤维素作为一类蕴藏量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纤维素和部分半纤维素可经纤维素酶分解转化为可发酵糖,生产燃料乙醇及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由于木

两院院士石元春:国家政策意在推动而非限制生物质能产业

在许多学者眼里,大量生产生物质能源是造成玉米短缺进而导致我国今年粮食价格大涨的罪魁祸首。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认为,发展生物质能源与保障粮食安全之间并不矛盾,我们应当走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认识误区。 生物质能产业:国家政策意在推动而非限制 国家林业局

西班牙小镇种植藻类变污水为清洁能源

在奇克拉纳?德拉弗龙特拉的污水处理厂,一位研究人员拿着两瓶取自藻类栽培水箱的水样。图片来源:路透社   一个拥有广阔高尔夫球场和绿树成荫海滩的西班牙度假胜地现在又增添了新的绿色景点――全球第一家将污水转变成清洁能源的工厂。   据路透社报道,这个利用废水和阳光生产藻类生物燃料的设施位于

科学家发现两种植物含天然甜味分子-甜度远超蔗糖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杜芝芝介绍,当今人群高发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龋齿等与过量摄入蔗糖有关,因此寻找安全、低热量、非营养性天然甜味剂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领域。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食用、药用植物的野外调查,并结合味觉感官评价,发现了

科学家发现两种植物含天然甜味分子-甜度远超蔗糖

  新华社昆明8月7日电 我国科学家发现两种可食用或药用的甜味植物:翅果藤、毛果鱼藤,从中分离出的化合物甜度为蔗糖的数十倍以上。该系列成果近期相继发表在国际期刊《农业与食物化学杂志》上。   蔗糖.jpg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杜芝芝介绍,当今人群高发的某些疾病,如糖

科学家发现两种植物含天然甜味分子-甜度远超蔗糖

我国科学家发现两种可食用或药用的甜味植物:翅果藤、毛果鱼藤,从中分离出的化合物甜度为蔗糖的数十倍以上。该系列成果近期相继发表在国际期刊《农业与食物化学杂志》上。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杜芝芝介绍,当今人群高发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龋齿等与过量摄入蔗糖有关,因此寻找安全、低

坦桑尼亚适宜种植生物燃料作物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完成的调查表明,坦桑尼亚适宜种植多种生物燃料作物,生产生物燃料的潜力巨大。   当地媒体12日援引粮农组织的调查报告说,坦桑尼亚的土地适宜种植木薯、向日葵、甜高粱等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农作物。另外,如果该国的农业水利设施能够得以改善,另外一种生物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