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PCI的患者输血与住院时发生心脏病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

据2月26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一项包括了超过2百万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如用于打开狭窄冠状动脉的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患者的分析中,在美国各地的医院在实施红细胞输注的做法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而接受输血与住院时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 给冠心病患者输注红细胞是有争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如心脏病发作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情况下及在有冠心病史的住院病人中输注红细胞可能与心脏病发作及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目前的治疗指南陈述对有冠心病史的住院病人做出的建议是谨慎且受限制的输血策略,而且因没有确切的证据而没有给出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情况下输血的建议。 北卡罗莱纳州达勒姆市杜克临床研究所的Matthew W. Sherwood, M.D.及其同事对全美国的一群具有代表性的接受了PCI的患者中的输......阅读全文

近亲输血:会导致输血风险增加

我们知道,在进行骨髓、肾脏等器官或者组织移植时,经常会在亲人中优先寻找配型相合的供者。然而,在输血时情况却恰恰相反,近亲之间不宜互相献/输血,不然会导致输血风险增加,与之相关的是一种严重的免疫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

输血会有什么风险?

输血后,有一定比例的受血者,会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或感染传染病。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原先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比如过敏、发热、溶血、心衰等。另外,污染了病原体的血液输入到人体内,则会引起相应的疾病。近年来,对输血传染病已经加强了控制,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一些传染病

输血为什么有风险?

由于输血后有一定比例的受血者会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用原先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它可分类为免疫性反应、非免疫性反应和输血传染病。 近年来对输血传染病已加强控制,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早期传染病存在病毒感染“窗口期”而难以检出,有极少数受血者会因输

患者发热能输血吗?

发热病人能输血吗?高热病人退到多少度才能继续输血?我们这里的界限是 38°c,你们那呢?一般情况下,发热病人不应给予输血,输血的常见并发症中就有发热,如果在发热时输血就无法判断是否由输血引起的并发症,发热时输血容易引起感染或加重感染。双腔的中心静脉导管可以同时输液输血吗?可以,因为双腔的中心静脉导管

地贫患者怎样合理输血?

   1.输血的目的是什么?  输血的主要功能是补充红细胞以保持患儿的血红蛋白在正常的范围内。正常情况下,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应大于110G/L,6-14岁应大于120G/L.  2.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应什么时候开始输血?  大部分重型B-地中海贫血得患者需要终生输血。一般情况下,当患儿血红蛋

异体输血的几大风险

异体输血的风险性较大,无论是从血源还是输入到身体内之后出现的输血反应。  当异体血输入人体后可能会发生多种不良反应,或者说是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      第一个就是血源的安全性问题。尽管采取了很多筛查的办法,但是传染病的筛查还存在一个窗口期的问题。输注异体血很可能带来潜在的输血相关的感染,或者是传

输血科如何防范医疗风险?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广大患者法律意识也进一步增强,我们经常在媒体中看到患者与医疗机构对簿公堂,通过法律来主张自己的权益。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报道,尤其是输血性传染疾病及输血并发症和输血医疗技术事故。输血科在防范临床用血纠纷、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中,应

谈医院如何防范输血风险

     输血是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本身又可以导致病原体的输血传播,成为传染病扩散的高危因素。目前的医学检测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避免输血后传染病的发生,一旦发生输血医疗纠纷,医院就有可能成为被告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实际上这方面的纠纷也有医院管理不够,医务人员自我保护不强的原因。因

临床用血安全之输血风险

   无论是门诊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还是住院部即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能都接触过临床输血的问题,输血是把双刃剑,正确的输血可以挽救生命,但是输血仍是有风险的,即使血液质量标准不断提高,输血仍是一项高风险的治疗措施,需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有的患者长期忍受贫血的痛苦,渴望输血治疗,而有的则是“

Rh(D)阴性患者的输血

   Rh血型系统是目前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认的29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也是输血医学中仅次于ABO的重要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现已发现48个抗原,其中最重要的抗原有D、C、c、E、e。Rh血型抗原特别是D抗原,是临床上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最重要的血型

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MTP)是指在大出血时,按照预先制定的血液成分方案予以输血,需要妇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及输血科医师及血库共同努力完成输血协议。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胎盘前置及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产后出血已成为围产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则。   

输血显著增加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心脏缺血风险研究概要

  法国学者Johanne Silvain等开展的TRANSFUSION-2研究提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因出血并发症或贫血而输血或血制品显著增加缺血性事件发生风险    体外实验表明,输注红细胞后血小板反应性增强,因此导致缺血性事件风险增加。研究者Gilles Montalescot认

输血风险性及其对策(二)

四、 提高输血安全性的措施 临床输血的原则是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其中安全性是居于首要位置的。要提高输血安全性,最大限度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所有参与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不懈努力和紧密合作。1. 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科学、合理使用血液输血治疗的风险性决定了临床医师在考虑对病人输

输血风险性及其对策(一)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是有风险的,临床输血亦不例外。输血的风险性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二是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输血可以引起部分受血者出现程度不同的输血反应,也可能将某些严重疾病经输血传播。因此,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

“人工代血浆”可降低输血风险

血液短缺,特别是安全清洁血液供应不足的问题,日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关注。日前,旨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关于血液的合理使用和血液替代产品的继续教育及经验分享的“费森尤斯卡比国际临床输血替代学术进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论坛由德国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以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三方联

贫血患者出现何种症状可以输血?

