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所等发现迄今中更新世颅容量最大的古人类

近日,《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邢松和刘武,以及国外合作者完成的研究论文Evolution of cranial capacity revisited: A view from th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cranium from Xujiayao China,报道了关于中更新世晚期许家窑人头骨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运用CT技术和镜像原理,首次复原出许家窑人较为完整的头盖骨,为观测许家窑人整体的形态特征提供了重要标本材料(图2)。研究结合颅内模和公式法,推算出许家窑人的颅容量约为1700 cm3,接近之前报道的许昌人的颅容量(1800 cm3),比许昌人的年代早了近6万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更新世颅容量最大的“大头人”。 1976-1979年,许家窑人类化石发现于山西省和河北省交界处的许家......阅读全文

古脊椎所等发现迄今中更新世颅容量最大的古人类

  近日,《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邢松和刘武,以及国外合作者完成的研究论文Evolution of cranial capacity revisited: A view from the lat

古脊椎所等报道安徽华龙洞古人类股骨形态

  2021年1月11日,《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邢松等关于安徽华龙洞古人类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报道了华龙洞古人类的肢骨形态。  华龙洞位于安徽省东至县,长江以南约10公

古脊椎所等在泥河湾更新世早期遗址石制品研究中获进展

  泥河湾盆地拥有目前东亚最集中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群,经过多年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起了较为可靠的年代序列。早期的考古学工作基础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6年至201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联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马

古脊椎所等发现真钱伯兽化石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与怪物同行》中,水龙兽被一种叫真钱伯兽(Euchambersia)的兽头类用毒杀死。这种远古动物,头长仅有10厘米。遗憾的是,从第一件标本被发现至今已近百年,在南非仅发现了两个头骨。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俊与合作者,在《生物学快报》(Bi

古脊椎所等在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此前,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

古脊椎所等首次发现没有象牙的象型类

  在长鼻类的主干类群象型类中,发育有一对巨大的上门齿(象牙)成为这一类群的鲜明特征。这一结构通常作为个体采食的工具以及雄性争夺交配权的武器。没有象牙的长鼻类通常只存在于渐新世之前分化出的原始类群中,如恐象仅发育一对钩状的下门齿而上门齿完全缺失。在象型类演化的早期,出现了一类称为铲齿象科(Amebe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发布古人类研究重大成果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针对2005-2016年在河南省发现的人类头骨碎片等多个化石,报道了新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研究指出距今10.5-12.5万年,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其头骨呈现出更新世晚期人类、东亚中更新世直

科学家发现新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

  3月3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对河南许昌人头骨化石的研究论文:《在中国许昌发现的更新世晚期古老型人类头骨》(Late Pleistocene archaic human crania fro

古脊椎所等在沂源人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山东博物馆孙承凯与国内及西班牙学者合作在山东沂源人的研究中再次取得进展。《人类进化杂志》于2016年4月在线发表了沂源人牙齿形态特征的文章。  沂源人化石材料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包括一件头盖骨和七颗牙齿,早期研究将其归为直立人。电子自旋共振(ESR)与铀

古脊椎所等在稻作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

  稻作起源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水稻驯化的起始时间、地点和动因。以往研究发现,我国南方新石器早期遗址似乎不利于水稻大植物遗存的保存,难以成为探讨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可靠依据。而植硅体明显不同,它耐腐蚀而易保存,可望成为稻作起源研究的重要对象。  近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

古脊椎所等对三峡地区古人类石器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裴树文、高星及其中美合作者,通过对近年来三峡地区旧石器的详细研究认为,古人类自中更新世以来一直在该区域活动,加工制作的石制品属于似奥杜威(Oldowan-like)技术特点的砾石工业,缺少阿舍利(Acheulean)技术元素,系古人类在背山面

古脊椎所等在辽宁发现世界最早的怀孕蜥蜴化石

  胎生是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但大约1/5的现生有鳞类爬行动物(有鳞类包括蛇和蜥蜴)也是产活仔的,被称为卵胎生。在有鳞类中,胎生这一特征演化了100多次,演化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所有脊椎动物的总和。但这个特征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近日,一件体内带有胚胎的蜥蜴化石被

古脊椎所等在云南禄劝地区首次发现中泥盆世沟鳞鱼

沟鳞鱼科是在泥盆纪末期就已绝灭的盾皮鱼纲胴甲鱼目中的一个单系类群,其模式属沟鳞鱼属(Bothriolepis Eichwald,1840)的研究历史悠久,是胴甲鱼类中分布最广泛、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属。全球发现的该属中种的数量迄今已超过60个。除模式属以外,以往得到学界认可的、归入沟鳞鱼科的属仅包括5个

东亚人30万年前已向现代人演化-科学家复原华龙洞人容貌

  10月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发布消息说,该所研究员刘武和吴秀杰领导的中外合作团队,通过在安徽省东至县境内华龙洞古人类遗址进行连续8年考察与发掘,最新研究发现30万年前的华龙洞人面部呈现镶嵌性形态特征,除部分眶上部和颧部特征与周口店、南京、大荔、金牛山等更新世中

