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Methods:RNA牛人用CRISPR打造研究利器

非编码RNA(ncRNA)是指不编码蛋白质的RNA。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tRNA、八十年代的rRNA、到九十年代的microRNA,ncRNA在不断给人们制造惊喜。科学家们也逐渐意识到ncRNA并不是垃圾,而是许多基础生命过程的核心,有着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为了更好的研究ncRNA功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以CRISPR为基础打造出了一个定向的RNA定位法,可以将大片段RNA带到特定的DNA位点。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一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RNA领域的著名青年科学家John Rinn博士,他曾被评为2009年美国国内撼动科学界的青年英才。 人们普遍认为,真核生物的许多ncRNA参与了细胞核内的调控过程。不过,对这些ncRNA进行活体分析一直受到技术上的限制。举例来说,敲入和敲除策略在通量上达不到高分辨率结构-功能分析的要求,而且难以分辨RNA转录本的单独作用。重新安排ncRNA转录本的位置对功能......阅读全文

强强联合:在CRISPR/Cas9相关研究中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

  摘要: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和新一代测序技术(也称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当今对生命科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两项技术。二者并非毫不相干。有效地将二者联用,有时可以大大加速科研进程。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在哪些研究领域或方向上可以联用呢?上海伯豪生物根据在这两个领域的技术服务经验

2位女科学家得诺贝尔化学奖,华裔科学家张锋失之交臂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生物化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生物化学家Jennifer Doudna,以表彰其在基因编辑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CRISPR技术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诺奖候选的光环所围绕。为了CRI

在CRISPR/Cas9相关研究中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二)

四.CRISPR/Cas9技术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联用 革命性技术总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作为另一项革命性的生命科学研究技术,DNA新一代测序技术在近五、六年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它已经用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许多方面。同样地,也可以用在CRISPR/Cas9相关的研究中。两者之间的应用领域有

北京大学Nature发布CRISPR研究重要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个新型的CRISPR/Cas9 sgRNA文库,提出了一种基于sgRNA文库功能筛查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基因鉴别新方法。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魏文胜(Wensheng Wei)研究员。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病原微生物感染分子机理,发展宿主

安捷伦推出CRISPR 激活和干扰 (CRISPR a/i) 的混合文库

  安捷伦通过基于 CRISPR 的产品扩展了 SureGuide 产品系列,从而加速疾病研究  基于 CRISPR 的全新转录激活和干扰 (a/i) 文库  2017年10月20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 A)今日宣布首次将 SureGuide 混合 CRISPR 文库扩展到功能基因

The Scientist:张锋畅谈其CRISPR/Cas9前沿性研究工作

  Broad研究所的张锋(Feng Zhang)博士是近几年大热的CRISPR/Cas9技术的先驱开创者之一。2013年,这位80后的年轻华人科学家开发出了可用来编辑DNA、敲除指定基因的CRISPR/Cas系统,自此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一技术走向完美。而在改良及进一步操控CRISPR/Cas9这

张锋畅谈其CRISPR/Cas9前沿性研究工作

  Broad研究所的张锋(Feng Zhang)博士是近几年大热的CRISPR/Cas9技术的先驱开创者之一。2013年,这位80后的年轻华人科学家开发出了可用来编辑DNA、敲除指定基因的CRISPR/Cas系统,自此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一技术走向完美。而在改良及进一步操控CRISPR/Cas9这

3.0版本的CRISPR,功能更强大

  CRISPR-Cas9系统带来了基因组编辑的飞跃,大大提高了它的精度和效率。它能够快速实现一些人类疾病的建模,对生物医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然,CRISPR系统仍在不断发展。最近,Jackson Laboratory的Albert Cheng和Mark Wanner就介绍了它的最新进展。  

Cell:新基因条码技术 识别关键癌症免疫基因

西奈山医学研究院的科学家开发了一项可以同时分析数百种基因功能的新技术,分辨率可达单细胞水平。该技术依赖于以一种新蛋白为基础的条形码技术,文章发表在《Cell》杂志。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了超过20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至今科学家们还没能表征完所有单个基因的许多功能。人类基因组如何工作,如何

魏文胜:CRISPR功能性筛选新方法

  自2013年Science杂志将CRISPR技术选为年度突破开始,这一新技术就给基因编辑世界带来一场风暴:在过去的这一年半时间里,CRISPR方法已迅速席卷了整个动物王国,成为DNA突变和编辑的一种明星技术。   国内外各大生物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纷纷尝试利用这种技术进行攻关,近期来自北京大学生命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 CRISPR系统拓展及机制研究篇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插入等。自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问世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相继在2012、2013、2015和2017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因此,CRISPR/Cas9以其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了众多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 CRISPR系统拓展及机制研究篇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插入等。自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问世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相继在2012、2013、2015和2017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因此,CRISPR/Cas9以其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了众多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I 基于CRISPR-Cas9的技术应用篇(下)

  上一期为大家介绍了过去一年里CRISPR技术在动物造模及单碱基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本期继续为大家从功能基因组筛选、细胞谱系示踪及疾病诊断方面谈谈CRISPR-Cas系统的技术运用。   一、大规模基因功能的筛选   尽管测序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解析复杂的基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I 基于CRISPR-Cas9的技术应用篇(下)

  上一期为大家介绍了过去一年里CRISPR技术在动物造模及单碱基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本期继续为大家从功能基因组筛选、细胞谱系示踪及疾病诊断方面谈谈CRISPR-Cas系统的技术运用。   一、大规模基因功能的筛选   尽管测序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解析复杂的基因型-表型关系仍

Nature Biotechnology:魏文胜、刘小乐携手发表CRISPR新成果

  CRISPR–Cas9筛选已被广泛用于分析编码基因功能,但是,用这种方法对非编码元件进行高通量筛选,是更具挑战性的,因为非编码区域中单次切割所引起的缺失,不可能产生一次功能性的基因敲除。因此,非常需要一种高通量的方法,来产生非编码DNA的缺失。10月31日在《Nature Biotechnolo

CRISPR:世纪最重磅的生物技术,究竟是谁该拥有它?

