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发文!谨慎,代糖类甜味剂也升血糖!

在过去的 4 年中,儿童和成人的超重、肥胖和高血糖症的全球患病率显著增加,这些疾病与 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对健康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由于糖的消耗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因此对抗肥胖和高血糖最常见的饮食策略之一,是用非营养性甜味剂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NNS) 替代饮食中的糖,它们不含卡路里,不会引起餐后血糖反应,因此被认为是惰性的。然而,动物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组和下游的血糖反应。2022年8月19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的Eran Elinav和Eran Segal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Personalized microbiome-driven effects of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on human glucose toler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因果评估了非营养性甜味剂对人类及其微生物组的影响。研究证......阅读全文

人造甜味剂增加食欲

  动物和人类实验均证实,人造甜味剂能让你感到饥饿,并吃得更多。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这一应答背后的机理。近日,刊登于《细胞—新陈代谢》期刊上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人造甜味素对大脑调节食欲功能的影响,并且它们能改变人的味觉。  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脑中的一个能感觉和结合甜味与食物所含能量的新系统

人们是否应该放弃甜味剂?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07.shtm世界卫生组织5月15日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等非糖甜味剂。此前,一项2022年的研究发现,这些甜味剂无助于长期控制体重,还可能导致

无糖也会胖-别让人工甜味剂蒙住了眼

   盛夏里来杯凉爽的饮料或者冰激凌,是件让人惬意的事情。想吃甜食又怕胖,那就加点甜度高、热量低的人工甜味剂吧。这听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科学家发现,人工甜味剂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的构成,从而导致肥胖。  很多人都对人工甜味剂偏爱有加,尤其是既想吃蛋糕又不想在身上长满赘肉的人们。人工甜味剂主要有阿

甜味剂检测方法——气质联用法

气质联用是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测定仪通过适当接口结合,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联用分析的技术,由于气相色谱的高分离性和质谱的高分辨性,气质联用法用于酒中甜蜜素的测定,能够达到酒类产品中甜蜜素的检出不得小于 0.01mg/L的要求。

甜味剂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结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与人工合成甜味剂。其中有15种为合成甜味剂,例如糖精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阿力甜和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等。  目前检测甜味剂的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

甜味剂糖精钠的测定

糖精及其钠盐是使用较广的甜味剂之一,它的化学名是邻磺酰苯亚胺(O-sulfobenzolc acidimide)。分子式为C7H5SO3N。白色结晶或粉状,无臭或微有酸性芳香气,在水中溶解度极小,味极甜。糖精钠进入人体后不分解,不供给热能,无营养价值,随尿排除体外。测定糖精的方法较多,有薄层色谱法、

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会致癌吗?

   最近有一则消息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担忧。从8月起,百事可乐旗下的健怡系列汽水将不再使用有致癌争议的代糖“阿斯巴甜”,改用由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混合而成的代糖。这一改变仅限于美国,不涉及中国市场。  人工甜味剂是否致癌是个老调重弹的问题。据蝌蚪五线谱报道,多个权威机构都曾为阿斯巴甜开出安全证书,

JAMA子刊:无糖饮料不仅不减肥,还增加食欲,让你更胖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含糖饮料对心脏代谢健康的有害影响正在积累。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  众所周知,含糖的饮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人造甜味剂(AS)被认为是一种更健康的替代品,但其对健康的影响仍存在争议。  近日,美国南加

食用代糖到底安不安全?

近年来,减糖风潮兴起,人造甜味剂因其较少的含糖量和较低的卡路里,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然而,法国一项经过同行评审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造甜味剂可能并非健康的糖替代品,食用大量人造甜味剂(尤其是软饮料中常用的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酸钾(俗称安赛蜜))的人患癌症,尤其是乳腺癌和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增加。研究发表

甜味剂检测方法——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是用电导检测器对阳离子和阴离子混合物作常量和痕量分析的色谱法。离子色谱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今后在选择新的洗脱液,合成新的低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方面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甜味剂检测方法——液质联用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准确度、高灵敏性并且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等信息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在白酒甜蜜素的检测容易出现假阳性,液相色谱-质谱确证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甜味剂的检测中

用“甜味剂”替代砂糖-有功也有过

  今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呼吁,要人们把饮食中的砂糖使用量减半,可大大降低患病风险。欧美超市里,已有越来越多的砂糖替代品,这些形形色色的“甜味剂”都宣称自己“比砂糖更甜,热量更低,也更健康”.比如一些老牌子的人工甜味剂阿巴斯甜、糖精以及蔗糖晶,早已作为食品添加剂得到广泛应用。一些新的天然甜味剂,

研究表明喝低卡饮料会发胖

   不少想保持身材的人会选择低卡饮料,但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含低卡人工甜味剂的食品和饮料反而会增加肥胖及糖尿病风险。   小鼠实验表明,低卡甜味剂会改变身体对糖的处理方式,增加糖尿病风险。   人们经常接触到的低卡甜味剂有糖精、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

零糖也不健康?常用人工甜味剂具有基因毒性,会破坏DNA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世界范围内,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公共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超重或肥胖,从1975到2016年,全球肥胖率翻了近3倍,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280万。全球范围内肥胖率的快速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糖饮食等生活因素的影响,为了减

人工甜味剂可能降低试管婴儿成功率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7日电 巴西研究人员17日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科学大会上报告说,想做试管婴儿的女性应尽量避免摄入人工甜味剂,因为它可能会损害卵子质量,降低怀孕成功率。不过,也有一些专家质疑这项小型研究没有考虑肥胖对不孕不育的影响。  巴西圣保罗生育医学小组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报告

