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观念!让你发胖的不光是食物,更重要的是它!

除了大众熟知的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和遗传易感性因素之外,肥胖率的上升还有可能是由“环境致胖物”引起的。环境致胖物是指可以改变脂质稳态以促进脂肪生成和脂质堆积的化学物质,而干扰内分泌功能并引起不良健康反应的合成性化学物质,称之为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EDC)。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英国雷丁大学化学、食品和药学学院的Karani S.Vimaleswaran及其同事发表于Elsevier旗下期刊Current Research in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旨在全面了解环境致胖物的作用机理以及绿色可持续的化学策略,以解决人们暴露于致胖化学物质的问题,进而预防肥胖。 越来越多关于动物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科学证据已逐渐揭示暴露于EDC与肥胖之间的联系。环境致胖物在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暴露于合成性化学物质对肥胖流行的影响仍未被广泛认知。 学者提出,为了克服在对人生早期暴露于环......阅读全文

颠覆传统观念!让你发胖的不光是食物,更重要的是它!

  除了大众熟知的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和遗传易感性因素之外,肥胖率的上升还有可能是由“环境致胖物”引起的。环境致胖物是指可以改变脂质稳态以促进脂肪生成和脂质堆积的化学物质,而干扰内分泌功能并引起不良健康反应的合成性化学物质,称之为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EDC)。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英国雷丁大学化

喝水也会胖?原来是肥胖基因在捣鬼!

  喝水也会胖?的确,现实中有的人吃得并不多却很容易胖,用各种方法减肥都收效甚微;而有的人却可以饱享口福而不胖,“减肥”不在他们的词典里呢?   答案就是基因!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调控肥胖(主要是脂肪燃烧)的基因是IRX3 和IRX5

喝水也会胖?原来是肥胖基因在捣鬼!

  喝水也会胖?的确,现实中有的人吃得并不多却很容易胖,用各种方法减肥都收效甚微;而有的人却可以饱享口福而不胖,“减肥”不在他们的词典里呢?  答案就是基因!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调控肥胖(主要是脂肪燃烧)的基因是IRX3 和IRX5。

肥胖致心脏病分子机理揭晓

  肥胖会对心脏造成一定负担。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肥胖症和心脏病之间的“分子纽带”,即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会影响脂肪在心脏部位的堆积。   美国桑福德-伯纳姆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细胞-代谢》杂志上介绍说,他们以果蝇为模型研究发现,这种名为TOR的蛋白质分子可以控制脂肪在心脏部位的堆积。如果

老年肥胖可致认知能力下降

  老年人体重越是增加,大脑海马部位可能萎缩越快。澳大利亚科学家以60多岁的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的新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导致包括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在内的认知能力下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尼古拉·谢尔比安与同事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400名年龄在60至64岁的老年人的大脑。他们发现,实验

史前人类遗留“有害”基因-致肥胖抑郁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抑郁、肥胖、吸烟习惯等看似是现代人的问题,实际都是遗传自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所引发。这项研究结果刊登在《科学》期刊上。  范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繁衍后代时,留下了有害的基因传承。事实上,尼安德特人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似乎

胖也许可爱,但更危险!关爱身边肥胖人群为健康助力

  肥胖正成为困扰全世界的一个问题,比如在日本,约有1/3的男性和1/5的女性超重。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脂肪肝、中风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经常相伴肥胖而来,影响着人体身心健康。 通常,人们认为肥胖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如暴饮暴食和运动不足。人们也倾向于认为超重的人缺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胖老鼠易丧失味蕾?美专家发现治疗肥胖症新目标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最新研究发现,老鼠因为肥胖而丧失味蕾。主持这项研究的康乃尔大学食品科学家罗宾·丹朵(Robin Dando)表示,这项发现可能是治疗肥胖症的全新目标,虽然人们不怎么重视味蕾,但它确实非常重要。   文章摘编如下:   饮食、运动及基因遗传是肥胖症的

