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生命的另一种阅读和解析

50年义无反顾的105岁寿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语气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过了半个世纪。作为亲历者,我深知,是以50年义无反顾坚持学科交叉、坚持服从国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办所方针,换来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发展。” “当年,对于生物物理学是否一门独立的学科,异议和反对意见不绝于耳。而我们竟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生物物理所,又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了生物物理学系,面临的非议和压力可想而知,坚持下来很不容易。” 说这话的老人是贝时璋。贝先生是目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中科院院士,今年10月10日将度过105岁诞辰。我国生物物理学科的诞生和蓬勃发展,与他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半个世纪前,贝时璋亲手创建了我国生物物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机构,设计了中国生物物理学的框架,随之而来,也培养和造就了我国蛋白质科学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如今,由他创建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阅读全文

生物物理所研究发现决定偏好行为的神经基础

  近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力课题组龚哲峰副研究员等人关于发现果蝇幼虫中央脑的两对神经元足以调节果蝇幼虫对于不同光强条件的偏好行为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增加这两对神经元的活性会促进幼虫的避光行为,而抑制这两对神经元的活性则能够逆转幼虫的避光行为为趋光行为

生物物理所揭示疱疹病毒抑制宿主mRNA机制

  病毒在与宿主长期的博弈过程中,进化出多种机制来对抗和逃避宿主的抗病毒反应。其中,通过干预宿主的mRNA出核转运过程,进而阻止宿主细胞建立合适的抗病毒环境,是重要策略之一。例如,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和水疱性口炎病毒的M蛋白均被发现可以广谱抑制宿主mRNA出核转运。2016年,一项研究发现,γ疱疹

生物物理所女娲基因组资源研究取得进展

  遗传变异图谱是研究人群演化史、医学遗传学、基因型-表型关联的基础。此前,大多数全基因组测序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血统人群。已有研究表明,罕见和低频的变异往往特定于人群或样本,尤其是与疾病相关的变异。针对特定人群的基因组数据可以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区域适应性研究、用药指导等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单

生物物理所揭示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8月9日,国际肝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志海研究组关于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分子S100A4促进肝脏纤维化的新进展,标题为S100A4 promotes liver fibrosis via activation of hepati

生物物理所阐述自噬小体成熟的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实验室于11月24日在Nature Cell Biology 杂志上在线发表文章,阐述O-GlcNAc糖基化修饰SNAP-29并调控自噬小体的成熟。  细胞自噬是一个基于溶酶体的胞内降解过程。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或各种应激条件下,细胞自噬将被激活,胞内组分被自噬小体运输

生物物理所等绘制人类海马体发育细胞图谱

  1月16日,《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Deco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hippocampus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系统阐明了人海马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和细胞命运决定因子,绘制了高精度发育细胞图谱,解析了海马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细胞类

生物物理所973项目发表Cell-Research文章

  8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凯组和赵永芳组合作在Cell Research 发表了题为Substrate-bound structure of the E. coli multidrug resistance transporter MdfA 的研究成果。  细菌的药物抗性是当今全球面临

生物物理所在金属蛋白设计方面获得新成果

  3月29日,《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扩展基因密码子,实现了具有金属结合能力的非天然氨基酸8-羟基喹啉丙氨酸(HqAla)在活细胞中的基因编码。   基因编码具有金属离子结合能力的非天然氨基酸对于酶工程及机理研究、设计蛋

生物物理所发表BAH结构域研究综述文章

  11月27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评论》(Critical Reviews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研究组题为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BAH Domain in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访问生物物理所

  11月5日下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李孟雄一行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参观访问。生物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汪洪岩,梁伟研究员以及所地合作处副处长栾贵波等热情接待了客人。   李孟雄一行在汪洪岩的陪同下参观了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磁共振脑成像中心和低温冷冻电镜实验室。客人对生物物理

生物物理所仁和百奥健康研究中心成立

    签约仪式  8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仁和集团医药创新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仁和百奥健康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生物物理所成功举行。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生物物理所与仁和集团开始了深度合作,共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

生物物理所研究发现肿瘤血管生成新机制

  6月20日,BLOOD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该课题组继发现CD146是肿瘤血管新靶标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此项研究揭示了肿瘤血管内皮标志分子CD146作为细胞表面受体促进血管生成的最新分子机制,是CD146作为肿瘤血管生成标

生物物理所揭示细菌脂多糖跨膜转运机理

  4月10日,《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亿华课题组的研究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lipo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by ABC t

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模板

不同mRNA序列的分子大小和碱基排列顺序各不相同,但都具有5ˊ-端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架区、和3ˊ-端非翻译区;真核生物的mRNA的5ˊ-端还有帽子结构、3ˊ-端有长度不一的多聚腺苷酸(polyA)尾。帽子结构能与帽子结合,在翻译时参与mRNA在核糖体上的定位结合,启动蛋白质生物的合成;帽子结构和p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控