Jennifer Doudna (左)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  上个月在美国硅谷,科学家Jennifer Doudna 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身穿黑色礼服获得了奖金为300万美元的生命科学突破奖。她们因开发出强大且应用范围极广的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

在CRISPR/Cas9相关研究中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一)

摘要: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和新一代测序技术(也称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当今对生命科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两项技术。二者并非毫不相干。有效地将二者联用,有时可以大大加速科研进程。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在哪些研究领域或方向上可以联用呢?上海伯豪生物根据在这两个领域的技术服务经验,对相关内容

Natureasia聚焦:CRISPR/Cas研究进展Top2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其以消灭外来的质体或者噬菌体并在自身基因组中留下外来基因片段作为“记忆”。  CRISPR/Cas系统全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倚天屠龙,谁与争锋——且看基因敲除与RNA干扰的关系

  研究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胚胎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为基因敲除奠定了技术基础。1985年,首次证实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源重组(homology recombination, HR)的存在为基因敲除奠定了理论基础[2]。为了编辑基因,传统的靶向特定等位基因的同源重组技术被使用,但是,这

重磅!科学家深入解析CRISPR起源的5个谜团

  Francisco Mojica并不是第一个观察到CRISPR的研究者,但他却是第一个被CRISPR“深深打动”的人,他还记得,1992年的某一天当他首次看到微生物的免疫系统时,他就认为这或许能够带来一场生物技术的变革,随后Francisco Mojica对来自地中海富盐菌(Haloferax

基因敲除与RNA干扰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初,胚胎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为基因敲除奠定了技术基础。1985年,首次证实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源重组(homology recombination, HR)的存在为基因敲除奠定了理论基础[2]。为了编辑基因,传统的靶向特定等位基因的同源重组技术被使用,但是,这个方法在当年来说,存

Cell:重磅!揭示抗CRISPR蛋白阻断CRISPR系统机制

  想象一下细菌和病毒一直处于军备竞赛之中。对很多细菌而言,一种抵抗病毒感染的防御线是一种复杂的RNA引导的“免疫系统”,即CRISPR-Cas。这个免疫系统的核心是一种识别病毒DNA和触发它破坏的监视复合物。然而,病毒能够反击,利用抗CRISPR蛋白让这种监视复合物不能够发挥功能。但是,在此之前,

魏文胜、刘小乐携手发表CRISPR新成果

CRISPRCCas9筛选已被广泛用于分析编码基因功能,但是,用这种方法对非编码元件进行高通量筛选,是更具挑战性的,因为非编码区域中单次切割所引起的缺失,不可能产生一次功能性的基因敲除。因此,非常需要一种高通量的方法,来产生非编码DNA的缺失。10月31日在《Nature Biotechnology

利用I型CRISPR/Cas系统对人细胞进行靶向转录调节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Charles Gersbach、Gersbach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Adrian Oliver及其团队首次描述了他们如何成功地利用I型CRISPR系统开启和关闭基因,并对人细胞中的表观基因组进行编辑。他们希望这能够极大地扩展生物医学工程师可用的基于

Nature子刊: CRISPR/Cas系统的多功能“RNA剪刀”

  天然的CRISPR/Cas系统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它是微生物的免疫系统,帮助细菌抵御病毒入侵。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衍生RNAs(crRNAs)对C

全球首次利用CRISPR技术,在珊瑚里面进行基因操作

  2018年4月25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Matz研究组在PNAS杂志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in a reef-building coral”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使用CRISPR技术, 靶向GFP和RFP等基因,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

全球首次利用CRISPR技术,在珊瑚里面进行基因操作

  2018年4月25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Matz研究组在PNAS杂志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in a reef-building coral”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使用CRISPR技术, 靶向GFP和RFP等基因,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

全球首次利用CRISPR技术,在珊瑚里面进行基因操作

  2018年4月25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Matz研究组在PNAS杂志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in a reef-building coral”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使用CRISPR技术, 靶向GFP和RFP等基因,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

盘点2015热门研究重点综述

  即将进入2015年的倒计时,回顾2015年,生命科学又有哪些热门关键词呢?  衰老  衰老是个复杂的过程,这是从我们出生到死亡都贯穿着的一个整体有机过程。首先这会在基因组水平——端粒上发生,还有DNA修复过程,表观遗传学修饰,以及蛋白质水平都与衰老密切相关。  Stem Cell Aging a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 CRISPR系统拓展及机制研究(一)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插入等。自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问世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相继在2012、2013、2015和2017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因此,CRISPR/Cas9以其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了众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