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患者需特定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自然综述—心脏病学》在线发表的一篇专家共识声明指出,东亚地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需要有一套特定治疗方案。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脏病发作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以打通阻塞的动脉)之后使用,旨在预防血凝块并降低心脏病复发的风险。而东亚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血风险会增加。 世界心脏联盟已意识到这一风险,并根据有关证据展开了评估,以确定对于东亚患者最合适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心血管病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将有助于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到2025年将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早亡率降低25%的目标。 欧洲和美国的临床指南都推荐使用抗血小板二联疗法,即阿司匹林和另外一种更新的抗血小板药物联合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和采用放置支架后扩展冠状动脉的病人。但是,这种较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试验只包括了很少的东亚族群。 鉴于东亚人群与白种人群出血和凝血情况不同,将当前的治疗指南推广至东亚患者,尽管很普遍,但或许不合适。在这份专家共识声明中,美国教堂山......阅读全文

东亚患者需特定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自然综述—心脏病学》在线发表的一篇专家共识声明指出,东亚地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需要有一套特定治疗方案。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脏病发作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以打通阻塞的动脉)之后使用,旨在预防血凝块并降低心脏病复发的风险。而东亚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血风险会增加。  世界心脏联盟已意识到这一风险,

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引发高温心脏病

根据8月1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发表的一项研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造成患者非致命高温相关心脏病风险上升。但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一效应。 此前人们已经证实,暴露于寒冷和炎热中都会诱发心脏病。此前的流行病学研究则表明,随着全球变暖2℃~3℃,与高温相关的心脏

“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优选方案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日前,由沈阳军区总医院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优选方案研究(2011BAI11B07)”取得重大进展,其研究成果在著名医学杂志《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IF:30.072)。该研究提出并验证了国产新型抗凝药“比伐卢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术

多国批准抗血小板治疗新药上市

  抗血小板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本治疗方法,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目前常用的治疗用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日前批准英国阿斯利康研发的抗血小板治疗新药倍林达(替格瑞洛)在中国上市并用于临床ACS治疗,至此已有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在内的88个国家批准该药在本国上市。   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1)抗凝疗法:抗凝治疗不能完全防止冠脉血栓的形成,其重要作用近年来有人认为是可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或减少下肢静脉血栓与心腔内附壁血栓的形成,因而也减少了动脉梗死的并发症。但由于早期活动的倡导和住院时间的缩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梗塞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因此,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新药列入多个欧美治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因其发病急、病情重,往往导致患者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日前批准英国阿斯利康最新研发的倍林达(替格瑞洛)在中国正式上市,至此这一新型抗血小板新药已在全球85个国家得到批准用于临床。   中华心血管病学

抗血小板治疗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1、噻氯吡啶治疗检测  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噻氯吡啶。口服剂量250~500mg/d时,在开始用药的1~8周内,需每周检测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出血时间(BT)和血小板计数各1次,使PAgT抑制率维持在参考值的30%~50%,BT(国际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延长是参考值(6.9±2.5m

简述脑梗死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急性期(一般指脑梗死发病6小时后至2周内,进展性卒中稍长)的抗血小板聚集推荐意见如下:  (1)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 mg/d。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150 mg/d;  (2)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

急性肾损伤的抗凝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使用抗凝剂潜在的风险和收益决定抗凝治疗方案  (1)无出血风险和凝血异常,也未全身抗凝者:可使用抗凝剂  a) 间歇性透析: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抗凝  b) 无禁忌征的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推荐局部枸橼酸抗凝,不推荐普通肝素  c)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有枸橼酸抗凝禁忌征:普通肝素或低

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治疗产科DIC的介绍

  前已述及右旋糖酐可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聚,因其带负电荷。一般用量不要超过1000ml。双嘧达莫(潘生丁)有解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抑制血小板二酯酶的活性,常用剂量为200~400mg/d,但抗DIC血小板凝聚使用大剂量600mg滴注为宜。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此药有增强依前列醇(内源性前列环素)的

抗血小板治疗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反应性仍增加

  一项研究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增加,即使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下。    佛罗里达大学的Dominick J. Angiolillo 博士说,由于血小板反应性增加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相关,所有允许对这种高危患者使用较高剂量的抗血小板药或对糖尿病血小板更

关于-NSTEACS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介绍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噻氯吡啶类、双嘧达莫及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将会改善临床预后。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它作用于血小板内环氧化酶-1(COX-1),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降解,减少TXA2的产生,抑制GpI

关于血栓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1.阿斯匹林它是环氧化酶抑制剂,使该酶第530位的丝氨酸残基乙酰化,破坏了酶活化中心,从而阻断了血栓烷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每日服用60~100mg阿斯匹林就可达到最大的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效果。目前阿斯匹林已被普遍应用于心脑疾患,降低了心肌梗塞复发率和死亡率,对一过性脑缺血(TIA)患者可降低脑