谁说胖人一定爱生病?研究称肥胖未必易患病

  肥胖者更容易罹患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美国研究人员说,不一定。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者做了一个实验,鼓励20名肥胖者继续增重,每天多吃1000卡路里热量的食物,使得他们在几个月内体重增加6%,结果发现其中大约四分之一的人依然非常健康。  研究发现,原本健康的肥胖者在继续增重后依然保持健康;而原

中国科学家发现“致胖细菌”追寻药食同源

  重新发现肠道细菌   微生物组学是当今生命科学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家首次确定了一种细菌是肥胖的病因。这个拿自己做试验的科学家成功减肥的故事,也从肠道微生物学的角度,寻找到一个诠释古老中医药理论的新途径……   合体的毛衣下没有隆起的肚腩,72公斤,对于身高173厘米、年满5

得胖纸者得天下-美肥胖药物研发公司IPO近亿美金

  在太平洋的东部,富饶的美利坚合众国人口差不多3亿1500多万,然而其肥胖人口近亿,更为严重的是,过度肥胖人群为1600万,减肥手术的费用也从22000美元上升到38000美元。政府每年为国民肥胖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医疗费,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损失。   最新消息,美国一家从事肥胖药物研发

胖可能是天生的!Nature子刊:重度肥胖与这个基因有关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最新研究发现了与肥胖相关的基因突变ADCY3。也就是说,胖也有可能是天生的!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领导的这项研究,重点关注了巴基斯坦的儿童肥胖问题。此前他们已经发现,约有30%的病

单独吃饭或致腹部脂肪堆积-增加肥胖风险

   据外媒报道,韩国专家团队发现,单独吃饭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据悉,相关研究情况发布在《肥胖研究与临床实践》杂志(Obesity Research & Clinical Practice)网站上。   据报道,共有7752人参与了此项调查。研究人员将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睡眠环境太亮或导致女性肥胖

  肥胖不只与吃得多、运动少有关。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睡眠时周围光线过亮或许也是导致女性肥胖的一个因素。这可能与光线对新陈代谢的影响有关。  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新一期《美国流行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报告说,他们在调查乳腺癌与肥胖的

研究称儿童食用营养过高奶粉或致日后肥胖

  有人认为婴儿饮食的营养越丰富越好,但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婴儿长期食用营养成分过高的奶粉,他们在儿童期的脂肪含量可能明显高于食用普通奶粉的同龄人,因此前者须对成年后肥胖更加提高警惕。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跟踪调查了200多名

睡眠中人造光线越强越容易发胖

  “人类生来就更适应昼夜分明的自然环境。”  听过熬夜让人胖,压力催人肥,但你有想过,即便好好睡觉、睡着了也可能会发胖吗?这似乎不科学?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大型研究就首次发现,夜间睡眠环境中的人造光线与体重增加有关,研究结果最新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 

睡觉不关灯容易发胖?4万人6年研究发现意外趋势

  听过熬夜让人胖,压力催人肥,但你有想过,即便好好睡觉、睡着了也可能会发胖吗?这似乎不科学?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大型研究就首次发现,夜间睡眠环境中的人造光线与体重增加有关,研究结果最新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e。  以前有研究表明,夜班工作的人群容易发胖。

胖妈妈生胖小孩的概率更高!

    肥胖是导致全球范围内终生健康状况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与不平等现象密切相关。利用早期预防肥胖的机会是全球公共卫生、全球卫生和临床实践的优先事项。了解儿童肥胖与孕妇孕前体重状况之间的关系,将为政策和实践提供信息,从而通过将资源用于预防肥胖。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Nicola Heslehurst

环境污染致海蛇变色

  研究人员在调查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珊瑚礁中的鳌头海蛇时发现,这些蛇的色彩形状十分与众不同:栖息在珊瑚礁更原始区域的海蛇身上通常有黑白相间的条纹或斑点。而栖息在受人类活动影响更严重的区域(靠近城市或军事区)的海蛇是黑色的。  研究人员在8月10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期刊上报告称,这些颜色差异可

