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的基因秘密

所谓“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又称孤儿病,也就是我们平时说到的疑难杂症,目前确认的罕见病有六七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在这些疾病中,约有80%是遗传缺陷所致,而且重要的是多数都是单基因(例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缺陷,而另一些是由于几个基因突变,这就为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而且一些罕见病由于发病病例少,很容易被误诊,如之前引发全球关注“冰桶挑战”的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俗称“渐冻人”),就常常被误诊为颈椎病。如果能找到与罕见病相关的致病基因,那么也就为这些疾病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奠定坚实的遗传基础。此外,正如杂交水稻育种过程需要多种基因型一样,罕见的遗传突变也确实是宝贵的资源,发现并解析罕见病遗传机制,也有助于其它疾病的探索。 罕见病遗传突变 目前已经开展了一些罕见病基础研究,如研究人员在进行性肌肉骨化症(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阅读全文

华大基因:基因测序破解罕见病诊断之痛?

  再过两三周,华大基因将揭示婴儿血液呈现乳白色的致病原因。  2014年10月15日,郑州市儿童医院接诊了一个罕见病例,一名46天婴儿的血液呈现异于常人的粉红色,放置几分钟后,其中3/4变成了乳白色。除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高于正常水平数十倍外,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法检出,医生初步判断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

全基因组测序提高罕见病诊断率

每43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线粒体疾病,并会导致进行性的不治之症。这种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之一,但对临床医生来说很难诊断,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影响许多不同的器官,并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而其中40%的患者未能被目前的基因检测制度诊断。 近日,英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为尚不能被确诊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该研

全基因组测序提高罕见病诊断率

  每43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线粒体疾病,并会导致进行性的不治之症。这种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之一,但对临床医生来说很难诊断,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影响许多不同的器官,并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而其中40%的患者未能被目前的基因检测制度诊断。  近日,英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为尚不能被确诊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该

罕见病诊断难:基因测序助力-政策仍陷瓶颈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非营利性组织“罕见病发展中心”主任黄如方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上如此说道。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高速发展,降低了罕见病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成本;但中国仍缺少针对罕见病的专门科研基金和畅通的转诊体系,能够识别罕见病的临床医师,和能解读基因测序报告的

测序技术查明罕见疾病致病基因

  临床遗传学家Hugh Rienhoff称,9岁大的女儿Bea性格暴躁行为放肆,从生理上看其眼距过宽和上颚后部组织分裂,这些特征据估计很可能是遗传疾病。Bea因无法承担肌肉重量而佩戴支架以支撑纤细的大腿,令Rienhoff忧虑的是,目前健康状况良好的她可能面临严重的心脏疾病。   为了查明女

澳将用基因测序技术诊断罕见基因疾病

  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27日宣布,全澳罕见病患者现在可以通过全基因测序技术获得更准确的诊断。澳大利亚也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向公众提供该项测试的国家。  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将罕见病的确诊几率提高三倍。这项前沿技术现在已经走出实验室,应用于遗传病检测。加文研究所主任、约翰·马蒂克教授认为,这项技术的普

健康个体全基因组测序,竟发现罕见病遗传风险!

   全基因组测序涉及对个体DNA中30亿个碱基的分析,是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这项技术将迎来预测和预防疾病的新纪元。 然而,对健康人群使用基因组测序是有争议的,因为没有人完全确定具有稀有遗传病风险的变异以及患者和他们的医生将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在哈佛医学院研究员6月26日发表的一篇新文章中,报告了

快速全基因组测序提升儿童罕见病早诊水平

   罕见病通常被定义为发病率0.65‰至1‰的疾病,罕见病种类繁多,现已知约有7000多种罕见病。尽管罕见病发病率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我国罕见病患者总数预计超过千万人。7月17日,中国罕见病联盟指导、北京病痛挑战基金会主办的“2021第三届罕见病合作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健

