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莫让支教染上功利色彩

不久前,有网友举报大连理工大学某学生在支教期间发布了一系列侮辱乡村学生、地域歧视的不当言论,并多次在网上直呼学生“傻子”“笨蛋”,引发了网友们对“功利支教”的热议。大连理工大学也第一时间取消了该生的研究生入学资格。 在我看来,处分一个发泄情绪时不走脑子的学生很容易,但这无法掩盖当前许多高校“支教活动”浓郁的功利味道,更不能解决该学生不当言论背后的根本性问题。此事件的直接原因在于学生,但其根源却是当前的高校支教保研制度。 必须承认,在高校学生支教保研的工作中,此类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之前还有过东南大学支教老师脚踹学生被媒体曝光。这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是如何获得支教资格的?当公益活动的选拔和测评可以量化,并与奖励对等,公益便很可能被蒙上功利的色彩,甚至化为利己主义者爬升的垫脚石。高校如果不从源头抓起,不大刀阔斧地改革制度,终究还会有一大批这样的人被输送到支教队伍中。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支教保研选拔、......阅读全文

刘尧:学者、学术与学术生命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大学飞速发展而夹杂着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滚滚洪流,承载着追求真理使命的教授,在坚守知识化身、正义力量、人类进步张力、人类精神家园守护神的道路上,时常遭遇学术功利的陷阱,学术生命之灯在学术功利的疾风暴雨中挣扎着。近年来,因学术功利恣意蔓延而引发的“学术堕落”丑闻越

杨卫平:缺乏科学精神是缺少科学大师重要原因

  当宗教接受理性的时候,科学就没有了最后的思想羁绊,并获得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来源于思想的自由。  对功利的追求在多数情况下会削弱对真理的热爱;对功利的追求会诱惑我们减少必要的认知成本,进而损害理性实证的复杂过程;对功利的追求可能使我们放下必要的批判武器而屈从于权威和权贵;最后,对功利的追求必

重拾“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竺可桢先生曾说:培养科学的空气是什么?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利害”二字却是真正“厉害”,到了现实生活中,要将它与是非分割开来,真是难之又难。最后无非以一句“科学家亦不能免俗”作为借口。   这俗,说的便是社会的潜规则,是“利

对话北大教授饶毅:科研经费不是福利

  他是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生物学家,是北京大学教授;对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他一直保持冷静关注,也是一个经常提出批评建议的建设者。《北京大学校报》评论他是最有趣的科学家、坚定的改革者。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他曾致信《自然》杂志,督促他们因不严谨的报道向中国运动员叶诗文道歉。最近,他

黄维院士:科研评价要过好三道关

  科研评价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无论认识上的彷徨,还是实践中的探索,都充斥着喧嚣。改进科研评价,首先应有以下共识:科研成果必须经得起时间检验,科研评价必须过好三道关——质量关、人情关、功利关。  质量关怎么过?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必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治学的起码要

人民日报:学术不能成为功利的奴隶

   据说,学术界在西方被取名为“学院”(Academy),源自古雅典城外的一个圣所。此地是以传说中的英雄Akademos命名。在这种满植物的学人聚集地,古希腊大思想家、哲学家、构建了《理想国》和《法律篇》的柏拉图曾高谈阔论并启发他的追随者。这些不拘形式的聚会成为人所共知的学院。  学术殿堂曾是令人

周忠和院士:功利主义让我们远离了科学精神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出的一封公开信在科技界引起广泛关注,这份声明谈及的“优青”“杰青”等人才项目被异化使用的问题正是近年来备受争议的人才“帽子”问题。  实际上,“帽子”压倒一切,西部科研人才大量外流,评价体系不客观等都被认为是科技界面临的“大问题”。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

周忠和院士:功利主义让我们远离了科学精神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出的一封公开信在科技界引起广泛关注,这份声明谈及的“优青”“杰青”等人才项目被异化使用的问题正是近年来备受争议的人才“帽子”问题。 实际上,“帽子”压倒一切,西部科研人才大量外流,评价体系不客观等都被认为是科技界面临的“大问题”。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

李培根: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今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必须有赖于自主创新。  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取得了可喜的创新性成就。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

取消加分:深化高考改革的问路石?

  高考奖励性加分项目不是简单的取消,而是改革。取消加分后,这些奖励项目纳入到了高校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的改革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重视个性和特长培养。  对于高考加分,很多人都不陌生,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都是加分项目。而在不久前

中科院《PNAS》获抗癌药物研究进展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ijacking a hydroxyethyl unit from a central metabolic ketose into a nonribosomal peptide assembly line”

中国论文数量全世界排名第二,最正解的评论来了!

    1、一般而言,定期都有稳定发表记录的科研人员做出创新成果的概率要远大于多少年不发或者发不出论文的人。道理是很显然的,因为任何创新的成果的出现都是科研人员不断积累的结果。发论文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和全世界同行之间进行交流,你才知道自己的研究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才能既不夜郎自大

谢和平:教师要永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忠诚,不仅是每个人最崇高的品质,更是师德最根本的核心。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体现了一种信仰,这是对教书育人工作的执著。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选择、一种谋生手段,更代表着一项崇高的事业、一份理想的追求。  今年的教师节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主题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

问诊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现象:导师不能成“老板”

  【编者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教师一直以无私奉献的形象受到世人崇敬。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和培养类型变化,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日渐凸显。学生与导师之间发生矛盾的极端案例,以及由此引发的导师指导不力、师生关系雇佣化等方面的指责与讨论,经常见诸报端。最近发生的华东

