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发现有助高海拔轻松呼吸的基因

来自美国犹他州大学盐湖城分校,青海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对西藏人中的基因组变化模式与那些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群的基因组变化模式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可帮助西藏人在高海拔轻松呼吸的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学》杂志上。 青藏高原是人类居住的最为极端的环境之一。当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来到该地区的时候,由于他们的身体内缺乏氧气而会引起高原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会发展成为致命性的心脏或脑子的炎症。因此更好地了解身体对低氧的反应对治疗高原反应以及其他的与低氧血症有关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为了寻找那些可能对西藏人适应高原环境有关的基因区域,对西藏人中的基因组变化模式与那些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群的基因组变化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西藏人能够在高海拔生存的部分原因似乎是因为他们携带了2个基因,这些基因可帮助将他们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保持在低浓度。其中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数据来自HapMap计......阅读全文

研究破译青藏高原人群遗传密码

  青藏高原古代人群之间有着怎样的遗传联系?古人群对现今生活的西藏人群作出了怎样的基因贡献?为了找到答案,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对距今5200年以来青藏高原人群线粒体基因组展开研究。近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据介绍,研究人员把67例古代青藏高原人群线粒体

《科学》:研究发现有助高海拔轻松呼吸的基因

  来自美国犹他州大学盐湖城分校,青海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对西藏人中的基因组变化模式与那些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群的基因组变化模式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可帮助西藏人在高海拔轻松呼吸的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学》杂志上。  青藏高原是人类居住的最为极端的环境之一。当生活在低海拔

古DNA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人群演化历史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付巧妹科研团队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合作,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该成果北京时间3月18日在线发表于综合性科学期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

古DNA研究揭示5100年来青藏高原人群的演化历史

  3月18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合作完成的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的古基因组研究成果。通过与考古学家合作,付巧妹团队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30多

付巧妹团队揭示青藏高原人类5100年演化史

演化的故事,往往不止一个版本。古DNA研究,可以帮我们找到那个更接近标准答案的版本。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和《遗传学报》上发布了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古人群演化的重要

揭示:蛇类在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机制

  大多数生物都对其生存环境有一定要求,超出适宜的范围就难以存活;但有一些生物却可以在强辐射、缺氧等极端环境中繁衍生息,这类生物被称为“极端环境生物”。独特的生活环境、长期的适应性进化使得这些生物在基因结构组成、酶特性及代谢功能等方面均不同于其它生物。FEN1和EPAS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温泉

遥感监测显示西藏人工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成效明显

  《西藏人工种草遥感监测公报》19日正式发布。监测分析显示,人工种草项目在改善高原草原生态环境、解决草畜矛盾方面成效明显。  西藏是全国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省区。为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从2012年开始,西藏在全区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人工种草项目,以缓解人畜矛盾日益突出带来的草原生态安全问题。这次开

冰崩灾害快速预判和风险预测研究获进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发生冰崩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由于青藏高原冰崩事件往往发生在西藏人烟稀少地区,冰崩发生后,快速获取冰崩运动过程的定量数据相对困难,而这对灾害进行快速预判和抢险救灾具有指导意义。近日,针对该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何思明研究团队取得相关研究进展,成果发表于

研究人员揭示青藏高原冰崩灾害危险性评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发生冰崩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由于青藏高原冰崩事件往往发生在西藏人烟稀少地区,冰崩发生后,快速获取冰崩运动过程的定量数据相对困难,而这对灾害进行快速预判和抢险救灾具有指导意义。针对该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何思明团队取得相关进展。  2016年7月1

青藏高原水生微生物基因组和基因目录初步建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74.shtm 中国科研人员搜集来自青藏高原湿地、淡水湖、盐水湖、河流、温泉和冰川等六种水生生态系统的498个水体环境DNA样本,并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水生微生物基因组和基因目录

原子吸收法测定牦牛奶粉中的营养元素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的畜种资源,牦牛乳是西藏人民的重要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的特点是干物质和脂肪的含量高,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牦牛乳主要营养成分已有报道,但对牦牛奶粉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还很少见报道。目前,食品中微量元素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钙、镁、铜、铁、钠、锌和锰是人体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植物须弥芥的基因组奥秘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体操联合西藏大学、云南大学及国外多个实验室,对青藏高原特有分布的须弥芥进行了基因组适应性进化研究,为青藏高原植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据了解,须弥芥原本归在拟南芥属,1999年Ihsan Al-

从亲戚家“拿来”个基因,山羊成功登上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其寒冷、低氧、低压和强紫外线的极端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伴随着人类迁徙与生产活动,一批家养动物也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恶劣的生态条件,成为藏区居民不可或缺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小龙和姜雨,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家畜研究所研究员韩建林等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冰川抗性基因分布特征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简称抗性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加速消融,冰川环境中存留的耐药菌及其携带的抗性基因有可能随冰川消融输出到下游湖泊、河流等环境中,对下游环境的生态安全和居民健康产

