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褐飞虱杂交稻新不育系稻诞生

不用打农药就可以让水稻抵抗顽敌褐飞虱,这是国家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团队的一项最新成果。8月15日,这项名为“红莲型杂交水稻新不育系珞红4A”的成果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国家杂交稻工程中心副主任邓华凤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为,珞红4A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制种、繁种产量高,是国内外首个红莲型抗褐飞虱三系不育系。 褐飞虱是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具有迁飞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1998年到2003年,中国每年稻飞虱发生面积均在2.1亿~2.8亿亩,造成的产量损失50万吨以上,寻找新的抗性基因一直是全世界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结合多年来红莲型杂交水稻研究成果,朱英国院士团队成员何光存教授从野生稻转育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抗虫材料,鉴定、命名了多个野生稻来源的抗稻飞虱新基因,包括抗褐飞虱基因Bph12、Bph14和Bph......阅读全文

新研究发现能防治水稻褐飞虱的基因

  褐飞虱自古以来严重危害日本的水稻生产。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日前宣布,研究人员确定了水稻体内一种能防治褐飞虱的基因,从而有望开发出抗这种虫害的水稻新品种。  研究人员发现,产于印度的水稻不会遭褐飞虱危害,因为印度产水稻含一种名为BPH26的基因。他们将这种基因植入日本产水稻,发现褐飞虱无法吸食水

我国抗褐飞虱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8月15日,国际上首个红莲型抗褐飞虱三系不育系“珞红4A”在武汉通过鉴定。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团队抗褐飞虱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褐飞虱是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它栖息于稻丛基部,吸食韧皮部汁液,对水稻构成严重威胁。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每年稻飞虱发生面积均在2

研究揭示OsmiR396调控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

  2月7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苗雪霞和时振英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论文题为The OsmiR396–OsGRF8–OsF3H-flavonoid pathway

研究揭示OsmiR396调控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

  2月7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苗雪霞和时振英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论文题为The OsmiR396–OsGRF8–OsF3H-flavonoid pathway

抗稻褐飞虱新基因通过专家鉴定

  记者日前从广西科技厅召开的成果鉴定会上获悉:由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容柏主持完成的“稻褐飞虱新抗性基因挖掘鉴定和有效利用”项目,发现和标记定位了bph20(t)、bph21(t)、bph22(t)和bph23(t)等4个抗性新基因,并获得相应的连锁分子标记。鉴定专家称

二化螟和褐飞虱合力应对水稻防御的生存策略及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同以水稻为寄主的两种重大害虫——二化螟和褐飞虱通过协作应对水稻抗虫防御,实现“互利共存”的生态策略及生化和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据李云河研究员介

抗褐飞虱杂交稻新不育系稻诞生

  不用打农药就可以让水稻抵抗顽敌褐飞虱,这是国家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团队的一项最新成果。8月15日,这项名为“红莲型杂交水稻新不育系珞红4A”的成果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国家杂交稻工程中心副主任邓华凤等专家组成的

水稻大危机-害虫竟为生存成为一丘之貉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同以水稻为寄主的两种重大害虫——二化螟和褐飞虱通过协作应对水稻抗虫防御,实现“互利共存”的生态策略及生化和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图注:水稻介导的二化螟

珞珈山上养虫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578.shtm珞珈山,武汉大学东北角,几间老平房旁边有片巨大白色纱网。几十年来,它默默笼罩在那里,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直到不久前,这里突然成了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自然》杂志介绍的

昆虫也“懂”合作共赢:两大害虫携手对抗水稻

物种间竞争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论文成果证实,昆虫也懂合作共赢。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研究员李云河团队揭示,以水稻为寄主的两大害虫——二化螟和褐飞虱,能够协力应对水稻抗虫防御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

浙大科学家研究成果登上英国《自然》杂志

  每年夏季,来自中南半岛的一种昆虫——褐飞虱将成群结队地向北迁飞,扑向肥沃的水稻田大快朵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虫子都能共赴这场饕餮盛宴,长翅型的能飞,短翅型的飞不了。控制这种翅型分化的“分子开关”,第一次被浙江大学农学院张传溪教授课题组清晰地揭示出来。近期的《自然》杂志刊出了这一研究结果。  这一

武汉大学何光存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515.shtm12月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光存获2023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光存教授。武汉大学供图稻飞虱是世界水稻生产中

PNAS:应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得到首例水稻抗虫基因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光存教授实验室与国内同行合作,经过14年的研究,近日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克隆和抗虫分子机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分离了抗褐飞虱基因Bph14,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

新研究发现水稻糖分决定害虫翅膀长短

中美两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水稻中的糖分含量决定了褐飞虱翅膀的长短。这一研究结果有望为开发新的抗虫害策略提供思路。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这项研究称,水稻糖分和氨基酸的比例决定了这一亚洲地区主要水稻害虫的翅膀长短。 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和中国计量大学的研究人员说,水

新研究发现水稻糖分决定害虫翅膀长短

  7月2日电,中美两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水稻中的糖分含量决定了褐飞虱翅膀的长短。这一研究结果有望为开发新的抗虫害策略提供思路。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这项研究称,水稻糖分和氨基酸的比例决定了这一亚洲地区主要水稻害虫的翅膀长短。 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和中国计量大学的研究