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主要在转录水平上,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调节控制。它受性别、激素、细胞周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生存环境等多种因素及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众多的生化物质变化的影响。由于原核生物的翻译与转录通常是偶联在一起的,且其mRNA的寿命短,因而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主要由转录的速度决定。弱化作用是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控

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主要在转录水平上,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调节控制。它受性别、激素、细胞周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生存环境等多种因素及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众多的生化物质变化的影响。由于原核生物的翻译与转录通常是偶联在一起的,且其mRNA的寿命短,因而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主要由转录的速度决定。弱化作用是

生物样本蛋白质的提取

由于大部分蛋白质都能溶于水、稀盐、稀酸或稀碱溶液,所以蛋白质的提取一般是以水溶液为主,其中盐溶液和缓冲溶液对蛋白质的稳定性好、溶解度大,是提取蛋白质最常用的溶剂。当细胞粉碎后,用盐溶液或缓冲溶液提取蛋白质时,应注意以下一些条件。(1)盐浓度常用等渗盐溶液,尤其以0.02~0.05mol/L磷酸缓冲溶

第三次生物成像中心论坛在生物物理所召开

  12月23日,来自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孙飞、朱平、苗龙、冯巍等研究组和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技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中心9501会议室召开了第三次生物成像论坛。这是继研究所生物成像中心论坛系列活动机制形成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以上课题组在内的共约70与人参加了此次论

生物物理所等发现病原微生物干扰植物免疫新机制

6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研究团队与英国塞恩斯伯里实验室马文勃研究团队,在《细胞》(Cell)上,发表了题为Pathogen protein modularity enables elaborate mimicry of a host phosphat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

生物物理所等在多细胞球体构建方面获进展

  1月31日,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期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燕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温永强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Cellular Nanofiber Structure with Secretory Activity-Promoti

NIH资深研究员赴生物物理所作学术报告

  5月20日,应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徐涛的邀请,美国NIH的资深研究员Joshua Zimmerberg教授来访并作报告,报告由徐涛主持。  Zimmerberg教授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听众讲解了其最新发表在2009年Cell杂志上的成果,即dynamin通过插入细胞膜上调

生物物理所合作在金属酶设计方面获进展

  很多在生物体中发挥重要功能的蛋白都是金属酶。通过使用有限的几种金属离子和含金属的辅酶,金属酶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很高的活性。通过理性设计在模型蛋白中实现金属酶的功能,可以揭示金属酶高活性的结构和机理,并且促进低成本、高效催化剂的设计。然而,目前理性设计产生的金属酶活性较低,无法达到天然酶的水平

生物物理所揭示III型CRISPRCas系统免疫机制

  11月29日,《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课题组和章新政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Structure Studies of the CRISPR-Csm Complex Reveal Mechanism of Co-transcriptional Interfer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分泌途径激酶调控新机制

  尽管首个磷酸化蛋白酪蛋白(casein)在1883年就被报道,直到2012年第一个分泌途径蛋白激酶Fam20C才被鉴定,它催化包括酪蛋白在内绝大多数分泌蛋白的磷酸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am20C参与调节生物矿化、细胞粘附和迁移、激素原的加工、脂质稳态、蛋白质转运及内质网稳态等众多生命过程。然而

生物物理所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消息,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研究员主持申报并担任负责人的“光电融合超分辨生物显微成像系统”项目经开题论证、实施方案审核、现场考察、答辩评审、预算评估和综合决策等多阶段评审,成功获得批准立项,并获批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的资助。这是基金委所资助的生命科学领域唯一

生物物理所研究发现帕金森氏病可能的发病机制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中发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通常与大脑黑质区域多巴胺神经元的功能退化及死亡相关。同时,在PD病人的脑中通常可以发现一些称为路易氏体(Lewy body)的包涵体,这些结构被认为是PD形成的病理学标志。但是

生物物理所在金属蛋白理性设计研究方面获得进展

  11月29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江云研究组以Probing the Function of the Tyr-Cys Crosslink in Metalloenzymes through the Genetic Incorporation of 3-Methylthiotyros

清华大学Babak-Javid教授赴生物物理所做学术讲座

    2月29日上午,应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毕利军研究员的邀请,清华大学Babak Javid教授在生物物理所图书馆二层报告厅做了题为Mycobacterial mistranslation is a source of adaptation的精彩讲座,毕利军研究员担任主持人,近

生物物理所神经细胞凋亡研究获得新发现

  6月29日,《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袁增强研究组有关c-Abl-MST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压力条件下的神经细胞凋亡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工作由博士研究生肖磊等在袁增强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

人脑直接成像中心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成立

2008年10月27日至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了“人脑直接成像中心成立仪式暨首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出席成立仪式做了重要讲话,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特别鼓励脑与认知科学、脑成像领域和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为增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