上海塑化剂检出率达95%-是致儿童肥胖的“元凶”

  中国儿童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教研室副主任史慧静10日对记者透露,新近的研究显示,环境污染导致的内分泌干扰物正在成为导致儿童肥胖的新"元凶",塑化剂的代谢产物浓度越高,儿童越肥胖。   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到2002年1间,中国7-17岁城市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

研究为肥胖致糖尿病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本报讯 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斌团队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平生团队合作,首次揭示在自然状况下,由肥胖转为糖尿病过程中,肝脏能量代谢出现从脂肪酸氧化到支链氨基酸降解的转变,为肥胖导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成果目前在线发表于《美国生理学会期刊—内分泌学与代谢》上。

新研究发现儿童肥胖有35%~40%遗传自父母

  一项新研究发现,儿童BMI有大约35~40%遗传自父母。对于肥胖儿童来说,这一比例会增加到55~60%,这表明超过一半的肥胖倾向性是由基因和家庭环境决定的。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10万名儿童和他们家长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了该研究,这些数据来自英国、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西班牙和墨西哥

肥胖真的会“传染”?

  近日,在微博上“近胖者胖”成了一个热门词汇,这个词汇源于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近胖者胖”。   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近200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一个体重超标的学生,如果交了一个瘦朋友,那他日后瘦下来的可能性达到40%。如果他交一个体型与他

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缺乏致环境司法落后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立环保法庭95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司法较为落后,每天都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而司法机关审判的案件却屈指可数。”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翟勇近日表示,环境司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专门的环境司法立法。   11月17日至18日,

胖肚子还是胖屁股?科学告诉你答案

  近日,最新一期cell metabolism刊登了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人体不同部位的活性差异会影响人体脂肪分布,并且这种脂肪分布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同。  研究人员指出,WNT信号通路中常见基因突变一般都与骨含量与

其实发胖和你吃的多少没关系

  许多人都疑惑为啥自己的吃货朋友无论怎么大吃大喝都不会胖,但自己好像“喝口水都会长肉”。其实水是无辜的,真正造成你都胖的原因其实很吃什么没关系,甚至和运动多少也没直接关系。问题其实出在了你的身体基础代谢率。而即便有些肥胖是因为基因引起,科学的运动方式,其实还是可以帮到你。  你的基础代谢率高吗? 

美国研究称动物界也面临肥胖问题

  肥胖不仅是越来越多人面临的问题,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从野生老鼠到家养宠物,再到实验室饲养的灵长类动物,它们的肥胖比例也在不断增长。  研究人员认为,肥胖症流行的原因可能不仅在于摄入热量多、体育锻炼少,还在于生活大环境发生变化。动物发胖  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戴维·艾利

小鼠实验表明只有脂肪才会导致肥胖

导致肥胖的关键食物是什么?科学家的一项最新实验显示,导致小鼠肥胖的唯一因素是饮食中的脂肪含量。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细胞·代谢》杂志上。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约翰·斯彼克曼研究小组利用小鼠开展了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实验。他们设计了30种不同的食物,其脂肪、碳水化合物(糖)

每逢春节胖三斤,除了胖还要当心脑卒中!

  据统计,每5人死亡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而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过年期间,脑卒中的预防更不能松懈。  邻居的叔中风了  前几日,老妈回家置办年货,回来之后对我说:咱家前邻居(你)那个叔住院了,听说是中风(脑梗)了,幸

胖不胖:看人工神经网络怎么“称”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而中国的肥胖现状更为严峻。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我国现有近9000万肥胖者,这一数字已超越美国居世界首位。肥胖常与心血管、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相伴,更增加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然而,怎样才算肥胖,如何对肥胖进行更确切的评估呢?2016年第3期《前沿