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论文!他在北工大凭成果转化晋升教授

近年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如火如荼,但控制机器人运行精度的核心技术——RV减速器,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北京工业大学张跃明团队经过多年研发,打破了RV减速器的国际垄断,相关成果成功实现了技术转让。 在多年的研发过程中,张跃明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技术的研究上,而不是发表学术论文。得意于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完善,北京工业大学将成果转化业绩作为教授职称评聘重要依据,破格为张跃明晋升教授职称,在科研人员中间形成了支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鲜明导向。 必须解决的“卡脖子难题” 工业机器人的RV减速器对机器人来说,相当于手机、电脑的芯片,是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部位比如肘部、膝部、腰部,都需要好几台RV减速器来支持,因此几乎所有的高精度机器人都会采用RV减速器。 “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功能部件。”张跃明介绍,打个比方,把工业机器人当成人的手臂的话,减速器就相当于手臂的关节,这个关节主要决定了工业机器人手臂摆动的精度,而长......阅读全文

不唯论文!他在北工大凭成果转化晋升教授

  近年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如火如荼,但控制机器人运行精度的核心技术——RV减速器,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北京工业大学张跃明团队经过多年研发,打破了RV减速器的国际垄断,相关成果成功实现了技术转让。  在多年的研发过程中,张跃明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技术的研究上,而不是发表学术论文。得意于人才评价体系的

论文的“唯”和“不唯”:谁要“唯”,谁“不要唯”

   如何才能在国际化的大潮流下,赢得中国科技国际话语权和中文期刊共同发展和繁荣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许把握好各自的定位,坚持质量第一,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中国人见面寒暄常说“你吃饭了吗?”因为民以食为天,寒暄语体现了“有饭吃”的重要性。在当今的学术界,大家常用的寒暄变成了“最近发论文了吗”。如果发

评论:不唯论文论英雄

   学术论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最直接载体,科研人员把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杂志上、与同行交流切磋,这本来是国际学术界的通行做法。大部分从事科研的人也认可论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术的真实水平;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数论文”也是相对简单易行的考核方式——所有这些因素,都使论文演变为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标。

评论:不唯论文论英雄

   学术论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最直接载体,科研人员把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杂志上、与同行交流切磋,这本来是国际学术界的通行做法。大部分从事科研的人也认可论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术的真实水平;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数论文”也是相对简单易行的考核方式——所有这些因素,都使论文演变为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标。  从

博后入职半年晋升教授,这所特色高校如此破五唯

2021年4月,博士后出站不久的朱泽策入职了新高校,仅半年多就晋升为教授。 武汉纺织大学近日公布了2021年新晋教授名单,24人中有8人是破格晋升。这是该校探索绿色晋升通道制度的第四年,朱泽策就是受益者之一。 此前,他在武汉一所“双一流”高

评论:高校职称评审急需打破“论资排辈”

  日前,四川农业大学31岁的80后李明洲,从副教授连升三级,一跃成为了二级教授,这在四川省内高校中十分罕见。能获得这样的殊荣,缘于他对猪肉的研究,为人类肥胖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5月27日四川新闻网)   刚过而立之年即破格越级评为二级教授,应该说是对现行高校教授职称评定“论资排辈”体制的飞跃

技术大牛年近60仍是副教授-不靠发论文评个职称有多难?

  南方某高校教授李金新是校内公认的技术大牛。他设计的智能小厨房外形像一个小冰箱,只需要轻松扫码就能拿到热乎乎的饭菜。然而,年近60岁的李金新,职称仍是副教授。  近年来,多个部委联合开展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单位表示,破“四唯”

科技成果转化提法不准-破解唯成果式迷局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一直广受诟病。最能反映问题的是这样一组数据: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80%,而我国仅为25%,而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志敏代表掌握的数据却有所不同: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年都对上一年授权的发明ZL实施转化情况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实施率接

北工大推出先使用后付费成果转化新模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040.shtm 本报北京4月7日电(记者袁于飞)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高校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对接仪式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为期三天的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暨校园开放日活动也就此拉开

27篇SNC论文!他凭这些学术成就获亿元融资

  基因修饰动物是研究在发育和疾病中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CRISPR/Cas9系统有效的应用于构建基因敲除和敲入小鼠。而杨辉团队正好专注于该领域。  杨辉,30岁时,就成为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研究员;2015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9年,杨辉博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由杨辉创办

教育部: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行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  教技厅函〔2018〕110号  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科院 工程院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

“唯头衔”“唯论文”怪圈缘何难破

  打破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倾向,不能简单以学术头衔配置学术资源,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再次明确了一系列改进人才评价的具体措施。  自2016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北工大科技成果转化13个项目超过500万元

  1月19日至21日,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了“2015年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工作大会”。该校校长郭广生总结“十二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进展时表示:北工大将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引擎,以科技创新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重要支撑。四年来,学校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对学校事业发展的贡献

不唯学历论文,北京深化卫生专技人员职称改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56.shtm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贺勇)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北京市卫健委联合发布《北京市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面向全市卫生专技人才,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制度体系