张启发院士等人PNAS发表水稻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虫害是全球范围内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个主要限制。寄主植物抗性通常是控制害虫的一个关键策略,但是经常被新出现的昆虫种群所克服。在自然界中,植物已经发展出了各种策略用于可持续的防御。近期,来自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一个抗褐飞虱基因BPH9,并表明该基因位点的等位基

浙江大学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每年,在亚洲水稻都面对着来自一种芝麻籽大小的昆虫——褐飞虱(brown planthopper)的巨大威胁。现在由浙江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揭示出了,使得一些飞虱发育为短翅型,而另一些飞虱发育为长翅型的原因——这是决定它们入侵新水稻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8日的《自然》(Natur

新发现!害虫啃过的水稻变得更好吃

五羟色胺是一种让人的大脑产生愉悦感的化合物,浙江大学农学院舒庆尧及其合作者最新研究发现:害虫也喜欢五羟色胺。害虫啃食水稻时,植株体内的五羟色胺含量会增加,对害虫来说,这使水稻的“口感”和“营养”都提升了。 据了解,这是科学界第一次揭示五羟色胺与水稻抗虫性之间的关系,将对下一步培养更优抗性的

新发现!害虫啃过的水稻变得更好吃

五羟色胺是一种让人的大脑产生愉悦感的化合物,浙江大学农学院舒庆尧及其合作者最新研究发现:害虫也喜欢五羟色胺。害虫啃食水稻时,植株体内的五羟色胺含量会增加,对害虫来说,这使水稻的“口感”和“营养”都提升了。据了解,这是科学界第一次揭示五羟色胺与水稻抗虫性之间的关系,将对下一步培养更优抗性的水稻和发展防

新发现!害虫啃过的水稻变得更好吃

  五羟色胺是一种让人的大脑产生愉悦感的化合物,浙江大学农学院舒庆尧及其合作者最新研究发现:害虫也喜欢五羟色胺。害虫啃食水稻时,植株体内的五羟色胺含量会增加,对害虫来说,这使水稻的“口感”和“营养”都提升了。  据了解,这是科学界第一次揭示五羟色胺与水稻抗虫性之间的关系,将对下一步培养更优抗性的水稻

病虫害检测仪案例分析示范

  一个完整的病虫害防治分析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分类、症状、症状图片、病原、防治方法。  下面我们以《水稻病虫害防治》为案例说明一个完整的电子版病虫害防治图谱所具备的信息:水稻病虫害防治  分类:稻褐飞虱  症状: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长翅型体长4-5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短翅型成虫翅短,不达

研究揭示水稻在响应刺吸式昆虫的过程中新应答机制

  8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苗雪霞研究组的文章“Novel crosstalk between ethylene -and jasmonic acid-pathway responses to a pie

我国揭示了Bt和非Bt水稻协同调控稻飞虱生态和生化机制

  近日,植保所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组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题为“ Bt rice could provide ecological resistance against nontarget planthoppers( Bt 水稻对非靶标昆虫稻飞虱具有生态抗性)

PNAS杂志专访美国科学院院士何胜洋!

  何胜洋院士是国际上植物病理学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在植物病原菌致病机制和病原菌-寄主互作研究领域有多项开拓性发现。分别于1982年、1985年获得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美国能源部植物研究实验室任职,201

昆虫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概要本试验利用新近引入的国外冷冻切片机和显微摄像系统,开展对昆虫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学研究,以明确该类共生菌的个体形态特征以及在寄主虫体内的存在状态。主要试剂1. 样品包埋剂选用Leica CM1900 冷冻切片机配套包埋剂(OCT-compound)2. 结晶紫,组织染色选用常规染色剂3.

我国3项研究成果同日登上《自然》杂志

北京时间6月14日,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液态金属用于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武汉大学教授何光存为通讯作者的《三蛋白互作自我调节寄主植物抗虫性》,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国田团队博士研究生沙干、孙鹏为共同第一作者的《基因编辑磷脂合成酶赋予水稻广谱抗病性》,在《自然》杂志发表。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

我国三项研究成果同日登上《自然》杂志

光明日报武汉6月15日电 北京时间6月14日,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液态金属用于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武汉大学教授何光存为通讯作者的《三蛋白互作自我调节寄主植物抗虫性》,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国田团队博士研究生沙干、孙鹏为共同第一作者的《基因编辑磷脂合成酶赋予水稻广谱抗病性》,在《自然》杂志发表

成果盘点丨袁隆平团队在Science,PNAS等发表23项研究成果

  从2002年开始,袁隆平团队在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Genome Research ,PLOS Biology 等杂志发表了23项研究成果,iNature系统介绍一下以袁隆平为通讯作者的典型研究成果,由于版面限制,我们只介绍其中典型的文章:  【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找到基因“门牌号”-确保粮食安全

  1月9日,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揭晓,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团队研究项目“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通过20年的系统研究,发掘出水稻广亲和、早熟和显性矮秆基因,开发相应分子标记和育种技术,成功培育籼粳交高产水稻新品种,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组江玲教授告

武大红莲稻:40年产学研启示录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抱此信念,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和他的科研团队一起求索了近40年。  因为执著,他们培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一路飘香,与日本培育的“包台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培育的“野败型”一起成为同行公认的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种子远销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