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一对跨神经细胞的黏附分子,可控制多巴胺突触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晚23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梅林教授研究组在Current Biology期刊发表论文——“In trans neuregulin3-Caspr3 interaction controls DA axonal bassoon cluster development”。 该研究发现,神经调节素3(neuregulin3)和接触蛋白相关蛋白3(contactin associate likeprotein3 or Caspr3)控制多巴胺突触结构的发育。 凯斯西储大学的崔万鹏博士、高囡囡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梅林教授为通讯作者。 多巴胺是大脑内导致愉悦或满足感的神经递质,控制犒赏,学习以及习惯养成。当我们成功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某项技能,脑内多巴胺的释放起到正向刺激作用,带给我们成就感,鼓励我们继续学习或者挑战。然而当我们经历失败,或者结果不达预期的时候,往往会抑制多巴胺释放,带......阅读全文

首次发现一对跨神经细胞的黏附分子,可控制多巴胺突触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晚23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梅林教授研究组在Current Biology期刊发表论文——“In trans neuregulin3-Caspr3 interaction controls DA axonal bassoon cluster develo

突触的含义以及横过突触空隙传递神经讯号的步骤

突触(synapse)是神经纤维间的连繫。所有的神经纤维都是以轴突末稍(dendrite)连到其它神经纤维的树突末稍(axonbrush)。而且在轴突末稍和树突末稍间留有一个空隙,称为突触空隙(synspticcleft)。如下图所示。  横过突触空隙传递神经讯号的步骤: (1)神经讯号到达轴突末稍

《Science》极早期发育时期惊现神经突触

  大脑新皮层(cerebral neocortex)掌权人脑功能,如有意识的思维和语言。在新皮层中,数十亿神经元被精确排列成有序的6层结构。在婴儿时期,这些神经元有次序地生成,再迁移至大脑表面。  “亚板神经元(subplate neurons)”是新皮层首批出现的神经元之一,它们在新皮层发育时短

Nature惊人发现:神经元通讯无需突触

  十一月二十一日的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显示果蝇触须中相邻的嗅觉神经元可以相互阻断,即使二者并没通过突触直接相连。这种通讯手段被称为ephaptic coupling,神经元通过电场使其邻居沉默,而不是通过突触传递神经递质。   “Ephaptic coupling这一理论

清华研发出首个人工神经突触

  让电脑像人类的大脑一样学习和记忆是一个令科研人员望而却步的挑战。因为人类的大脑拥有850亿个神经元和数万亿个神经突触,而且这些神经突触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自我调整,变得更强或更弱。   不过,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12日报道,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近日在美国化

神经突触仿生器件研制成功

  记者日前从东北师范大学获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资助下,该校刘益春研究组利用InGaZnO材料,构造了具有自主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神经突触仿生器件,在单一无机器件中实现了多种生物突触功能。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并被选为标题页文章进行了重点报道。   据

激活多巴胺神经元可使人们不再暴饮暴食

  近日,一项研究称,暴饮暴食行为影响了大约10%的美国成年人,这种疾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贝勒医学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和得克萨斯州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研究发现,某些神经回路能够抑制小鼠暴饮暴食的饮食行为。他们的的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上。 

离体神经突触的代谢性标记实验

mRNA 和 rRNA 存在于树突和轴突内(VanMinnen1994;Steward1997)。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位于胞体外区域的 mRNA 是否真的被翻译。下面的方法可以证明神经突起确实可以不依赖胞体而合成蛋白。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技术作者:U.Windhorst & H. Johansson  翻

离体神经突触的代谢性标记实验

            试剂、试剂盒 固定剂 温育液 氯霉素 放射自显影乳剂 显影剂 SDS样本缓冲液 实验步骤

中国科研人员解密神经突触“黑匣子”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在利用冷冻电镜解析神经突触超微结构方面取得突破,解密了神经突触“黑匣子”。  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刊《神经科学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近日以封面形式报道了该项研究成果。  突触是大脑行为、意识、学习与记忆

离体神经突触的代谢性标记实验

试剂、试剂盒 固定剂温育液氯霉素放射自显影乳剂显影剂SDS样本缓冲液实验步骤 一、放射自显影神经元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 2d,如第十章所述。1.用一个锋利的微电极从胞体分离神经突起,并用牵引电极将胞体移出培养皿 (见第十章)。2.在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 0.lmmol/L 氯霉素,阻断线粒体蛋白的合成。

补肾中药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倒置显微镜下见对数生长期的MES23.5细胞数量较多,饱满透亮。   帕金森病是以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为病理特征的中老年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中药治疗帕金森病,是否能够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于2013年10月30期出版的一项研究发现,肉苁蓉、黄精、淫

遗传发育所揭示神经突触稳态调控新机制

  突触是掌管神经系统信号传递的关键结构。成年大脑中突触的结构可塑性,即突触的形成和消失,被认为是长期记忆形成的基础。长时程在体成像观察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大部分轴突或树突以及突触的结构相当稳定,但受伤、丰富环境培养或长时间的感觉刺激会导致轴、数树突分支的产生和消失,这种产生和消失往往伴随着新突触的