可怕,“面子”竟比学术大

  最近,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一则声明引发热议。他提出自己6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有错误,宣布该文“自应作废”,“请大家多多批评”。他这句“我错了”被人们称为是最可贵的科学精神。  为什么可贵?是因为“太少见”了。  “不质疑、不争论,甚至不讨论,你好我好大家好,互相给个面子成为当今科技界的习惯和生存之道

尤小立:大学之“用”与实用之“用”

  最近,成都一位高中女生考上大学后,其父亲认为“上大学无用”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的新闻,颇引起一些议论。在相关的网络调查中,有71%的网友赞成“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因而也间接地赞同这位父亲的见解。   以“有用”与“无用”来衡量大学,自然是不妥当的。大学之“用”与实用之“用”的根本区别在于

胡翌霖:SCI与学术公正

 胡翌霖  去年中国SCI论文数跃居世界第二,EI(工程索引)论文早就是世界第一了。不过,论文的品质一直是令人忧虑的。例如中国SCI论文的平均被引率仍然在一百名开外。许多论文只是追随学界热点的跟风之作,有些论文则是一篇拆成几篇发表。令人堪忧的是,SCI在西方只是一

吴德星:大学要与浮躁功利保持距离

  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民教育观念的功利性倾向越来越浓。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教育的本质,阻碍了教育的科学发展,进而削弱了未来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切实关注。  教育的功利性倾向首先是对人的评价标准上表现出对分数的苛求与偏执。我们不能简单地反对或取消标准,因

高活性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发现新的自抗性机制

  GyrI-like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生物中,被注释为小分子结合蛋白。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唐功利课题组与研究员周佳海课题组以及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袁曙光合作,以抗肿瘤抗生素谷田霉素(YTM)和CC-1065为研究对象,报道了GyrI-l

双酶体系催化形成天然产物中环丙基结构单元研究获进展

  非活化碳碳双键的环丙基化尽管在化学合成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但是该过程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中却鲜有报道。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唐功利课题组在天然产物CC-1065生物合成研究过程中,报道了由一个HemN家族蛋白(C10P)和一个甲基转移酶(C10Q

真实!过度量化指标考核是一流大学建设“拦路虎”

  近日,正在美国学术访问交流的一位特任副研究员和我微信交流时谈到:他现在有点慌,因为三年考核即将到期,按照当初学校设定的“量化指标”还有差距。  这位年轻人本科毕业后跨学科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由于他在地质地球物理国际专业权威期刊发表了一篇重要成果论文而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此后,他按部就班完成博士后

中国论文数量全世界排名No.2,最正解的评论来了!

    1、一般而言,定期都有稳定发表记录的科研人员做出创新成果的概率要远大于多少年不发或者发不出论文的人。道理是很显然的,因为任何创新的成果的出现都是科研人员不断积累的结果。发论文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和全世界同行之间进行交流,你才知道自己的研究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才能既不夜郎自大

博士频陷“抄袭门”折射三大病灶

   学术、文化和教育是延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的命脉所在,博士生培养也是一个国家学术发展的希望。每一起学术不端事件,都不是小问题,都不能放任自流,都要深究到底,深刻反思。  有媒体报道,东北大学一名博士生与华中师范大学的一名讲师相隔2个月发表的论文大面积雷同,根据初步调查情况显示,抄袭方应为东北

高校“奇招”频出追求ESI排名——有失偏颇

   据媒体报道,一些高校为争夺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奇招”频出:鼓励校内学者互引刷数据、重金奖励、成立ESI学科建设会、专家咨询会,推出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的写作攻略、投稿指南等等。  这并非无端生发的突兀事项。多年以来,高校和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希望产生本土诺奖得主

3月11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做客“新浪嘉宾访谈”,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欢迎您光临新浪直播间,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先生。 顾秉林:新浪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新浪,来和大家在一起对话,我希望能够回答大家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太空对接海底深潜 神九与蛟龙填补空白

  航天员庆贺对接成功       6月24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再次形成组合体,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三位试航员走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后手举国旗挥手致意  6月24日,“蛟龙”号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 正视掌声背后的遗憾

  1月14日,又一批在我国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科研人员受到隆重嘉奖。透过鲜花和掌声,我们更当看到,象征我国科研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已是自2000年以来11年中该奖项第7次无人问鼎,令人遗憾。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奖要授予在基础研究和

中国如何打破科研评估“论文崇拜”情结?

  清华大学的工程专业名列世界第一,超过了麻省理工学院,这一全球大学专业排行榜一时引发多方关注。  上述排名来自U.S.News。作为大学排名最有影响力的榜单之一,U.S.News 的排名是每年大家申请学校时必不可少的参考。  不过,在U.S.News全球大学综合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列57名,中国仅有

学者提出“科学外交”概念:中国准备好了吗

  “如果从国家层面实行‘科学外交’策略,将是跳出科学旧辙、提升国家影响力的双赢局面。”  “在‘十二五’规划中,没有涉及科学外交的观念和具体做法,这是一个遗憾。”  不久前,在清华大学的一场报告中,香港学者余永贤抛出了“科学外交”这个概念。  台下的学者、官员、青年学生反应热烈,短短30

奥数背后的教育窘境

  对于奥数来说,2012年是致命的一年。  那一年的“小升初”大战中,许多家长对奥数的不满达到了极限。据家长们反映,奥数幽灵在孩子们的命运中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也成为他们的“心魔”。  《中国科学报》接到 “举报”后,便迅速组织精干力量,深入调查采访,与“奥数”展开各种博弈。  后来,有关奥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