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聘被拒,“最后一根稻草”是啥

对于高校而言,人才永远是其存在的基石,也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力量。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高校的人才培养、学术创新与学科发展就无从谈起。应该说,这是国内外高校设置长聘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近20年来我国高校引进并实施“非升即走”制度的初衷。 长聘制度的考核结果决定着学者谁可以领先及谁将落后。领先者可能从此一马当先,在学术道路上顺风顺水;落后者则可能就此与领先者拉开距离;更有甚者,还可能导致某些人从此离开学术界。 因此,从个人角度说,一位申请者作为被(备)选对象,是否能够顺利获得长聘资格,是关系其一生的一次“大考”。对于顺利通过者来说,这既是个人学术水平的一次明证,也为其未来生活提供了保障,使其从此安心教学与科研。 毕竟,精英与卓越之人总是少数,他们无须担心这样的“大考”,甚至可以轻松跨过这道“门槛”,但大多数优秀学者还是要经历一番磨难,对于能否获聘,他们自己既不敢也不能确定。因为人们都知道,除学术实力外,长聘结果往往取决于方......阅读全文

高校取消事业编,长聘制能否给教师安全感?

  最近,山西省出台文件,拟将增人计划的权力下放到学校层面。此举也被认为从根源上动摇了高校等单位事业编制的底层逻辑。  自2011年3月我国提出2020年要建立新型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来,高校取消编制之声不绝于耳。  在高校取消编制已大势所趋的当下,作为另一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保障的制

“预聘—长聘”制:“学术阶梯”为何越爬越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077.shtm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本报记者 温才妃“老师,我一进去就是预聘副研究员,是不是就是副高了?”北京某“双一流”高校博士生问。“那你知道晋升的下一站是什么吗?是副教授!”他的导师王玥不忍心

长聘被拒,“最后一根稻草”是啥

对于高校而言,人才永远是其存在的基石,也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力量。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高校的人才培养、学术创新与学科发展就无从谈起。应该说,这是国内外高校设置长聘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近20年来我国高校引进并实施“非升即走”制度的初衷。 长聘制度的考核结果决定着学者谁可以领先及谁将落后。领先者可能从

2021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2021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布局中,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高等教育能否担负得起这样重要的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就要求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人事制度的改革。  同时,高校

24岁清华博士毕业后到高校任准聘副教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08.shtm16岁的她来到清华求学度过九年学习时光24岁的她将去往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担任准聘副教授她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安琪儿读博期间安琪儿致力于攻克感知、控制、通信领域的难点问题在多机协

打破“高校教授终身制”!“非升即走”已大势所趋

  近日,威海职业学院刚刚结束的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中,1名教授因业绩处于同级竞聘岗位末尾被降为副教授,4名副教授则因同样的原因被降为中级。与此同时,国内有学者发文疾呼,打破“教授终身制”已“刻不容缓”。  其实,早在2001年前后,我国已有地区宣布要打破教授终身制,实行聘任制度,但时至今日,这些政策大

高校事业编改革,真要开始行动了!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建立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高校取消事业编。  这对于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事业编制的员工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原本拥有编制的他们告别“终身制”,瞬间等同于合同工。而作为事业单位的典型代表之一,高校也不能幸免

博士未晋升转岗后勤,“非升即走”为何水土不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949.shtm “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我校的最低服务期为8年。”“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五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已达副教授任职条件因指标原因未晋升除外),本人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保卫等

33岁美女博导任浙大长聘教授!曾言“希望成果上火星”

  据澎湃新闻1月10日披露,33岁美女博导陆盈盈已于2021年12月下旬获公示为浙江大学长聘教授。2010年,陆盈盈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到2021年底成为该院长聘教授,她仅用了11年。  陆盈盈(图源:浙江大学)  据官方简历,陆盈盈,1988年生,浙江杭州人,浙江大

一些高校“非升即走”,如何防止跑偏走样?

当前,许多高校实行“非升即走”预聘制度,意在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活力。然而,一些高校设定过高的科研目标,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老师不合理地降级转岗。“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5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已达副教授任职条件因指标原因未晋升除外),本人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保卫等服务保障岗位。”近日,某高校一则

事关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新政来了

  近日,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人事管理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透露了山西省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中实行的大刀阔斧的人事制度改革。其中包括诸多重量级新政:   • 取消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年初统一下达增人计划的管理模式;   • 对具

211高校拟聘名单竟备注“父亲是处长”,自爆or照章办事?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就8名2024年教师岗招聘初试通过人员予以公示。公示信息显示,拟聘为教师的张某,他的父亲是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在此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公示的8人中,还有数名拟聘用人员的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的导师是该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院领导。公示

“研究员”待遇也有天壤之分,你在哪一类

  最近经常看到大家讨论:某高校的“研究员”岗位到底要不要投递,看招聘信息总感觉怪怪的,像是“博士后”的变种,但又说不出来具体哪里奇怪。  的确,从单位属性来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员”含金量相去甚远;而从高校内部来看,作为岗位的“研究员”和作为职称的“研究员”又概念不同。随着各大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清华下重手解聘50岁副教授,-是要破除老师的惰性?