遗传发育所发现神经突触发育的调控机制

  神经突触是高度特化的细胞间连接,负责神经元与其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对突触形成和生长发育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阐明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分子机制,而且可以加深对相关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已知BMP(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骨形成蛋白)信号通路对多种组织器官包括大脑

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神经突触删除机制

  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汪浩研究员和段树民院士合作研究发现,三磷酸腺苷(ATP)可以识别大脑中不需要的神经突触,在大脑中按下“删除键”。  该研究成果4月12日刊登在生命科学领域知名期刊《生命科学在线》(《eLife》)上。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大脑中约有86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接触的结

利用冷冻电镜成功解析神经突触超微结构

  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与生命科学学院毕国强、刘北明与周正洪教授合作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利用冷冻电子断层三维重构技术(cryoET)与冷冻光电关联显微成像技术解析神经突触超微结构。图片来源网络  2月7日,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刊《神经科学杂志》以封面形式报道了这一成果

中美学者利用冷冻电镜成功解析神经突触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完整神经突触进行系统性定量分析,既推动了对突触超微结构与功能这一“黑匣子”的解密,又为突破冷冻电镜技术在复杂细胞体系中原位解析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组织结构这一技术难题奠定了基础。成果于日前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神经

关于多巴胺的释放介绍

  当动作电位到达时,膜蛋白构造改变,允许Ca2+流入,囊泡与神经末梢或树突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多巴胺释入突触间隙。有两种释放方式:一种是间断性释放,即动作电位到达时一过性释放多巴胺,然后快速回收入神经元;一种是持续性释放,即低水平持续释放多巴胺,此时的多巴胺水平不足以激动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只能激

你为什么想吃肉?多巴胺神经元在“捣鬼”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为什么有段时间不吃肉,会特别想吃肉?美国时间4日《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能是大脑中一类多巴胺神经元在“捣鬼”。  论文第一作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刘绮丽5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酵母是果蝇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把酵母从食物中去除后,果蝇会因蛋白质缺乏而

氧化石墨烯可调节多巴胺神经元分化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小组发现,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在胚胎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纳米医学》。  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是帕金森氏症的最显著特征,通过干细胞诱导多巴胺神经元分化并进行细胞移植治疗已经成为潜在的帕金森氏症治

神经所发现炎性转录因子在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形成中的作用

神经所研究发现炎性转录因子NFkappaB在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形成中的作用   p65基因敲除引起小鼠神经肌肉接头异常  8月19日,《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NFkappaB

突触核蛋白的生理功能介绍

  抑制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  Abeliovich等证实α-突触核蛋白基因敲除的小鼠黑质在成对电刺激条件下多巴胺释放量增加,而小鼠的生理活动不受影响,并且大脑的神经元结构保持完整,但α-突触核蛋白可能在病理条件下发挥保护作用[24]。  调节突触膜的囊泡释放:  Murphy等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

遗传发育所神经突触发育研究取得新进展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特化结构。长期以来,神经突触的发育与重塑是神经科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突触重塑是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神经环路的形成以及生物对生理和(或)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同时,突触重塑的异常会导致许多重要的神经疾病。然而,我们对突触重塑的分子

环球科技参考:美国研制出硅基人工神经突触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网站日前报道,该校科研人员用单晶硅成功制作出了人工神经突触,这将大大促进人工智能硬件的发展。  “神经形态计算”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人员曾试图设计出像人脑一样工作的计算机芯片。不同于今天的数字芯片,需在二进制、开/关信号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芯片上的大脑”的元件将以模拟的

简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造成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机制不清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是一种学说。也有报道提出GABA能系功能减退、自由基产生的神经毒性抗精神病药对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等学说。  一般认为长期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类及丁酰苯类等可长期阻滞突触后多巴胺受体(DR)使突触前多巴胺(DA)合成及释放反馈

神经递质的代谢过程介绍

递质的代谢包括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四个环节。乙酰胆碱乙酰胆碱(Ach)的合成主要是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内进行。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化酶的催化下合成乙酰胆碱,然后转移到囊泡储存: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囊泡膜与突触前膜相融合将乙酰胆碱释放入突触间隙,激动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引起一系列生理效应。

盐酸多巴胺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露置空气中及遇光色渐变深。本品在水中易溶,在无水乙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极微溶解。鉴别(1)取本品约10mg,加水1ml溶解后,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溶液显墨绿色;滴加1%氨溶液,即转变成紫红色(2)取本品,加0.5%硫酸溶液制成每1m中约含

生物物理所发现果蝇嗅觉学习记忆的去抑制神经环路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郭爱克、李岩课题组题为Suppression of GABAergic neurons through D2-like receptor secures efficient conditioning in Drosophila aversive olfactory lea

中国科学家发现果蝇嗅觉记忆中的去抑制神经环路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郭爱克、李岩课题组题为Suppression of GABAergic neurons through D2-like receptor secures efficient conditioning in Drosophila aversive olfactory lea

关于多巴胺受体的分布介绍

  在缺乏每种多巴胺受体亚型的特异配体之前,广泛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来研究多巴胺受体mRNAs在脑内的分布。D1和D2受体基因在脑内表达广泛。D1-R主要表达于尾壳核,伏隔核,视束,脑皮层和杏仁核。除此之外,D1受体还在下丘脑被探测到。尽管在黑质致密部发现有D1配体与其结合,但没有探测mRNA存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