打破成规-南京大学人才评价不唯论文

   “我2015年正式入职南大,前三年一直没有重要的科研成果,但学校和学院没有给我压力。今年,我们团队的成果《单层氧化物钙钛矿二维晶体膜的实现》终于在《自然》上发表。”26日,在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第四届“青年学者前沿论坛”中,该校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聂越峰提及自己在南大的科研经历时感慨

时评:破除“唯论文”积弊

   “唯论文”的做法,必然导致学人与实践相脱节。做无数手术的不如写几篇论文的,也就使人难免内心不平,甚至使做手术只有那些有良知的老实人愿意干,精明人都以写论文为晋升阶梯。  发表论文,意味着拥有一定的学术能力与科研水平。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倘若凡事皆与论文挂钩,以论文为指挥棒呢?当下中国,便正在

黑龙江:科技奖励申报者凭一篇论文斩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黑龙江科技奖励重质不重量  申报者凭一篇论文斩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12月13日,2018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结果新鲜出炉。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个最突出亮点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黄志伟教授团队承担的“艾滋病病毒Vif‘劫持’人CBF β和CUL5 E3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项目获得黑龙江省

取消这些晋升门槛!多所高校“破五唯”动真格

  1月27日,南京大学科技处处长姜田介绍,在职称评审方面,论文在南大科研贡献激励中的权重从原先的80%降低到50%;学校更加鼓励教师申请承担国家重大科研工作、获得重要科技奖励、高价值ZL,一些原本并没有足够“资质”、足够“文章”的老师,却因为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对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成为“破格晋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意见和方案: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特别是有关教师评价的相关改革,这在社会和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之所以会出台改革方案是因为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评价中出现了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的

不唯上、只唯实:他“半路出家”首创流域生态学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工作多年,蔡庆华(上图,资料图片)依然将导师刘建康提出的要求作为座右铭。 正因“唯实”,他与导师一起提出“流域生态学”概念,积极呼吁在流域视野下探寻水生态密码;也因“唯实”,他带领团队在长江最靠近三峡大坝的较大支流香溪河设立生态站,开始了年复一年的观测。

不靠论文、项目也可升教授!这所高校如此破五唯

非985、非211、非“双一流”,这样一所建校仅4年的“技术大学”,在部分省份的考取难度却堪比211高校。 事实上,深圳技术大学独立招生的第一年,均分就超过了一本线。在部分省份的录取线甚至高出一本线60分以上,同等条件下,还有“211”“双一流”高校可以选择。正式建校4年多来,招生人数逐年增多,

高校职称评审如何“破”与“立”?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特别是有关教师评价的相关改革,这在社会和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之所以会出台“改革方案”是因为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评价中出现了“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的“五唯”问题,这也成为很多高校教师职

破除“唯论文”后-“不认识”学界大牛的年轻学者会更难么?

  中国大学喊了许多年的破除“唯论文”,这次似乎是动了真格。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月23日,科技部又

清华下重手解聘50岁副教授,-是要破除老师的惰性?

  近日,清华大学一位50岁副教授被解聘的事情在网上引起热议。  这位副教授写了4篇文章陈述了自己本硕博求学、清华入职、10年工作、晋升折戟和黯然走人的整个过程,认为从预聘-长聘制的文件到执行,从个人表现到最后挣扎,都充满了深深的委屈。  据悉,这位副教授于2012年入职清华(因他读研是在本科毕业工

中国临床医生之惑:重临床,还是重科研?

  选择重临床,还是重科研?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临床与科研本来可以是水到渠成、互相依赖的两项工作,如今却成为现实中我们很多临床医学生以及医生必须做出的选择。   长久以来,重科研、轻临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界的一种恶性趋势。因此出现很多怪现状:医院里没有下过一天临床的临床医学博士和副主任医师比比皆是;很

中国临床医生之惑:重临床还是重科研

  长久以来,重科研、轻临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界的一种恶性趋势。因此出现很多怪现状:医院里没有下过一天临床的临床医学博士和副主任医师比比皆是;很多有着丰富临床经验,但是不擅长跑课题、发SCI论文的医生,却难以得到体制内的认可。临床医生培养和晋升机制的改革,成为各界呼吁多年却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的一道难解

不良倾向伤教学科研-高校教师职称咋评更科学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人社部、教育部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克服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 相关不良倾向如何破?改革还要过几道关?新华社记者就此走访了多地高校与相关教育管理部门。

专访地质学家任纪舜: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499800.shtm

时隔两年终于官宣!这所985高校「破五唯」落地!

两年前当全世界都在为中国式的战疫效率惊掉下巴时宅家搞学术的广大科研党也在为中国式的科研体制改革跌破眼镜我们不仅只用两个月时间就控制住了疫情更是在一个月内连发数个重量级新政策文件鲜明地炮打“SCI至上”的现象让中国学术圈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变天时隔两年「破五唯」政策落地执行如何?终于有985高校官宣了! 

破除“SCI崇拜”-祛除“唯论文”顽疾

   近日,中国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治理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并出台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的10条意见和措施,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