健康个体全基因组测序,竟发现罕见病遗传风险

   全基因组测序涉及对个体DNA中30亿个碱基的分析,是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这项技术将迎来预测和预防疾病的新纪元。 然而,对健康人群使用基因组测序是有争议的,因为没有人完全确定具有稀有遗传病风险的变异以及患者和他们的医生将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在哈佛医学院研究员6月26日发表的一篇新文章中,报告了

沙特基因“侦探”捕杀罕见病

Fowzan Alkuraya在为一个患有癫痫和发育迟缓的6岁男孩作检查。图片来源:Thamer Al-Hassan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一家医院的会议室里,一位沙特陆军上校在讲述着一个因遗传而导致死亡的故事。2004年,他和妻子迎来了第一个孩子,最初这个孩子看上去很健康,但6个月大时,这个女

基因疗法遏制罕见脑病

  在ALD患者的大脑中,保护神经的髓鞘消失了。图片来源:Frank Gaillard  基因治疗正在兑现自己的承诺——在男孩中抑制了一种罕见致死性脑病的发作。  科学家在日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召开的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年会上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显示,在利用基因工程病毒向细胞中传送一种基因从而补

药明康德打造罕见病O2O-布局国内基因测序市场

  国内药企“触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日前,在美上市、国内最大的CRO(药物研发外包业务)企业药明康德创办了国内首家为罕见病患者提供专业咨询医疗服务的网络平台“博士360网站”,旨在为罕见病人群及病因不明患者提供从疾病咨询、筛查、到诊断及治疗的全方位医学服务,同时推动罕见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及相关药

DNA测序打破罕见遗传病诊断速度纪录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家领导的联合团队开发的一种新的超快速基因组测序方法,可在平均8小时内诊断出罕见遗传疾病,这是标准临床护理领域中几乎闻所未闻的壮举。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基因组测序可让科学家看到病人的完整DNA组成,包含从眼睛颜色到遗传病的所有信息。这对于诊断植根于患者

DNA测序打破罕见遗传病诊断速度纪录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家领导的联合团队开发的一种新的超快速基因组测序方法,可在平均8小时内诊断出罕见遗传疾病,这是标准临床护理领域中几乎闻所未闻的壮举。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基因组测序可让科学家看到病人的完整DNA组成,包含从眼睛颜色到遗传病的所有信息。这对于诊断植

基因组测序揭示须鲸的罕见进化模式

  单一物种如何演化成两个新物种?进化学家给出的答案通常是地理隔离。不过,有时没有地理隔离也能产生新的物种,这种罕见的情况被称为同地物种形成(sympatric speciation)。根据瑞典和德国的最新研究成果,须鲸正是经历了这种同地物种形成。  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Fritj

罕见病真的罕见吗?

  “如果有一天,疾病的细分超过了分子的尺度,那么世界上可能就没有“罕见病”了,而“病”也就会从一种“非常态”变成一种“常态”。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我们总是携带着几个甚至数个有缺陷的基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为罕见病所作出的努力,不是为了这群现在看来“极其少”的人,而是为了我们所有这些距离“罕

第三代测序首次成功诊断罕见病

  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短读长测序(SRS)来进行基因组学分析,比如二代测序。SRS的主要特点是通量高、准确基数高以及成本低,但它无法解决高度杂合的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高GC区域、拷贝数变异、大的结构变异等问题。相比而言,长度长测序(LRS)有着与之互补的优势,在临床上可以检测到SRS遗漏的遗传变异

基因检测为罕见病治疗谋福

  华大基因首席执行官王俊在此次峰会中做了主题为《IT和BT融合:产业的爆发点》的演讲。王俊表示,生命是数字化的,它的语言是碳。在王俊看来,存储信息最强大的载体就是DNA,每一个物种都是基因信息的载体。基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生命程序,代表了不同的生存策略。每一个物种都是基因信息的载体。除了物种

“罕见”的坚强|罕见病,其实从不罕见

  万分之一的变数,可能是生命的奇迹,也可能是一个难以治愈的医疗难题,罕见病,就是这样一个存在。2008年,欧洲罕见病组织将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定为国际罕见病日。在2月28日第十四届国际罕见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这一群体。  “好像被冰雪冻住,从手指、手臂,到腿,冰冻的感觉一路蔓延,直