   提起贫血大家都不陌生,这种疾病是由于全身的血液中的红细胞在正常值之下。对于贫血患者的急救来说,输血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输血不是适合于每个人,要有相关的症状才适合于输血。    1.伴有缺氧症状的各种溶血性贫血特别是急性发作,血红蛋白迅速下降时。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 阵发性睡眠

Rh阴性及肿瘤患者输血问题

Rh阴性输血一、基本原则      Rh阴性是指Rh(D)抗原表达为阴性。Rh阴性病人输入Rh阳性血后,大部分患者在两周后会产生抗-D,当再次输注Rh阳性血时会导致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因此Rh阴性病人的输血需遵循以下原则:1.病情允许,严格遵守ABO同型输血和配合型输血的原则,输注Rh阴性血液。2.择

Rh阴性患者输血引发的思考

    【案例经过】     我院为一位“O”型Rh阴性“主动脉夹层”男性患者施行了“Bentall”术,考虑到手术的复杂性和术中出血的可能性很大,为其备了5U Rh阴性冰冻解冻红细胞(血站无Rh阴性红细胞)。    手术中,这名患者出血很多,输注了术前备的5U红细胞之后,仍然满足不了要求,继续分几

Rh阴性患者输血注意事项

1、输血前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不输的尽可能不输,要输则输同型相合的血。2、确认要输血的,先预约血库、血站。应详细询问受者的输血史,女性的妊娠史(包括怀孕史、生育史、子女健康史等)及免疫信息。3、向受者及家属解释输血尤其是Rh(D)阴性的稀有血型可能的出现输血风险及讲明输血利弊所在甚至谈到下次输

RH阴性血型患者的输血原则

 (1)患者没有抗-D存在时,男性RH阴性患者或无生育能力的RH阴性妇女初次输血可输注RH阳性血,再次输血时则只能输RH阴性血,但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及儿童最好输RH阴性血,否则将来妊娠可能产生新生儿溶血病。    (2)患者自身有抗-D存在时,最好输RH阴性血,但紧急情况下也可输RH阳性血。因

胎盘植入患者的大量输血策略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因子宫底蜕膜发育不良或创伤性内膜缺陷而侵入子宫肌层导致的一种异常胎盘附着,一般包括部分植入、完全植入和穿透子宫肌层3种情况。临床上胎盘植入常常会导致产时胎盘剥离困难、产后大出血,进而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ravasular coagulatio

接受PCI的患者输血与住院时发生心脏病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

  据2月26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一项包括了超过2百万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如用于打开狭窄冠状动脉的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患者的分析中,在美国各地的医院在实施红细胞输注的做法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而接受输血与住院时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风险

Rh(D)阴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方案

一、Rh(D)阴性判定原则Rh(D)抗原初筛试验阴性者,Rh(D)抗原结果难以判定或/和先前鉴定不一致,均暂按Rh(D)阴性血型处理。二、Rh(D)阴性患者抢救输血方案1、Rh(D)阴性患者输血,无论有无抗D,均应首选ABO血型与患者同型Rh(D)阴性红细胞输注。2、对Rh(D)阴性且无抗D的患者,

医疗护理:高热不退患者的输血处理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49岁,因周身酸痛、高热(41.2℃)、气促、全身皮肤粘膜出血、肝脾中度肿大伴触痛入院。入院诊断:急性髓性白血病(M2a);外周血象:Hb 45g/L,WBC 65×109/L,Plt 8×109/L;血型:A型 RhD(-)。先后予以冰敷、酒精擦浴,柴胡

特殊疾病患者如何输血治疗

临床需要输血的患者,可能存在各种特殊情况。在制定输血方案时,应根据具体病情需要和输血的目的,在充分权衡输血利弊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制品和剂量。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特殊疾病患者输血治疗处理原则。  一)、大量输血  大创伤、大出血及大手术常需要大量输血,它是指在12-24h内快速输入相当于受血者本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

  最近,美国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心律学会(HRS)和胸外科学会(STS)联合发布了《2014年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以下简称美国指南)。与此前指南相比,新指南有多项重要变化,其中关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方法的建议是最值得关注的内容之一。长期以来,CHADS2评分

输血与临床:影响大量输血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检测指标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输血有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大失血的患者,提供及时、充足的血液和血液成分更是至关重要。然而,大量输血后,患者可能面临另一挑战: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那么,对于严重出血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哪些生理、生化和代谢参数影响患者死亡率、复发率和输血率呢?临床医生应注意严密观

临床医生在输血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

       输血是临床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输血有风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医疗事故问题,随着艾滋病的蔓延,输血风险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合理用血、控制输血风险是临床医生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就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和个人的看法归属如下:       1.临床合理、科学用血      

成分输血适应证及其风险的探讨(二)

1.3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血小板的输注分治疗性输注和预防性输注。适应症: 1.3.1外科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②血小板计数>100x109/L,可以不输。③血小板计数在(50-100)x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④血小板计数1

成分输血适应证及其风险的探讨(一)

   合理应用血液制品,可以抢救和治疗疾病。但是如果不掌握各种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适应症,不恰当的地应用血液及血制品,就会给患者带来潜在危险甚至危及生命。在以下原因的许多情况下不必输血:①通过预防和早期诊治贫血和引起贫血的疾病,可以避免输血或尽可能减少输血。②为了在手术前提高病人的血色素水平或使病人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