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发表青藏高原考古研究新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61.shtm人类究竟是在何时、以怎样的适应性策略实现了高原的终年定居,并最终形成独特的人群与文化,是目前考古学与人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青藏高原的史前考古与DNA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青藏高原所改进模型减小青藏高原蒸发预估误差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5_4782286.shtml   蒸散发是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中碳循环和水热循环的关键过程,深刻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天气、气候和及亚洲季风系统演变。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浅层土壤水状况反映了

青藏高原所基于遥感地温得到青藏高原气温递减率

  气温递减率是高山地区最常用的气温插值参数。大量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气温递减率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和季节变化,但稀疏分布的气象站点难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温度递减率参数。虽然利用遥感地表温度估算气温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尚无研究定量评价利用遥感地温数据估算气温递减率的可行性及精度。  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

科学家发现与青藏高原青稞早熟性相关等位基因

  青稞是青藏高原极具特色的作物类型。研究青稞早熟性形成的遗传机制对于揭示青稞对青藏高原极短生育期条件的适应和进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日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合作,在青稞早熟适应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布于《理论与应用遗传学》。  科研人员在青海西宁和四川温江两地的表型鉴定

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关键基因被发现

  近日,记者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科研人员和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创新班学生共同发现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的关键基因。该成果的研究论文《50个全外显子测序揭示人类的高原适应机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学院本科生金鑫参与组

遇见科学,遇见青藏高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40.shtm走进找不到北的古地磁小屋、破解青藏高原“岩石密码”、穿越跨越百万年的化石长廊......5月14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公众科学开放日在北京、拉萨和青藏高原所

青藏高原所发现森林更新可以记录青藏高原冰川变化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脉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川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为亚洲多条大河(雅鲁藏布江、长江、印度河等)提供了水源。然而,由于地处偏远、难以到达,高原地区的冰川观测资料不仅少,而且时间也很短。数据匮乏限制了人们对长时间尺度上(几十-几百年)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  在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

动物所发表鸟类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基因组学证据

  地山雀(Parus humilis)是青藏高原的特有鸟种,属山雀科鸟类。由于其形态特征与地鸦相近,曾长期被认为是鸦科鸟类,并被命名为“褐背拟地鸦”。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雷富民研究员领导的鸟类学研究组与诺禾致源合作,对地山雀开展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同

青藏高原所揭示种间关系调控青藏高原树线的上升速率

  树线作为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或纬度北界,被视为森林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敏感生态指标。国际上普遍认为,树线上树木的生长主要受生长季低温限制,学者们以此为基础提出生长受限假说来解释树线形成机制。基于生长受限假说,气候变暖将导致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迁移。然而,全球树线调查数据显示,过去100年来约5

青藏高原所在青藏高原物候变化研究中获新进展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为第一署名单位的通讯论文No evidence of continuously advanced green-up dat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last decade。论文

青藏高原所揭示降水和温度对青藏高原返青期的交互影响

  理解青藏高原返青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目标,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世纪80和90年代加剧变暖导致高原返青期提前达15-18天,约为同期北半球平均的3倍。近十余年高原继续快速升温,区域平均返青期却并未呈现明显变化趋势,较早研究推测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减少引起水分不足,导致返青期

守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

  新春佳节,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仪器设备与实验试剂之间,副研究员董慧科正小心翼翼地在一堆沙石碎粒里寻找一些东西,连眼都不敢眨。  “我在找青藏高原上粒径范围为10微米到5毫米的微塑料颗粒。”趁着喘息的空当,董慧科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道。

青藏高原所等发现南亚大气污染物传入青藏高原的新证据

  青藏高原周边广泛分布着大气污染严重区域,这些污染物可通过大气环流进入高原,与冰冻圈联系在一起,将对气候和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丛志远与合作者对该传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结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Atmospheric Chemi

青藏高原降雪模拟研究获进展

  青藏高原气候模拟普遍存在湿偏差。尽管复杂地形的动力过程和物理过程表达不足被认为是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相关研究进展甚少。其难点在于青藏高原周边地形极其复杂,引起地表湍流拖曳的地形起伏尺度小于当前的模拟网格尺度,即其影响表现为模式中的次网格效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三极观测与大数

气候变暖影响青藏高原树木生长

  3月1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生态系格局与过程团队梁尔源研究员等在《自然—生态与演化》期刊上发表最新成果,通过分析3451个树木年轮年表和1948-2014年间日气候数据,评估了生长季提前对北半球非热带地区树木生长的影响。综合空间格局与区域气候特征分析,研究人员认为,生长季提前促进冷湿地区树木生长,

60多年,从淡水湖到咸水湖“山南明珠”哲古错经历了什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272.shtm青藏高原湖泊数量众多,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超过1400个,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北京市(图1)。2022年,我国人均年综合用水量为425立方米,青藏高原湖泊总水量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