小心可乐无糖不发胖消费陷阱

无糖可乐自上市以来,受到无数减肥人士的特别偏爱。不少人人认为在享受可乐带来口腔、味蕾感官上快感的同时,还不用担心可乐里糖分所带来的“能量爆炸”。然而近日,有科学家出来警告:事实并不如此。根据可乐配料表可知,一罐330毫升的有糖可口可乐含糖量11.75%,即含糖量是35克。其中,主要甜味的成分为白砂糖

三氯蔗糖市场潜力分析

  1 消费者诉求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高糖高能量的摄入,远超人体负荷,进而导致全世界糖尿病、肥胖等患者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高糖饮食所带来的不健康影响,因此对低糖/无糖的诉求日益增加,市场上低糖/无糖类产品的销售额逐年上升。然而,目前各大商超货架,仍然很难发现无

研究人员:糖替代品比想像中更危险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专家称,长期使用人工甜味剂作为糖替代品或使糖尿病、心脏疾病等不良疾病进一步发展。相关研究文章发布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上。  文章涉及到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甜菊糖等人工甜味剂。经专家研究,试验未表明人工

科学家质疑无糖饮料的“健康好处”

  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科学家对当前流行的认为无糖饮料更利于健康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这类用人工甜味剂替代糖的饮料有利健康。  人工甜味剂被广泛应用在无糖饮料中,用以替代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天然甜味剂。文章指出,在饮料厂商的大力宣传下,许多希望减轻体重或减少糖分摄入

上海交大教授发现“肥胖细菌”:肥胖“元凶”找到

  “人要是发胖,哪怕喝凉水都会长肉。”不少减肥的人士会有这种感慨。究竟什么导致肥胖?近来上海交大教授发表的一篇学术成果显示,一种叫做阴沟肠杆菌的肠道细菌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元凶之一。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证明肠道细菌与肥胖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这一成果是上海交大赵立平教授领导的实验室实验证明的,并发

关于糖醇的优势介绍

  糖醇类营养型合成甜味剂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多个羟基。它们的甜度均小于蔗糖,热量也大多低于蔗糖,因此用作低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或高甜度甜味剂的填充剂。同时,它们一般都不受胰岛素的制约,不会引起血糖值的升高,故常用作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的甜味剂。在口腔中,这类甜味剂不受微生物作用,不产酸,故无龋齿性

无糖饮料只是“看上去很美”

  无糖、低糖饮料能让众多管不住嘴又怕发胖的人,在享受喝冰镇甜饮料过足嘴瘾的同时,又少了很多“罪恶感”,因此在追求健康体型的人群中无糖饮料备受推崇——  这个夏天无糖饮料火了,贴着无糖、低糖标签的饮料已经开始向饮料界传统“大咖”可乐、酸梅汤、冰红茶等的“C位”发起了挑战。据24小时连锁便利店便利蜂统

高剂量甜味剂可抑制小鼠免疫反应

三氯蔗糖是一种强效且无热量的代糖,它比蔗糖要甜600倍。除了作为甜味剂使用刺激嗅觉外,一项3月15日发表于《自然》的新研究发现了三氯蔗糖明显的生物作用——降低小鼠免疫反应。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普渡大学行为神经科学家Susie Swithers致力于研究人造甜味剂的使用对健康的影响。她指出,有一种普遍观

甜味剂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低检出限的优点,食品中甜蜜素的测定应用的是气相色谱法,我国国标GB/T 5009.97-2016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主要用于测定饮料、凉果等食品中的甜蜜素。

甜味剂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检测食品中甜味剂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我国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汇编中GB/T 5009140-2003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和GB/T 500928-2016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第一法都是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的。目前已经开展了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散射检测器

科学合理使用食品甜味剂是安全的

  炎炎夏日,正值饮料消费旺季,碳酸饮料使用甜味剂引发热议。记者注意到,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共同发布的《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以下简称《共识》)指出,科学合理使用甜味剂(又称代糖)是安全的。 

人工甜味剂或与心脏病事件有关

美国科学家研究认为,一种常用的人工甜味——剂赤藓糖醇可能与心脏病事件相关。相关研究2月28日发表于《自然—医学》。人工甜味剂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以降低糖和热量摄入。人们常建议将之作为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替代糖的选择。监管机构一般认为这些甜味剂是安全的,但很少有研究调查过其长期健康影响。赤藓

号称“无糖”的“零卡路里饮料”

  美国当地时间6月9日,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期间,有学者称避免糖尿病的方法是最好远离一切甜饮,包括不含糖的甜味剂饮料。甜味剂饮料不含糖为何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呢?  糖带来的愉悦和健康不可兼得  糖及糖类食品可以产生很多令人人兴奋的物质,在进食的过程中,可以缓解焦虑心情,会有

无糖食品为什么会致癌?

  据媒体报道,被广泛应用在无糖饮料、无糖食品中的常见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或将在今年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人工制造的非糖甜味剂是“代糖”的一种,两个月来风波不断。在以往印象中,非糖甜味剂既有甜味又不含糖,是口感与健康兼得的“高性价比”添加剂。

关于D甘露醇的应用领域介绍

  1.可用作甜味剂、防粘剂、营养增补剂、品质改良剂、保湿剂。  2.可用于塑料行业制松香酸酯及人造甘油树脂、雷管(硝化甘露糖醇)等;经氢溴酸反应可制得二溴甘露糖醇。  3.甜味剂、营养增补剂、品质改良剂、防黏剂等。具有低热量、低甜度,可代替食糖用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的特殊食品,也是口香糖和醒酒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