古脊椎所等在翼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热河生物群中的翼龙化石主要产自热河群下部的义县组和上部的九佛堂组,其中义县组主要以古翼手龙超科为主,而九佛堂组主要以准噶尔翼龙次亚目为主。2016年9月,国际刊物《古脊椎动物学报》(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所等揭开巨犀体型演化谜团

  巨犀是犀超科中的独特支系,约4000~2200万年前生活在欧亚大陆,主要在中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也零星发现于东欧等地区。巨犀是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体型增长极快,其体型和体重演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此前对巨犀的体重已有多次探讨,但鲜有关于整个巨犀支系的体型演化的研究

古脊椎所等揭晓嵌齿象类谜团

   长期以来,嵌齿象类(gomphotheres)被认为是长鼻类演化的中心环节,它被认为是生存至今的真象的祖先类型,而剑齿象类(Stegodontids)、喙嘴象类(Rhynchotheres)、居维叶象类(Cuvieroniines)的起源都或多或少与嵌齿象有关。然而,嵌齿象同时也被认为是长鼻类

“古DNA解密现代人起源”入选《自然》2014年十大科学事件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2015年即将到来之际,著名的《自然》周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科学进展,评选出2014年度十大科学事件,“古DNA解密现代人起源”名列其中,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一项重大成果是这项进展的核心部分。  2014年,中科院古脊椎所脊椎

东亚30万年前具有现代人面部特征的人类化石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和吴秀杰领导的中外合作团队在《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300

古脊椎所等在云南发现2.44亿年前“奇异罗平龙”

  尖嘴长吻的“四脚蛇”化石,全长超过半米,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海相地层(2.44亿年前)发现一种新的肿肋龙科爬行动物。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奇异罗平龙”。这是目前多指节型鳍龙类最早出现的化石记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古脊椎所研究员尚庆

古脊椎所等在角形类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进展

  犀牛和貘在外形上差别较大,但两者均属于奇蹄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两者构成姐妹群,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统称为角形类(Ceratomorpha)。虽然现生的犀仅包括四属五种,貘仅有一属四种,但是在新生代(6500万年前至今)的较长时期内,角形类是非常繁盛、多样的类群。约5000万年前的早

古脊椎所等在古代青铜器产地研究中获进展

    铅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在古代青铜矿料来源研究中备受关注,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地研究(产地)的相关研究较少。实际上,产地与矿源是青铜器生产链条中重要的两个环节。一件青铜器所用金属原料(铜锭、锡锭及铅锭等)应来自古代各金属矿山,现已发现的铸铜作坊遗址多在古代城市遗址

古脊椎所等在亚洲蝮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进展

  亚洲蝮是一类小型剧毒蛇,也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毒蛇之一。亚洲蝮属(Gloydius)隶属蝰蛇科,蝮亚科,该属成员有20余种,分布于亚洲及欧洲边缘。关于亚洲蝮属的多样性、系统发育、起源演化、蛇伤防治和生物医药开发等内容,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野外工作的推进,分子系统学研究的

湖北发现距今约百万年保存完整直立人头骨化石

9月28日上午,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带来了学堂梁子遗址的新消息——“郧县人3号”头骨已被发现,距今约百万年。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旷野遗址。1989年、1990年,学堂梁子遗址先后出土2具古人类

距今约百万年!湖北新发现保存完整直立人头骨化石

  9月28日上午,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带来了学堂梁子遗址的新消息——“郧县人3号”头骨已被发现,距今约百万年。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旷野遗址。1989年、1990年,学堂梁子遗址先后出土2具古人

古脊椎所等有关鸟类手指同源研究取得进展

  鸟类手指同源问题是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最具争论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包括古生物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在内的研究者在《自然》和《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讨论。2013年6月17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美国国立卫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新发现古人类顶骨化石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应用CT扫描和3D重建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从周口店第15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是继1973年周口店第4地点发现1枚牙齿化石之后,50年来在周口店遗址区域首次发现的更新世人类化石。  在过去的近100年的时间里,周口店第1地点发现的

古脊椎所等揭开北美颌铲象的演化疑团

  1935年,北美长鼻类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巴尔博(E. H. Barbour)与化石收藏家施特恩贝格(G. F. Sternberg)合作发表了一种奇怪的长鼻类化石——索普氏颌铲象(Gnathabelodon thorpei,以下简称颌铲象),立即引起了研究者的轰动。当时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权威奥斯本(

古脊椎所等在化石长颈鹿类食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素宽博士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医学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团队合作,采用两种牙齿中磨痕方法,对中国北方和希腊的长颈鹿类化石进行了综合的食性分析和对比,以侯素宽为通讯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刊物《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2016,Vol.449: 1

古脊椎所等对华南第四纪中华乳齿象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嵌齿象科(Gomphotheriidae)是乳齿象类进化的主干类型,其分布广、属种多, 从早中新世一直延续到更新世末,分布于除南极洲和大洋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地区,在时空上可谓长鼻类中演化最为成功的一个类群。嵌齿象科的早期成员都是长颌,后期在旧大陆和新大陆也演化出了较进步的短颌类型,中华乳齿象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