  近日,清华大学一位50岁副教授被解聘的事情在网上引起热议。  这位副教授写了4篇文章陈述了自己本硕博求学、清华入职、10年工作、晋升折戟和黯然走人的整个过程,认为从预聘-长聘制的文件到执行,从个人表现到最后挣扎,都充满了深深的委屈。  据悉,这位副教授于2012年入职清华(因他读研是在本科毕业工

饶毅终于看不下去,“复旦伤人事件”媒体打错了靶

    关键的改革与质量的提高:中国高校人事制度   决定现代高等学校质量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质量决定教育质量,也决定研究质量。因此,高校的教师人事制度决定了高校的质量。因为人事制度的敏感性,也因中国的文化因素,成功地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没有没有对外描述其改革过程和改革的成功,不

23岁你在干啥?这个本科生,已拟获聘高校老师!

  11月中旬,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网站曾发布一则通知,对2021年高层次人才拟聘人员进行公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年仅23岁的温康,拟聘至该校农林科技学院教师岗。  温康的幸运不是偶然,而在于他有特殊的“敲门砖”。2018年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他与搭档同学严迪一起获得了园艺项目全国冠军,

29岁海归博士回老家淄博,成为“双非”高校首位直聘教授

离博士毕业答辩还有3个月,29岁的刘聪从荷兰回到老家山东淄博。他要在毕业前搞定两件人生大事:结婚和找工作。  当时,刘聪已经收到了多所国内高校的offer,但他最终选择回到淄博一所地方“双非”高校,作为山东理工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位直聘教授的博士毕业生,开启独立PI的新阶段。  4年

重磅!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2023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把推动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作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逐步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价值导向、管理规范有效、保障激励兼顾的

25岁应届博士获聘985高校博导-明年入学博硕招生名额已满

  “90后”目前已渐成为中国学术圈的生力军,而“95后”的青年学者也开始跃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95后”弘深青年学者冯磊再度引起社会舆论关注。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7月间消息透露,冯磊撰写的论文《Pointwise Binary Classification with

编制、职称、薪酬,教育部还要改啥高校教师制度?

  教育部:高校可自主制定教师聘用条件 自主公开招聘教师  1月27日,在教育部召开的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近期,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针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印发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部署

教育部:高校教师经批准可开展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高校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开展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  《意见》提出,要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完善高校教师评聘制度。高校可根据需要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

谁“内卷”,谁“躺平”?请看高校青年教师压力地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01.shtm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本报记者 温才妃18年前,某高校青年教师在媒体上以“青椒”自嘲,感慨工作、生活压力之大。18年后,又一代高校青年教师在“双一流”建设、“破五唯”改革、“非升即走”

高校拟聘教师公示备注亲属师生关系:一人父亲为本校处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622.shtm1月18日到1月24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就8名2024年教师岗招聘初试通过人员予以公示。公示信息显示,张博爱奇,男,博士研究生,拟聘为教师(事业编),他的父亲是学校

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流动重在制度设计

  为了加快推进人才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人才支持计划”,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万人计划”(又称“国家特支计划”)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吸引和培养海内外学界精英,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竞争力和影响力。  这些“人才支持计划”

冲破“分数牢笼”-高校考评制度改革前后有何变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377.shtm本月初,北京大学公众号上发布了一项由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高校内引发热烈讨论。这是一项怎样的改革?为何要改?改革前后有何变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

教育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的通知  教学厅〔202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

职称晋级制度落后-年轻人逃离高校实验室

  本月,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果展示交流会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本次展示交流活动中,通过大量鲜活事例、构思巧妙的自制仪器设备和多样化的视频图标,展示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  但同时,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左铁镛院士也表示,

”非升即走“制度下的青年女教师,”娃和论文“该选谁?

  终身教职的制度(tenure-track system)建立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初衷是考虑到学者在享有稳定就业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保障学术自由。教师在一定期限内通过考核之后,可以获得永久或者连续性的聘任。随后这个制度逐渐被其他国家的大学所采纳。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科研型高校开始效仿美国,实行 “非

人民日报:高校用人不可太功利

  创建一流大学,青年教师要有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的良好心态,高校也要创造一个让他们安心的学术环境,在用人方面不可过于功利化。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很多高校实行了新聘教师“非升即走”政策,即新聘教师经过1—2个聘期,约6—8年的聘用后,如果没有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就不再续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