血小板功能——实验室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的方法

心血管疾病作为美国乃至全球第一杀手,占到患者死亡的30%左右。研究者现在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但是,当斑块破裂时相关成分会出现在动脉细胞外基质中,从而开启血小板凝集功能或动脉血栓。与此同时,巨噬细胞来源泡沫细胞产生的组织因素也会启动血液系统的凝集作用。这些过程均可引起血块的增加

抗血小板药和抗凝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一 )阿司匹林 :当脑缺血引起细胞代谢异常时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 ,能有效降低氧化效应 ,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还可抑制氨基酸代谢而抑制自由基的产生。研究显示 ,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早期使用阿司匹林 (160毫克 /天 )能改善预后、减少复发 ,且不增加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二 )

概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在急性出血期间以住院治疗为宜,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外伤,明显出血时应室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2、糖皮质激素 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抑制单核—巨食细胞系统破坏有抗体吸附的血小板,常用泼尼松,剂量

如何正确认识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价值?

    内皮损伤基础上的血小板活化、黏附及聚集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因此,抗血小板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以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但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血小板高反应性(HPR)”一直是影响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和安全

阿司匹林对NSTEACS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介绍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它作用于血小板内环氧化酶-1(COX-1),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降解,减少TXA2的产生,抑制GpIIb/IIIa受体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ACCP7对阿司匹林的推荐如下:  对于所有没有明确阿司匹林过敏的 NSTE ACS患者,推荐立即口

关于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

  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未选择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48h内用阿司匹林100-300mg/d,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推荐应用。但溶拴或抗凝治疗时不要同时应用,可增加出血风险。抗血小板凝集剂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也可应用。

抗血小板治疗可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死亡

  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增加。系统炎症与COPD患者短期和长期转归差有关。英国学者对血小板增多症是否与AECOPD转归差具有***相关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校正混淆因素后,血小板增多与COPD加重后1年死亡率增加具有相关性。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

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处理原则

  CKD合并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依据    中国ACS-PCI患者肾功能状态调查协作组在39个中心入选3589例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其中62.6%合并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美国NCDR ACTION研究显示,慢性肾病(CKD)使ACS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近乎翻倍。MERLIN-TI

抗血小板治疗的监测有哪几种方法?

1、噻氯吡啶治疗检测 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噻氯吡啶。口服剂量250~500mg/d时,在开始用药的1~8周内,需每周检测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出血时间(BT)和血小板计数各1次,使PAgT抑制率维持在参考值的30%~50%,BT(国际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延长是参考值(6.9±2.5mi

概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案

  脾切除能使患者长期缓解,缓解率达85%,是血液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切脾指征。  一、术前准备:  1.对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应改善肝功能,纠正出血倾向。  2.对某些严重贫血者,应反复多次输血后,再行脾切除。  3.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按普外科腹部手术前准备。  二、麻醉

抗凝、抗血小板、溶栓的区别

“抗凝,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blah,blah, blah”,这句话貌似已经成了最热门的开篇语。当然,这也是事实。然而,有些朋友可能会产生疑问:究竟抗凝、抗血小板、溶栓有什么区别?人体正常止血过程要说明上述三者间的差别,让我们先从人体正常的止血过程开始。人生在世,难免磕磕碰碰,止血对我们的生存

支架置入后短程抗血小板与于长程治疗结果相似

  旧金山——在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上,来自以开创性支架技术著称的巴西圣保罗Dante Pazzanese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心脏介入专家Fausto Feres博士及其同事报告称,在一项纳入了3,120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随机试验中,第二代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无论是采用3个月还是12个月的

简述异位抗利激素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治疗包括原发肿瘤的治疗纠正低钠血症应限制每日进水量在1L以内。低钠血症严重并有神经症状时可在密切观察下慎用3%—5%高渗盐水,或呋合塞米。地美环素可抑制水的重吸收,每日0.6—1.2g,分3次口服,可纠正低钠血症,需注意引起氮质血症的可能。

使用抗血小板和β受体阻滞剂或增加高温相关心脏病风险

    根据《自然·心血管研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非致命高温相关心脏病风险或上升。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一效应。某些药物或影响高温相关心脏病的风险。图片来源:《自然·心血管研究》在线版  此前研究人员已经证实,暴露于寒冷和炎热中都会诱发心脏病发作,流行病

简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案

  1、按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2、避免外伤、感染及不必要的手术或穿刺操作等,禁酒。   3、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泼尼松40~60mg/d,待血小板恢复正常后每周减量5mg并以使血小板保持正常的最小剂量作为维持量,持续2~3月。严重病例可选用地塞米松等静滴,如有条件可合并使用大剂量免疫

基因分型或可改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成本效益研究概要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而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基因分型指导的个体化策略可能有助于改善普拉格雷和替卡格雷的成本效益,但在某些情况下将替卡格雷应用于所有患者可能是一种经济而合理的替代策略。论文于2月18日在线发表于《内科学年鉴》。    此项研究已经

关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抗血小板治疗介绍

  (1)阿司匹林:所有无禁忌证的STEMI患者均应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  (2)P2Y12受体抑制剂:STEMI直接PCI患者,应给予负荷量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至少12个月(I,A)。  (3)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有效的双联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情况下,不推荐STEMI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