“罕见”的坚强|罕见病,其实从不罕见

  万分之一的变数,可能是生命的奇迹,也可能是一个难以治愈的医疗难题,罕见病,就是这样一个存在。2008年,欧洲罕见病组织将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定为国际罕见病日。在2月28日第十四届国际罕见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这一群体。  “好像被冰雪冻住,从手指、手臂,到腿,冰冻的感觉一路蔓延,直

-用基因测序“治未病”

  在中国两部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用一纸禁令将基因测序打入“冷宫”仅两个月,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器制造商Illumina的掌门人Jay Flatley先生就急冲冲跑来中国,并高调表示:“我十分看好中国基因测序市场。”  可能有人会怀疑Jay Flatley这一逆风言论,但没有人会

罕见病:太过罕见,难以开发?

  对于那些被罕见病折磨的患者们来说,他们的病症通常都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对于病症的整体知识很少,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往往是长时间而且非常痛苦的。这些罕见病受害者大多数是年轻人或是儿童。  罕见病往往是先天性的或与基因问题有关,其中一部分是由于癌症或自体免疫问题或是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都很复杂、严重

Science发文:RNA测序有助于发现罕见基因变异

  近日,来自纽约基因组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RNA测序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为“Genetic regulatory variation in populations informs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n rare disease

基因组编辑为罕见病带来希望

  对于患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的婴幼儿来说,一个简单的感冒或耳部感染都可能是致命的。他们出生时就具有一个不完整的免疫系统,也被称为“泡泡男孩”或“泡泡宝宝”,即使很最温和的细菌他们也不能抵御。他们通常生活在无菌的、孤立的环境以避免感染,即便这样,大多数患者都不会活过一年或两年。这

罕见基因突变让心脏病走开

   科学家发现一种罕见基因突变可使人不易患心脏病。我们都知道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携带着一些好基因——他们可能抽烟、可能从不锻炼身体,或者每天都吃大量的培根,然而他们却依然看起来很健康。如今,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个体所携带的一种罕见基因突变——用于控制血液中某些脂肪或脂类的浓度——能够保护他们免遭心脏

Nature最新成果:外显子测序找到罕见基因突变

  来自Broad研究所、麻省总医院等知名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APOA5的基因发生罕见突变,会增加个体早期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这些突变能令APOA5 基因失去作用,同时增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  这一新发现与近期其它遗传方面的成果,尤其是APOC3 保护性基因突变(降低甘油三酯水

长读长测序可以帮助诊断结构变异导致的罕见病

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长读长测序可以帮助诊断结构变异导致的罕见病,这类变异难以用短读长测序进行鉴定。斯坦福大学临床基因组服务部的研究人员近期报道,他们使用 Pacific Biosciences 公司的 Sequel 测序仪对具有未知疾病的个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找到了短读长测序技术未能发现的致病突

罕见病基因疗法的机遇及挑战-基因疗法时代来临

2018年年初,6名顶尖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联名发表题为《基因疗法时代的来临》的文章,回顾了近50年来基因疗法的发展,并对基因疗法的未来表示了乐观的态度并预言下药物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将是基因疗法的时代。随着几个标志性的基因疗法获批, 越来越多的药企加入了这个研发竞争。现在有超越2500个基因疗法正在

GEN:基因编辑之下,罕见病治疗触目可及

图片来源:Pixabay  除了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针对罕见病进行的基因治疗也得到政府的支持。  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共同基金为NIH未诊断的疾病网络分配了约2亿美元,以加速对罕见和未知疾病的诊断及致病机理的揭示等工作。  此外,NIH已经启动了罕见和被忽视疾病的治疗方案(T

这种罕见病基因疗法,已通过美国FDA审查

蓝鸟生物(bluebird bio)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Skysona(elivaldogene autotemcel,Lenti-D)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该药是一种一次性基因疗法,用于治疗年龄在18岁以下的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AL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